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朱湘闽个展“格物·志”于圣点空间开幕 探讨人与物之间的隐性关系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5-03-16
2015年3月15日下午4时,格物·志——朱湘闽个展于圣点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朱湘闽完整的创作脉络,他的作品介于抽象具象之间,从中可以感受到绘画的语言美,更可以感受到“人”的力量。据悉,展览将展至4月3日。
 
朱湘闽作为八零后青年一代艺术家,其作品除了具有当下青年艺术家都有的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命题就是对于人所处环境的表现,他作品的主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的琐碎转换成为艺术的画面,初看起来觉着只是日常生活的简单呈现,但细细的思考起来会发现,如果每天的生活确实如此的平凡、琐碎,那为什么有人还愿意为之浪费笔墨呢?因为日常生活包含的内容比我们想像的要有意义的多。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8)所说的:“即使是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
 
格物·志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升华
 
此次展览的主题“格物·志”是对朱湘闽艺术非常到位的定义,在策展人张红雷看来,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每一个格物致知的升华,朱湘闽的作品从画面满散的气质、内心的气魄总是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线条顺势表达。他欣赏它的简单,之所以讲述简单是因为组合成画面的任何一个点、面、形都是朱湘闽将自己的精神诉求用最日常化的周遭,即在记录、也在将其升华着。它的力量感不是虚空外来而是自己与大生命体系共处的自感。“格物”概含了任何生命体,包括生硬的日常物、一个简单的生活素、任何一个大脑皮层的跳跃,没有筛选,它笼阔包容万象变得更加真实和直接,抹杀了灰色的中间地带,相对的纯粹才会反馈出共通。时间在风隙中流过,被停下来的“志“,取得的是所有艺术的根源,它关乎了课题文字、关乎了所有追随,正视着生命鲜活的食粮,而可为之颤动的,依然是生活赋予我们的艺术。“志”再次帮我们揭示着艺术的神秘面纱。

而在艺术家朱湘闽看来,“格物·志”是人和物之间身份的一种交换或者界定。
 
绘画需要具有人的温度
 
朱湘闽作品的题材表现的就是人与物,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呈现的都是身边的人和物,而他最新创作的作品也是者遗体主题的延续:“这次呈现的作品是有脉络关系的,画面中的形象都是我身边的人,表现的是他们无意间的动作,这些动作打动了我或者对我有感触,就把他们给记录了下来,这些动作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无目的的行为,作品中的其他物象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所指,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表达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在朱湘闽作品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符号气球,几乎充斥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对于这一符号艺术家的解释是吹气球涉及到能量交换的问题,他把作品的名字叫做“呼”,就有这样的考虑在里面,在“呼”的同时就有一个“吸”的潜在概念在里面。
 
色彩也是艺术家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其早期的色彩比较的沉重,而近期的色彩变得比较的明亮,随着色彩变化的还有画面,朱湘闽作品早期的画面偏向具象,而其最新的创作变得越来越抽象,对于这一些列的转变,朱湘闽表示:“色彩是最能代表情绪的东西,当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我最新的作品色彩就比较明亮,这除了和情绪有关外,还和不同阶段的实验有关。早期的绘画不管是绘画语言还是表达的主题都比较的‘实’,主要是当时把自己整的很紧张,逼得比较紧,新近创作的作品就相对比较放松,因为想要释放一下,一直绷得太紧的话就会出问题,其实绘画是需要人的温度的,这也是我新近创作的作品主要表达和探讨的问题。”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