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劲松
经过了两个多月紧张的角逐,2012年12月16日,由新华网、《参考消息》主办的“中国瓷再引世界风”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颁奖典礼的现场,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本次评选活动的金奖获得者之一余劲松先生,请他来和大家谈一谈当代陶瓷的艺术创作与收藏之道。
1958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余劲松,有着近四十年从事陶瓷创作的艺术生涯。他是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企业家经济学家联谊会理事、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联合颁发的重建汶川爱心大师。从艺道路上屡获肯定,其陶瓷作品20余次获得行业或市级以上颁发的金银奖项,曾被多家重量级媒体广泛报道、刊载,并被国家外交部驻外机构供应处推为国家礼品瓷。
坐在我们面前的余劲松有着浓浓的书卷气,语调轻柔,但谈起自己的陶瓷创作时眼睛闪亮,里面蕴含着无限的热情。也许正是这份热情,一直支持他坚持在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宝贵时光吧。
新华收藏(以下简称新):首先恭喜您这次在首届“中国瓷再引世界风”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请您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获奖作品《山水风情》六折瓷板的创作灵感及背景吧?
余劲松(以下简称余):谢谢。我从艺将近40年,从艺之艰辛、个中甘苦,非外人所知。要说灵感,我认为这是一种艺术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山水、树木、花卉、人物,各种题材我都能做到心里有数。(这次的作品)我经过采风、写生、选材及创作,把自然的山水风情融合到六折屏风里,群山起伏、云雾缭绕、树木参差、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把人带入精神皈依的家园,给人一种灵魂的净化。看到这样自然的山水会给人一种安宁之感,这是我对作品赋予的意境。
新:您怎么看待此次由《参考消息》、新华网联合主办,景德镇陶瓷馆、华夏珍宝博物馆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收藏“我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品”遴选活动?
余:对于此次活动,非常感谢主办方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活动为推广和弘扬陶瓷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瓷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因为有了中国的陶瓷艺术,增加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更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相关阅读】
新:众多收藏者都知道,如今要想在古玩市场淘件自己喜欢又货真价实的古瓷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使遇见真品,价格也不便宜,普通收藏者只能望而却步。面对越来越稀缺的古瓷和鱼龙混杂的瓷器市场,货真价实的老瓷器越来越少,假货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会促使瓷器收藏爱好者把收藏方向转向当代瓷器。那么,您认为现在的陶瓷艺术收藏市场果真如此吗?
余:当代陶瓷收藏的发展潜力应该是方兴未艾。八九十年代大家收藏的是古瓷、仿古瓷;九十年代就发展到收藏文革瓷、主席用瓷还有特艺瓷;到了十、二十年以前,很多达官显贵还有商贾、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他们就开始收藏现当代名人名作这一类陶瓷。所以收藏艺术瓷,我感觉空间很大,但作为收藏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要有自己对陶瓷文化的了解,因为现在很多东西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所以尽可能找作者本人,或者正规的有陶瓷销售资质的机构,以免买到假货。但是说道仿古瓷收藏,不是说仿古瓷没有他的收藏空间,仿古瓷真正好的作品要看他的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其实一件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它从设计到成型,一系列的环节都是很讲究的,不能出一个差错,如果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件作品就前功尽弃了。
新:海外的收藏机构和藏家一直对中国瓷器情有独钟,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目前价格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十倍甚至上百倍。相比之下,您觉得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余:八九十年代海外的一些收藏家开始收藏中国瓷器,最初只是源于一种收藏的意识,也没有想到改革开放二三十年后,这些瓷器的价格会十几倍上百倍地飙升。当年一些几千元收购的瓷器,现在已经近乎天价。我觉得当代名家陶瓷,尤其是中青年艺术家作品这一块,他们的作品的收藏价值还是蛮高的,因为现在还处于价值低谷,是极好的收藏时机。这些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极大的价值涨幅。当然像老一辈的艺术大家,比如珠山八友等已故的国家级陶瓷艺术名家,他们作品现在的成交价位一直在比较高的峰值。
新:您从小学艺,从事陶瓷艺术工作近四十年,在传统瓷艺继承与当代瓷器创新上,您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余:我八、九十年代初在景德镇工作时,一些业内人士看到我的作品,认为我的风格是一种仿古风格。但看似仿古,其实我融入了很多个人风格和设计在其中,这逐渐引起了陶瓷界和收藏家的高度关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传统绘画的龙是“见首不见尾”,但我画的龙,龙首、龙身、龙爪、龙尾等等,肢体齐全,在赢寸的空间内可以画九条龙,用陶瓷粉彩手法表现出立体效果,龙精细处的绘画近似微雕。这被行业内称之为“一绝”。这些看似平凡而细微的细节之处,其实都有非同一般的工艺难度和设计用心。我的陶瓷山水画创作也是一样。传统陶瓷山水画是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的艺术表现,从中可以集中体现中国画的色调、气韵、格调和意境。当代山水陶瓷作品借古开今、洋为中用,在新的艺术元素(诸如新的颜料、造型、题材及表现手法)帮助下更好的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又不失民族的底蕴、地域的风情、自然气候的色调及作者个人的性情。
新:有人说收藏瓷器要首先收藏“大师瓷”,您对这一观点有什么看法?
余:我认为不能盲目追求大师,大师也不一定每件作品都是名作,要收藏大师的作品,就要收藏大师名作、力作。大师也有一些应酬之作,这些作品我认为收藏的意义及价值就不是很大。
新:很多收藏爱好者在收藏的过程中都会有困惑,怕走弯路。作为当代知名的陶瓷艺术大师,您能否给他们一些意见,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陶瓷艺术收藏?
余:想进入收藏行业还是有一定风险的。首先要想收藏真正好的东西,就要“藏得住、留得住”,我们行业里有一句话叫“玩家不如藏家”。收藏家不要像商家一样,有点利益就急于出手,因为真正的好东西,是经得起时间的考研的。往往十、二十年后,作品的价值会更加显现出来。
其次要找对正规的有陶瓷销售资质的机构,尽量收藏名作、力作及孤品,不要收藏工业化产品。例如有些作品很俗气,是应酬之作,一天可以画几件、十几件,这样的作品,收藏价值就不高。
新:您未来个人的艺术创作及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余:陶瓷艺术讲究的是文化底蕴,我认为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的土壤;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传统的发展,要两者并重。对于从艺的人而言,要活到老做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我对陶瓷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