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芭芭拉•爱德斯坦:恒久的协调

来源:《国家美术》 作者:林似竹 Britta Erickson \毛爱民 译 2012-10-30

 

芭芭拉•爱德斯坦《自然之泉》

芭芭拉·爱德斯坦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始终执著地遵循这样的创作理念,那就是在自然和都市环境间营造一种沟通。她以独到的手法使作品恰如其分地融合于周边环境中,并表现出对自然的尊崇,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强化自然氛围而不是突出艺术家的本身。同样,在芭芭拉·爱德斯坦的室内装置作品中,巧妙地融会自然与人造环境也依然是她基本的立足点。正如她对近期作品所作的描述:“一种完美的都市生存状态可以用来印证自然的环境,如果我们都以心灵来感受自然,那我们便可以建构一个都市与自然和谐完美的栖息地。[摘自艺术家自述]”她对处于都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下人类本身的需求有独到领悟,在中国受到特别的推崇,为此,近几年来她专门创作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展示于这东方古国的公共空间:其中包括两件永久性室外雕塑《自然之泉:杭州西湖》(2001)、《自然之泉:广州计划》(2002)和两件多媒体装置作品《自然之泉:深圳计划》(2002)、《自然之泉:墨·石·水》(广州,2002)。

自然之元素:水和铜

芭芭拉·爱德斯坦的系列作品《自然之泉》均采用“水”和“铜”作为最基本的作品元素。早在1985年,“水”就已经成为芭芭拉·爱德斯坦作品中重要的语言载体,并在她以后的创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作为作品中的点睛之笔,已然成为某种物质象征。轻柔地滴落,缓缓地流淌,继而重复地循环,甚至于第四维的听觉享受,“水”这种梦幻般的瞬息变化,让芭芭拉·爱德斯坦的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芭芭拉·爱德斯坦的首件室外雕塑作品《海神的佳酿》(1990)展出于纽约的史丹森美术馆,晶莹剔透的水从栗子树的枝干上往下流淌向著名的海神喷泉,温柔的水珠如细雨般地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让整件作品看来更接近自然之物。四年后,在加州DJERASSI雕塑公园,芭芭拉·爱德斯坦创作的《风·苇·风·水》再一次以“水”来映射自然之态。从一片池塘中喷出的细密的长长的水雾,如同周围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在微风的吹拂下,又像种子般播撒向大地,阳光的照耀,串串水雾便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让观赏者在这意想不到的氛围中感悟着芦苇那短暂却极尽美丽的生命。

在芭芭拉·爱德斯坦早期的职业艺术家生涯中,她经常以波纹金属板作为创作材料,但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然元素则日益成为她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于是,她转而开始使用“铜”。童年时代,她居住的好莱坞山上,还栖居着许多野生动物,她的家庭则对佛教禅学和日本庭院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在她心目中成为必须。当她离开加州前往纽约,在城市生活中多感受到的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逐渐背离状态,激发了她在艺术领域中寻找两者和谐共处的灵感。“铜”这种在自然界中的纯净元素,又兼具工业时代特性的金属原料,它有着良好的延展性,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表面呈现出斑驳的绚丽色彩,这种特性都恰如其分地切合了芭芭拉·爱德斯坦的创作主题。

东方禅意的主题:《自然之泉》

芭芭拉·爱德斯坦的《自然之泉》系列开始创作于2001年。2001年,她的《自然之泉:杭州西湖》受邀参加了第二届杭州西湖国际雕塑展。在美丽如画的西湖湖面上,铜管被弯成优美的弧线,衬托着湖堤的古树,水从铜管中缓缓地流向湖面,更是捕捉着垂柳轻拂水面的优雅姿态。随即,芭芭拉·爱德斯坦受到广东美术馆的邀请,在美术馆的员工和贵宾入口处制作《自然之泉:广州计划》。芭芭拉·爱德斯坦抵达广东美术馆构思作品造型,灵感突然闪现:美术馆的周围长满了在南国随处可见的棕榈,无论从实际还是审美的角度出发,棕榈最为切合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是,《自然之美:广州计划》就选择了高大优美的棕榈为原形,以铜管水平地缠绕整棵枝干,从三棵“树”的顶部喷洒出来的水如同雨珠打在茂密的棕榈叶上,《自然之泉:广州计划》以其自身庞然的结构,与美术馆畔流淌的珠江和大片大片的草坪相映成趣,形成了视觉和观念相互沟通的纽带。芭芭拉·爱德斯坦在为这件作品和《自然之泉:深圳计划》所作的自述中讲道:“这件作品,是以我的方式将自然环境带入我们所处的都市生活中,以谋求一种都市生活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的理想状态。”

2002年,芭芭拉·爱德斯坦创作了多媒体装置作品:在深圳画院展出的《自然之泉:深圳计划》,与《自然之泉:杭州西湖》和《自然之泉:广州计划》不同的是,这件作品并非置身于自然环境中,而是在室内再现了自然的场景。作品引领着观众来体验在现代都市中容易被忽略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声,唤醒被不和谐的城市噪音、废气和各种眼花缭乱的视觉信息所淹没的最本原的自然感受。展厅中央的基座上是一片巨大的铜制落叶,细小的水流在叶脉间流动,背后墙面上播放着录像:幽寂的树林中,雨滴落在树叶上,偶尔还间杂着一两声鸟鸣。虽然橙褐色的铜制落叶并非鲜亮的嫩绿,但表面不断流动的水却形成绿色的光泽,寂静的空间中的鸟鸣更是放大了的自然的气息。只要我们敞开心灵,自然便可无处不在。

2002年首展于广东美术馆的一组《自然之泉:墨·石·水》则更加关注“平衡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摘自艺术家自述),这个装置作品中代表文化层面的象征是中国的墨:一种在芭芭拉·爱德斯坦作品中出现的新元素。墨呈液体状态从铜管中流下来,滴落在大块木化石的矩形基座上,并如此这般不停地循环往复。这件作品中的所有材料似乎都处于一种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边缘状态:中国的墨是以人工方式从自然物质中提取的;铜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元素,但被弯成铜管后则承载了工业化的含义;化石往往演变于自然树种,并按照人类的审美标准进行挑选。这些边缘状态的材料相互组合在一起,那也就必然包含着文化与自然间的复杂含义。一方面,文化依附着自然;而另一方面,文化也在重塑着自然,使之更容易地被人类所接收。

无论是芭芭拉·爱德斯坦的雕塑还是她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似乎始终在表达如此的感怀:文化借助着自然得以发展,作为回报,文化又重塑着自然,使之更容易被接近。正如她在《自然之泉:墨·石·水》的自述中所阐述的那种:“在视觉的表象下始终存在着恒久的和谐。”从表面上看,或许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所面对的神秘世界,如同我们无法彻底解读芭芭拉·爱德斯坦的后期作品,但是透过墨、墨石构成的浓密的屏障,伴随着墨水的不断循环(在其他作品中也许是循环着的水),我们依然能够感到:恒久的和谐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使现世的生活状态距离原始的自然愈发遥远,但我们可以在重塑自然中获得崭新的生命活力。

 

 


【编辑:于睿婷】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