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巴洛克——全世界的艺术(上)

来源:未央艺阁博客 2014-08-21
中国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1908.4.7—1966.9.3)曾说过,当一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所能产生的杰作后,当它有了完满的发展时,它绝不会长留在一种无可更易的规范中。艺术家们必得要寻求别的方式,别的出路。
 
艺术史从来都是循环。当古希腊的“完美和圣洁”出现了《米洛的维纳斯》后,必然走向追求宏大,享受的罗马建筑;当文艺复兴的古典塑造出三杰后,必然走向理性写实的北方文艺复兴;而当法国宫廷穷奢极欲的洛可可出现后,法国大革命也随之到来。巴洛克的出现也是这样,文艺复兴的艺术顶峰无法打破,那么模仿,堆砌,追求视觉新奇就是必由之路。
 
而当历史的车轮滑到17世纪时,当宗教革命,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已经彻底在精神上,物质上,现实基础上动摇了世人对神学和宗教的信仰,罗马教廷的地位岌岌可危时,通过艺术去吸引教民,通过艺术去巩固教会地位并反映世俗王室统治的繁荣,昌明时,巴洛克艺术应运而生。但这一次,不在局限于弹丸之地的意大利。
 
1. 为什么是世界范围的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艺术和艺术家是很极其现实的。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就不再仅只为宗教卖命,他们接来自各方的订单。也就是说,经济的繁荣是艺术昌明的要义。中世纪哥特教堂,因为是农业经济,建筑形式相对朴素和功能性;到了文艺复兴,是崇尚古典和完美的;而巴洛克时代,手工业﹑自由贸易的经济形态,成就了更加复杂的审美需求。
 
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连接。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随着地理大发现开始,欧洲艺术随之传到印度,拉美;丝路的早已打通带来了马可波罗,郎世宁,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更多的是科学家)。
 
在此影响下,但凡富裕阶层,但凡对权利,财富有炫耀的地方,巴洛克这种复杂的,琳琅满目到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式就会发展和繁荣起来。
 
2.代表地区的代表作品-中国
 
很多人时常觉得,中国是被排除在以欧洲为基础的西方艺术体系之外的。其实不然,早在隋唐时期,就是很多“大食”“波斯”地方的人来“天国”朝圣;宋元时期更是达到新的高峰。中国艺术和审美随着丝绸,瓷器等的出口深受西方喜爱。而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则在清初出现了一个高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时期的巴洛克花乐钟。我们很难相信一个王朝要富裕,自负到何种程度才会有这么奢华,复杂,自己都难于理解的工艺品:整件作品取自欧洲精良的钟表工艺,镶嵌欧洲宗教符号,装饰欧洲人物画像和华丽绝伦的外观具有浓郁的巴洛克浪漫主义风情;同时东方的吉祥寓意也融入其中,呈现出惊人的、和谐的统一。
 
事实上,满族统治的清朝早已无兴趣于宋元的简单,朴素,他们最求的是“张扬,奢华,炫耀和丰富”的艺术,这些在绘画,建筑,工艺,服饰均有体现。
 
l  建筑:
 
清初的建筑已经很大程度吸收了欧洲的建筑工艺,最明显的例子是万园之园——圆明园。从大水法开始,欧洲建筑元素:波浪纹饰,圆拱,弧形,立柱等就随处可见,甚至很多可能连皇帝不认识的宗教元素也体现其中。
 
l  绘画:
 
不同于明朝,清宫画苑里本来就是一批欧洲画师,郎世宁,南怀仁等都是个中翘楚。他们带来了欧洲的透视法,解剖学和光影对比,并和中国传统绘画做很好的融合(如不画阴影,因为皇族认为背后有黑影是不吉利的)。而这些更加逼真写实的作品深受帝王喜爱,曾出现中国画家做背景,欧洲画家画人像的局面。
 
l  工艺品:
 
《红楼梦》《金瓶梅》中我们都看到过不少西洋玩意儿:玻璃,火柴还有绘有女性图案的鼻烟壶和嗅盒。喜欢热闹的乾隆甚至引进了一种专门装这种西方小玩意儿的盒子——多宝盒,用来装这种稀奇古怪又很有情欲色彩的东西。
 
和文艺复兴一样,巴洛克也是一个复杂的艺术时代;但不同的是,相对于精神上更为崇高的文艺复兴,巴洛克则更加物质和世俗,其影响至今可见。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是:同样经历巴洛克的中国和欧洲,为什么后者出现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走向了民主自由的现代,而中国却一蹶不振?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