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国当代艺术的发轫地
197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壁画创作——首都机场壁画创作中,袁运生先生所画的一幅《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取材自云南,描画的是傣族人过泼水节的生活场景,因画面中出现三位裸体妇女的形象,触及到了“文革”时的道德和形式禁区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随之火起来的便是“丰富、美丽、神奇”的云南。80年代初,昆明这一西南边陲城市,跟全国大多数的省会城市一样,活跃着一些画画的人。1980年,云南画家姚钟华先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作了巨幅风景壁画《玉龙金川》,同年冬季,姚钟华在北京举行首次个人画展,其中4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随后,王晋元、丁绍光、 蒋铁峰等人在昆明发起组织“申社画会”并举办了“申社画展”,后发展为198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云南十人画展”,历史对该展览的评价是:“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有许多突破,是当时中国美术界最具开放性、革命性、前沿性的美术展览。”1983年10月,大师蒙克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到昆明巡展 。这一个个炸弹式的新闻,可以想象昆明的艺术界,就如同一口炸开的油锅。翻查新中国美术史,在70年代末、80年年代初,全国各地成立画会,举办民间展览最多的地方,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就只有昆明。
1982年,毛旭辉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张晓刚从四川美院毕业分配回到云南工作,潘德海是东北人,大学毕业主动要求来到云南工作。不管是居于什么样的原因,1985年6月,他们这些不入美协体系的艺术家筹钱自费把作品运到了上海,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展出了“新具象画展”。1986年,毛旭辉响应王广义的邀请参加了“珠海会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叶永青假期回昆明探亲,同时带来了四川、贵州艺术家的资料,“西南艺术群体”成立。昆明由于这些艺术家的存在,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生力军的重要一支。90年代,朱发东、栾小杰、段玉海、唐志冈、武俊、刘建华、李季、何云昌等人迅速成长,在艺术的江湖上声名远播,昆明的艺术队伍不断壮大。
尽管这样一批艺术家,随着他们物质条件的慢慢改善,以及地球人时代的到来,他们多数人就如同候鸟一样从昆明出发飞往世界各地,又回到昆明。1998年,叶永青从英国又再次回到了昆明,这一次他带回了创建艺术家家园的梦想,他要在昆明建立一个艺术家可以居住、举办展览、交流的艺术分享地,这就是建成后被命名为“上河会馆”的地方。云南艺术市场的生态应该从“上河会馆”说起。“上河会馆”通过群展和个展的方式,举办过许仲敏、忻海州、方力钧、曾梵志、岳敏君、张晓刚等人的作品展,在国内还很少画廊的时候,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售出。到了2001年,叶永青与唐志冈创办了昆明创库艺术社区,有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社区,有画廊,有艺术机构,有艺术家工作室,有酒吧。创库成为引导“艺术生活”的风向标。在创库,叶永青以上河车间为核心举办展览,开展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上河车间销售过很多国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如方力钧、张晓刚、方力钧、罗旭、何森、陈文波等。可以想象当年艺术品市场的艰难,但是,叶永青回忆说:“当年跟他买过作品的人,现在都对他满怀感激之心。”当年张晓刚的作品最贵也不超过1万美金,现在却是千万美金的身价的艺术家。因为名气而慕名而来的买家也为这些艺术家带来了不少的机会,如今已发家致富。昆明的艺术市场离不开上河会馆、创库所贡献的力量。
创库模式在全国引起效仿,随着全国各地艺术区的起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两地为艺术市场的核心区。昆明当年的辉煌形象已经难以觅寻,尤其是2004年,叶永青去了北京,上河车间易手他人,创库从此不再举办全国性的艺术展览。由于艺术市场的兴起,昆明除了原来创库的井品画廊、上河车间、TCG诺地卡之外,昆明陆陆续续地出现 一些画廊,如源生画廊、文达画廊、青云轩画廊、君来访画廊、云南画廊、艺术云南会、598画廊、99起艺画廊、馨予轩、Duffy·雪茄画廊等。
北水南调 续写云南当代艺术史
Duffy雪茄画廊成立于2008年——全球经济萧条,画廊行业遭遇“冬天”,中国艺术界大喊金融危机之时。Duffy雪茄画廊在这个时候开门营业,显然有点反常,而更加反常的是,他们此时为艺术界推出的第一个展览是由温普林担任策展,何云昌、左小祖咒、康尔绪、 EMI 温普庆、李铁军、华继明等13位行为艺术家的作品展。这一具有前卫立场、表明态度的“十三不靠”给云南艺术界带来不少震动,想必也是 2008年国内最前卫的行为艺术作品展之一。国内重量级行为艺术家集体亮相昆明,享受礼遇。雪茄画廊为了展览出版了精美的画册,举办艺术研讨会,邀请50多位云南批评界和艺术界人士出席活动,
这一消费不低的展览是Duffy雪茄画廊为艺术界做的第一件事情。
2008年至2012年,4年时间, Duffy雪茄画廊共举办了8个展览,从数量来说并不多,但每个展览都具有不轻的份量。2009年,“激素——当代艺术7人展”推出了艺术家胡俊、李雪丰、杨一江、吕力、沙智滨、王玉辉、张永宁。这7位云南本土艺术家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与叶永青、张晓刚、唐志冈、李季等人属于同辈人,早年也曾经一起学画、写生、参加展览,但由于各种原因,或际遇问题,他们并没能像后者一样以中国一线艺术家的身份进入大家的视野。正因如此,雪茄画廊再一次把他们提到云南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位置,发掘了他们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所具有的不可忽视性。
