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由艺术家董师所独创并研磨了十年的“圈圈线”创作技巧所展开的“圈圈儿”展览,在坐落于上海复兴中路的老建筑黑石公寓里的No2A艺术空间中,以一系列围绕“圈圈线”的纸本水墨作品、影像、文献资料、装置艺术,完整地展示了艺术家“圈圈线”的创作概念。展期,艺术家带领观者体验圈圈绘画,亲自传授绘画技法的“workshop”环节,也将安设在No2A艺术空间中作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No2A艺术空间主理人张婧玮,兼本次“圈圈儿”展览策展人
艺术家董师于黑石公寓No2A艺术空间展览开幕活动致辞
在No2A艺术空间中的这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纸本作品,主要展出了董师曾创作的纸本水墨作品;第二部分:涂鸦影像,记录的是他利用自喷漆涂鸦的方式在不同建筑物表面绘制圈圈画的过程;第三部分:展出了董师尝试推广圈圈线系列的文献,包括曾在天津展览的海报、照片等资料;第四部分:用霓虹灯管制作的圈圈线作品,一种材质转换的尝试,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系列的衍生品,衍生品是圈圈线系列重点发展的方向;第五部分:艺术家带领观者现场互动和体验圈圈绘画,亲自传授绘画技法的“workshop”环节,作为此次展览的一部分,于1月13日和1月20日在No2A艺术空间里陆续进行。
“圈圈线”勾勒的那些形态各异的动物图画,童趣、诙谐、疯狂,形象鲜明独特,极具艺术个性,鸡、猪、猴等动物的题材,民国漫画的故事性,年画的戏剧感。三头六臂成群结队的架势颇有未来物种基因突变的超现实感,连贯的线条,圈与圈的走向,愈演愈烈,似乎带着某种神秘的规律与韵律。
董师
董师的作品个性是他自身个性上某一方面的外化。他认为,人的个性构成的因素很复杂也是多方面的,自己的个性自己未必能说清,有时候甚至需要从作品中来发遡。
在历经十年的“圈圈线”创作中,董师从最初尝试的一笔形成的弹簧形线条,在基础上添加、设色,使其变成动物的形象。这一游戏的过程,是董师在学生时代画在课本上的《小鸡吃米图》之后惊奇发现的,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圈圈,捏造出形态各异的动物图画。在创作的选材上,他尝试过改造加工,粉笔和卡纸,丙烯颜料和油画布,马克笔,喷漆,手绘板,以及他一直钟爱的宣纸毛笔水墨。最终,水墨作为承载圈圈线系列的绘画材质,在宣纸上呈现出温润连绵且富有微妙层次变化的线条效果,与他的圈圈线的形式表现要求十分契合,而他的书法功底,让圈圈线的表现更富有韧性、刚力和生命力。
董师说,他的作品形象上大多数都比较萌,带着羞涩的隐隐的谄媚笑容;材质方面他喜欢用水墨表现,几根线条,三抹颜色,纯真朴素,所见即所得。由此可见,作品就如董师本人那样,简单率真。
99艺术网专访艺术家董师
展览开幕当天,董师分享了他的创作历程:“从2008年开始我一直在研究这种连笔的圈圈,以这种圈圈为基础化生出种种有意思的图案。我将其命名为圈圈线或圈圈画。经过长期的积累这些作品已成系列,对这种独特的绘画技法我感到十分傲骄并长时间沉醉其中。”而这样一场开年展览,他希望以此为基点,将推广圈圈画作为一个长期的项目,使圈圈线系列发挥出其最大价值。而霓虹灯管展开的一系列装置性的作品,作为圈圈线的衍生品,是艺术家董师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览现场
董师的一系列创作发生的如此自然。正如他所说的,创作已融入他的生活,犹如睡觉、吃饭般毫不费力。通常构思一件新作品,不会超过三张草稿纸的时间,如此之顺畅,或许只有像董师这样对其创作有充分的自信和把握才能做到吧。
萌虎图,77x49cm宣纸水墨,2016,董师
吃萝卜,73x51cm 宣纸水墨 ,2016,董师
人一人一人(5只猴)宣纸水墨47x68cm 2016,董师
No2A艺术空间的主理人张婧玮,兼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在开幕式上也传达了举办此次开年展览的意义:“在有关艺术的探讨声音中,围绕着传统和现代如何传承和表现的这类话题,如何让大家通过真实地观看,去感受和理解这样一个书面的话题,我觉得去寻找和呈现一个客观存在的案例作为回应是对这个话题最有意义的讨论。艺术家董师的作品,正是我们选择作为开年展览的一个案例,借由艺术来发问,什么是辞旧和迎新?他的'圈圈线'就像是一场持续向前的实验,不断地去探讨表现传统的方式与创新现代艺术的语言。”用更积极的体验和互动代替制式化的观展方式,通过实际的活动来真切地感受艺术,也是No2A艺术空间希望持续传递的理念。
“圈圈线”系列或许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对董师而言,它将会是新作品的延续和突破的基础。而新的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将会是以国内长线自驾游的方式,在一些特定的地点进行创作。期待这个新项目会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双祥,66x46cm宣纸水墨,2016,董师
叠罗汉(6只牛),宣纸水墨70x70cm,2016,董师
群蜂图,69x69cm宣纸水墨,2016,董师
艺术家简介:
董师1985年生于山西,201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目前主要工作生活于上海。董师以自称“圈圈线”的技巧,在一笔画下来的弹簧形线条的基础上添加、设色,使其变成动物的形象。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圈圈”,捏造出形态各异的动物图画。似乎,他要反复将这突然的发现,记住、熟练并发扬光大。董师带有乐天派的态度,给予绘画自觉的嘲讽和无忌的童真。这些绘画作品带有一脉相承的民国漫画的特征,在笔墨求简的基础上,呈现出对于当下生活芜杂、无奈、无常的暗示。主要个展:“小鸡吃米图及其他”(考拉艺术空间,天津,2016),“毛毡和水,猜和等待”(邑画廊,上海,2014),“不懂装懂”,(南开大学,天津,2019)。群展:“打死一只喜鹊”,(再生空间计划,天津,2016),“一次公共艺术的集体迁徙”,(澳门路19号,天津,2015),“出售”,(艺术家方块(carredartistes),上海,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