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美院毕业展:90后崭露头角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赖睿 2014-07-04

眼下,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新媒体艺术、实验性创作、装置艺术等,都赚足了眼球。如今,“90后”已经成为本科毕业生的主体。他们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全新的思路和手法,展露出新的气象。

融入更多新技术、新媒介

在透明的塑料袋里,生长出了雷峰塔、星星,还有庙宇……广州美术学院实验雕塑专业毕业生林诗浩的作品《不起眼的美丽》,是一组通过3D打印方式完成的作品。创作者说,塑料袋是廉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物总少不了用塑料袋装起来提走,那么可不可能用塑料袋来装一些不可思议、不可能装进去的东西呢?这就是他尝试的结果。

在今年的毕业展上,学生们对新技术、新媒介的应用更加自如。整体来说,就是学生的创作和互联网、高科技结合得更加充分,与这个时代的现实更贴近。“90后”对科技有着天然的兴趣。因此,今年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他们对科技手段的尝试和对新科技下的社会伦理的思考。

在新技术、新媒介的作用下,跨界融合也成为今年毕业展的突出特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表示,今年毕业展的绘画、雕塑等专业跨媒介的现象越来越多。学版画的同学,其作品并不一定以纯版画的形式呈现;学雕塑的同学,其作品与传统的雕塑形态也不一样。他认为,大学的综合平台以及学科交叉的教学训练对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有很大帮助。

“接地气”的创作

在广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绍强看来,今年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毕业作品“继承了往年的传统,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但是不乏与地区文化的深刻合作,还有实际研究的输入。”

他以一组以广州火车站行李搬运工群体为关注对象的平面设计作品为例。这个名为CMYK的四人创作小组觉得火车站是广州对外的一个窗口,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地方,就决定去广州火车站做一些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注意到了广州火车站外的行李搬运工群体,在接触之后被他们阳光积极的一面所吸引,为了消除人们对他们的疑虑,给他们设计了统一的着装和平面海报,帮助他们塑造工作形象。

随着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主动选择。毕业展上,突出实用性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表现了一种开放性的思路,实现了创作材料和艺术语言的重新整合与构建。同时,当代观念和传统工艺的融合更趋于紧密。

作品与市场“亲密接触”

在近年的毕业展上,从画廊、艺术机构到私人藏家,观展时都是一面看作品一面挑人,这已经成为毕业展独特的景观。学院与市场的围墙已然被消解。在5月的最后一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展厅甚至成了杭州城里的一个“景点”,观展场面异常火爆。

日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持续举办了201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VIP专场。谈到举办VIP专场的初衷,张敢表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面对艺术市场,需要自由创业,学院应该多为同学们提供一些便利和帮助。学生与画廊、市场等接触不多,但老师有这种资源。如果学生能与这些艺术机构签约最好;如果不能,同学们也会再努力、再探索,找到自己的艺术天地。”

这几年,美院毕业展览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展示青年新艺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各大艺术院校为了能够让毕业生更好地进入社会,也在适当改变“曲高和寡”的学院传统,开始顺应市场“潮流”,积极策划毕业展览,扩大宣传,使其逐渐具有了招聘、作品推介、交易互动的功能。毕业展上也逐渐出现了VIP预览、拍卖、艺博会等形式,成为学院招聘会的一种补充。

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艺术作品板块如今已经走出萌芽阶段,开始茁壮成长为艺术投资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毕业生将毕业展当作自己与社会和市场的第一次接触。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