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一生坎坷潦倒,生前仅卖出过一幅画作,但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敏感,展览通过3000多幅画面向观众讲述了这位不朽画家的坎坷人生和天才创作,身临其境地感受画家的精神世界,沉浸在不朽名作的流光溢彩之中。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观众可以在凡·高的色彩空间中随意漫步,感悟画家所描绘的喧嚣生活,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特别展览“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由澳大利亚Grande Exhibitions出品,来沪前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巡展,采用的是国际最新的SENSORY4TM感映技术。
陈丹青先谈了凡·高被上海美术界接受的历史,特别提到了上海艺专(全称为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凡·高是上海艺专存在时期的两个‘神’,另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上海接受了凡·高,上世纪40到60年代学美术的学生无不受到凡·高的影响。”最近陈丹青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个人画展中,还有一幅他临摹的凡·高自画像,名为《凡·高看着我》。陈丹青为观众普及了一下凡·高的用色与日本浮世绘的关系,以及凡·高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把浮世绘真正注入西方的绘画系统,是凡·高。他是精神病患者,眼光不一样。东方已经进入了凡·高的色彩系统和神经系统。”
最后,陈丹青认为,今天,不断改变的观看形式对于观看凡·高十分重要。“我们活在数码的时代,网上的博物馆已经没有国界,营造着新的展示方式。展览的陈列方式只有200年的历史,出现数码的观看形式放大缩小都能随意,大家都会很兴奋,数码让我们重新看世界重新看凡·高。在今天的数码时代,哪一天我们的文徵明、沈周、王原祁、董源也能让全世界看到,以数码的方式到全世界展览?希望早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