2010年,艺术界的年度事件要数上Duffy雪茄画廊 花400万重金打造的“‘玲珑塔’宋庄+云南青年艺术家作品联展”,展览再次邀请温普林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邀请了北京和云南两地的艺术家总共 57人参加,共展出300余件作品 。当然,画廊的面积并不能够承载这样大型的展览, 但Duffy雪茄画廊并不局限于自身展厅的展览面积举办展览,而是采用了画廊和租赁美术馆场地的展览模式,把主展区放在了昆明袁晓岑艺术园。
如果说 Duffy雪茄画廊 举办第一个展览,是想为中国的“另类”艺术群体提供平台,通过艺术家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来树立画廊独特的品味和艺术立场,那么在它举办云南本土当代艺术展的时候,它就具有了重新改造和重提云南当代艺术史的责任,表明他们对云南当代艺术的自信心。在“玲珑塔”中,王杰夫想从国内艺术大局的层面链接云南跟北京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艺术生态, 在这样一种“北水南调”中,让彼此的艺术家产生交融。雪茄画廊保持一贯的大气,邀请北京艺术家到云南与当地青年艺术家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一起生活相处的时间——一起去澄江看“海”,去沙朗泡温泉,爬山。北京艺术家对云南变得流连往返。展览上的艺术家作品都得到收藏和售出,这也是云南画廊史上令人瞩目的奇迹。
2011年7月9日, Duffy雪茄画廊推出“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展”,进一步地梳理云南当代艺术史,推出段玉海、何云昌、李季、刘建华、栾小杰、罗旭、甫立亚、唐志冈、孙国娟、武俊、曾晓峰、朱发东 共12位参与到中国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活跃云南的当代艺术。限于画廊的空间,这个展览的规模并不大,能配得上以时代命名的分量的,恐怕是画廊筹备了两年,花重金编撰的《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一书,该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通过收集和整理现在国内当红的这一批具有有代表性的“云南”艺术家的成长史——包含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艺术史论家对各艺术家的相关评论,来见证和展示云南90年代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地位,足以成为研究云南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一美术馆级别的展览和文献工作,在总结云南90年代当代艺术的同时,所形成的事件本身,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新的云南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节点。
而最近举办的“ 再造云上的日子——云南当代版画雅集”( 2012年3月2日) 则可以视为是Duffy雪茄画廊进一步笼络云南名家资源的又一举动,参展艺术家包括叶永青、何云昌、李季、罗旭、栾小杰、唐志冈、曾晓峰、潘德海等。如果再算上此前策划举办的“马云、陈恒作品展 ”(2011年12月16日开幕),Duffy雪茄画廊已经梳理出越来越清晰的云南当代艺术30年的发展脉络。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跟他们产生关系,被他们所输出和叫卖。
在香格里拉的路上
在Duffy雪茄画廊展览海报和对外宣传中总会出现“出品人王杰夫,艺术总监陈晓珍”的字样。王杰夫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企业家,看上去像是一位有学识而且慷慨的商人。早在上学期间,因为思考问题的发散型和喜欢琢磨问题,被老师戏评为最有艺术天赋的学生。“ Duffy”源于1968年美国上映的电影《Duffy》,该片全球热播,掀起了全球男人学习和模仿Duffy的热潮,王杰夫健谈、幽默,是典型的Duffy式人物。王杰夫说,云南当代艺术让人澎湃,也让人无奈,“开画廊是我一直的梦想,Duffy雪茄画廊是经历了10年之久的酝酿才开起来的。”透过雪茄画廊,王杰夫希望能支持云南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和理论的研究。2010年,雪茄画廊在北京宋庄策划的展览“玲珑塔”,王杰夫总认为事情还没了结,他说这件事应该发生在云南本土。心系云南的王杰夫在云南艺术家当中深受欢迎,常常被戏称为“杰夫o昆明”。
在王杰夫的经验中,在云南经营一家当代艺术画廊的各种困难,都源于薄弱的生态基础和大众对当代艺术近乎于零的认知度,藏家的开发和培养将是艰巨的持久战。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雪茄画廊到全国各地参观画廊、参加艺术博览会等,了解艺术品的消费动向。同时在画廊策划举办展览中,出版有国家级别刊号的展刊,为参加国际级博览会积累条件。另外,他还非常重视自身队伍的建设, 派出画廊管理层到上海、北京等地培训学习。4年过去,王杰夫坦言画廊一直都还没能说得上营利,“我们现在每年的投入超过百万,但却一直没有回报。”他曾经也想过迎合北京繁华的市场,但在北京,他解答不了“我是谁?”这样的问题,立足云南才是他想要的。在王杰夫眼中,北京固然是中心,然而世界是在变化当中,云南虽然作为边陲省份,却是东南亚的桥头堡,辐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云南完全可以以东南亚为突破口,成为另一个经济和文化中心,也许这就是王杰夫坚定立足于云南这片尚待开发的土地的原因。所幸的是,王杰夫的坚持并不是孤独的——他拥有一个勤奋而且专业的团队,如果说王杰夫是总工程师,出身书香门第的总经理陈晓珍就是画廊的舵手。她是位做事麻利、雷厉风行的人,对艺术品有着良好的眼光。正是这个团队的耕耘,上到展览的呈现,下至各种关系的斡旋,让雪茄画廊的影响力日渐上升,逐渐在昆明树立起标杆,成为艺术家价值观、艺术生活方式的输出地,同时它也正在以迅猛的发展势头朝国内一流的画廊迈进。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