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式展示厅给人一种宽敞、随意、又存有历史遗迹感的心情
形象、有趣而又生动的装置、雕塑作品到处可见
借着奥运,炎热的上海仍旧迎来一拨拨海外游客。除了外滩、城隍庙,在他们的旅行地图上,有一个国人没想到的必去之地:位于上海莫干山路的M50创意园区,甚至有人是为了它专门来一趟上海。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艺术领域重要的新生事物,今天,让我们用游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与思索M50效应。
没有围墙的艺术堡垒
M50真正为寻常人所知是在2005年4月,它正式被挂牌为创意产业园区。在此之前,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一个工业园区。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近5年的酝酿,M50比起很多一蹴而就的创意产业园区,生命力始终最顽强。
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来看,M50的意义究竟在何处?恐怕太多了,但最重要的,在笔者看来,这块新的地方让艺术家们不论地位、不分辈份地共同拥有了一片自由土地。他们在此畅快地思考、交流、创作,各自圈地,却又相互往来。
对于非艺术从业者来说,M50的珍贵之处在于,在此之前,画室(工作室)是一个多么私人和隐秘的地方,就连参观门票都没得买,可M50实现了这个可能。尤其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踏入某位知名画家的工作室,或许会改变他(她)的一生。
富有之后的艺术批判
出名,自然会引得话题无数。坊间流传着许多M50里故事,其中不乏一夜暴富的版本,阿玛尼曾想要入驻也确有其事。一个画家的存款后面多了好几个零,当然也是颇有争议的事件。于是批评来了,M50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艺术的透明度还给艺术本身的,除了名誉还有批判。
但批判之于艺术来说,何尝不是件好事?批判与反批判的周旋,大大刺激了艺术家思维能力。改革开放所追求的自由宽松氛围,M50虽不能说典范,但作为七十多个创意园区的老大哥,人人心向往之。
为什么M50会在国外游客中声名鹊起,这和国外创意园区有多年发展历史分不开。而久居上海的国外艺术爱好者,得知有这么一块地方时欣喜不已。各方的力量自发地聚集起来,发展它、维护它,身在其中的艺术家甚至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守护这片土地。
不敢想象它突然消失
圈子里有名的香格纳画廊,老板是第一个入驻M50的外国人:何浦林。8月,正是他一年一度的假期,可我们仍在香格纳宽敞的展厅里看到了他的身影。“刚回去过几天,但已经赶回来了。”快7年了,他已经习惯在这一方装满中国当代艺术的小天地。
与何浦林合作的都是中国艺术家,改革开放30年来,何浦林深深着迷中国艺术迸发的新思路。中西方艺术的交融与碰撞,比起在美术馆,M50里的这一幕幕火花不落痕迹。“我已经很习惯这儿了,没法想象这里消失了会怎么样。”当被问及假如M50消失了会怎么样,何浦林自顾自地摇头,又加了一句:“根本不敢想。”
对M50的前途,何浦林有着自己的担忧:“我从不想这里会消失掉,那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我只是担忧这儿会不会像国外的有些soho一样,随着它的出名房价抬高,会间接逼走艺术家。但就算这样,也不会妨碍它推动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
挤不进只能细细周游
在上海的地图上,M50早就成了旅游地标。不过M50负责人金伟东却并不“以此为荣”,在他看来艺术园区不是大众消费地,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艺术家的态度大都和他一样,不过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甚至不乏一下飞机就直奔M50的人,现在想入驻的人总是失望而归,M50已经济济一堂,换句话说“满房了”,只好依依不舍地细细周游。
Christy便是其中一个,因为朋友一年前入驻M50,他便一直很想跟他做“室友”,“没想到M50的人气这么高,听说有很多有名的画家在其中,很惊讶。”来自美国的Christy说,国外有很多的创意园区要么全部是有名的画家,要么全部是些无名英雄,像M50这样兼容性如此强大的创意园区实在少见。“听说这儿是很多艺术家自发入驻形成的,我想它的生命力会很强。我们为它而来。”
[编辑:亢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