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喂,你好——艺术家究竟想干什么?

来源:看网 2012-08-10

之前在北京新时代画廊看过一件作品——“我来了,你不在”,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艺术家冯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五百个门上写上“我来了,你不在,15811185331”,然后,好戏开始了,来电和短信接踵而来!作者将这些都拍摄下来放在展板上。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回复,我感觉冯琳就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拿着这句话捅了人们社交的马蜂窝,“嗡”的一下全都炸开了锅。

 

冯琳作品

 

“如要看房,请联系……”,“你是谁,有什么事吗?”,“刚出去了,你换号了么?”,“咱们再约个地方见面吧!”……几乎每个人看到这句话后都会有所行动,有意思的地方也正在于此:精明的房东招揽生意,敏感自护的则小心打探,或者引来误会要不就是某人的秘密约会曝光了!每扇门后都有人,每个人都藏在门后,大家彼此不知,彼此擦肩而过而互相揣测,直到某天各自的门上出现了一句暧昧不清的话。

 

人们都有好奇心,都想打探未知,都允许陌生的触碰,但是到何种程度?当一个陌生电话打来时,有多少人会接?恐怕上述回复冯琳电话的人之中有很多也不会接!留言这种间接沟通的方式让人感到很安全,因为有时间准备自己(put yourself together)。我们经常看电影中会出现这样这样的场景:懦弱的男主人公明明在家却将电话转到留言,于是女主角说,come on,I know you are there,pick up the phone!动物受惊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奔逃,人也总是惯常于逃避具体情境对自己的要求。

 

新晋艺术家辛云鹏也做过相似的行为艺术——《是我》,他在得到两千个艺术圈人士的电话号码后,用一个可匿名的电话软件挨个拨打,在电话拨通后又不做任何回应,仅把对方的反应录制下来。电话连接是实时的,思考的空间很少,人没有机会去包装自己。一言不发或是发愣后破口大骂都属人之常情,但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思想政治出镜率非常高的的一句话“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每个人看似都是独立的,但其实每个人都是章鱼,我们的触角总会延伸到别人的领域。所以有了文明,所以有了墙壁。人们总是逆天地想要把这相互交缠在一起的关系都斩断,创造等级,区分黑白,独立性别……

 

上流社会和清洁工

 

而我越来越感觉到艺术家们其实都是一批渴望沟通的人,就像历槟源《一个被遗忘石头》,“有一天我独自走在北京郊外的小路上,发现路边有一个石头静静地躺在那儿,此时我发现他的命运和我的命运一样不被注意和察觉但又同时存在,我在石头上面写下了这一句话然后离开”,很孤独的一段宣言,很落寞的一件作品。越桀骜的表面下掩藏的是一颗越纯粹的心,我们对所谓的“搞艺术”的人偏见往往纠结于他们夸张的发饰、稀疏的山羊胡、肆无忌惮的言谈举止,也许这些只是他们要求关注要求沟通的一种手段,而已。

 

为什么每个人周边的陌生人一定要多于熟识的人呢?为什么不能主动开口,主动去探寻呢?每个人都能创造独属于自己的艺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为什么艺术家的作品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能表达出你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情绪感怀?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愿意尝试更多的对话,愿意倾听更多的杂音!

 

艺术家们究竟想干什么或是说他们究竟想要什么——人与人之间都比现在更好一些吧!

 

 


【编辑:刘建英】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