2015年10月10日晚上7点半,由许燎源博物馆主办,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家协会协办的“物感主义——许燎源2015作品展”在许燎源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展示了许燎源2015年的最新创作60幅,不仅展示了其架上绘画,还将与绘画所结合创作的衍生品——丝巾展示在现场,更将其展览画册中的部分版画作品装裱起来,悬挂于展厅的一整面墙壁之上。
“物感主义”是继上一次许燎源个展“物张力”后的又一场大型个展,呈现物感美学的概念——以“物”为核心,重新开启视觉艺术崭新的维度。
在现场,艺术家许燎源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谈到,本次展览将其对艺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物感主义”既是对“物张力”的延续,也是对后者的深度发展、再推进。这其中有很多新的阐述,在材料综合的运用上、形式语言的塑造上,让艺术回到本体,回到本身的状态。生命本身有着对艺术的渴望,艺术本身也是表达生命的。在他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表达意义,也不表达情感,更不需要去象征些什么,简单的回到视觉本体就好。艺术家把生命中感性的东西用作品呈现出来,不需刻意传达,至于最后观者看到什么、感知到什么,这是材质和创作者互动后唤起观者的感知。
一直以来,许燎源一直在实践一个概念,即“让艺术回到生活现场”,展览现场的丝巾、版画,更多的是让民众接触、欣赏、拥有艺术。毕竟,原作是极少人能拥有的,因此艺术衍生品为艺术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围巾也好,版画也好,都是普及艺术的方式。如何让艺术散发能量,这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以往我们观看艺术的方式总是被传统经验带着走,总是追求它的主题、意义。实际上什么都不需表达,就让材料、媒介本身通过艺术家的创造去产生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视角,让艺术脱离其表现意义回到日常,回到它的原初感。这正是许燎源所表达的“物感主义”的状态。在如今多元化,甚至繁杂的环境下,许燎源认为艺术更应该回到生命本体,与社会无关、与知识无关、与阶层无关。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被解放的状态,应该不断地去唤醒,去拓展它的精神维度。“艺术不主张表达什么,我们只是创造一种新的感性,艺术家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地唤醒生命。”他如是说道。
在许燎源看来,艺术的门类边界是应该消失的。“人类自己给自己限定了很多藩篱,如架上绘画、中国画、水墨画、油画、版画。其实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它应该是一个无边界、自由的创造。我觉得所有学科应该打乱,综合发展;就像通识教育一样,一个艺术家应该是熟悉所有的艺术门类,最后融会贯通,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艺术如果离开自由,它就是一种禁锢。”
据悉,展览从10月10日起将持续至明年的3月1日。展览期间,艺术馆也会与成都院校展开联动活动,推广“物感主义”。有兴趣的观众可前往三圣乡许燎源当代艺术馆观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