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态——侯珊瑚2014新作展”在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4-10-27

由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夏可君策划的“态——侯珊瑚2014新作展”于2014年10月26日下午三点半在太和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侯珊瑚近作20余幅,展期将持续到2014年11月26日。展览开幕式邀请到的嘉宾有:艺术家侯珊瑚,策展人夏可君,著名批评家王端廷、高岭,美中商业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高林、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傅志刚、著名书法家邱振中、学者章华、著名收藏家孙惠明、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现场人声鼎沸,来自海内外数百人参观本次展览。

开幕式当日,【雅昌圆桌】之侯珊瑚专题学术研讨会于开幕当日同期举行,艺术家侯珊瑚,著名批评家王端廷、高岭、夏可君,艺术经纪人贾廷峰,雅昌艺术网裴刚,分别就侯珊瑚的水墨艺术作出专业评论。

策展人夏可君评论:侯珊瑚以水溶性颜料与宣纸水墨的结合所找到的这条新路,其艺术史的重要性将难以预估,对于未来的中国艺术将会有着重大启发!她在画面中营造出的“色态”重新唤醒了中国古代的色感体系,这是一种新的中国色,也是世界色。画面上以单纯的淡蓝、红褐、米色等等的色态作为底色,沉静单纯,宛若大海一般无垠的静止,却又更为凸显出画面中漂浮的形体运动,色态的安静与形态的拓变,灰色与墨色的对比,不再是传统的墨分五色,也非西方的固有色与单色抽象,而是让颜色具有自然的呼吸感,黑墨与灰墨之间有着伴奏的对话关系,并与色彩形成了和声,让颜色有着交响的重奏,还有着瓷器釉色一般的玉质触感,有着丝绸的柔软与光滑,有着体温。这些特点让侯珊瑚作品的色态独一无二。

批评家高岭谈到:“侯珊瑚的作品给我的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没有刻意地去状物,去表现一个现实事物的对象或者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但是她的画面的形象、图像给人一种生命,一种生长的感觉。刚才夏可君也讲到了她的作品里边有抽象绘画的感觉,我们讲绘画在一个平面中间应该寻求平面中间的一种“动势”,动态和形势,和一种质量,西方的抽象绘画很多都追求一种动势和质量,侯珊瑚的绘画里边也有这种动势和质量,这种动势和质量似乎是生长的。但是这种动势和质量,我的感觉又是因为她用的是中国的宣纸、水墨,当然还有她有水溶性其他的材料,丙烯之类的材料,所以在宣纸上她的“动势”和“质量”和西方油画画布上的一种油画颜料的铺设、覆盖,从视觉传达出来的物理效果,对心理的感觉上来讲,她又变得更秀润、清秀。

艺术家自述:“我觉得抽象的东西不是没有来源的,这个东西是和自然的一种规律,大自然本身的规律都在那儿,比方说你的结构,首先我要解决造型的问题,发明了一些自己的工具,能想法控制着墨,通过自己的动作,每次心情、情绪不一样,它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所以,我对“形态”非常感兴趣,“形态”是一种视觉的“态”,水墨这种材料本身有一种自然的流动的质态,但是还不够,我要加上一些人的意识在里面。其实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是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于是会忽视天然的给你启发的一些东西,你就自然地把自己给遮蔽住了,我反而在观察这些材料它自己发出的声音,它自己给我的东西,从它的元素中间我提取这些东西,看看我怎么能够利用它,不是说完全主观地控制它。因为你主观地想到的东西都是已知的,那些未知的东西必须要完全敞开地去发现它,所以我找到了几个元素以后就开始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慢慢的组合出一套、两套完全是变换的组合,这些画每一个系列都是一种不同的组合,但是基本的方法是一致的。我觉得我是解决完造型以后配颜色,其实我很喜欢宣纸它自然的一种状态,如果把它本身的材料发挥好了,让它成为你的语言以后,就会很鲜明。开始几年我强加的东西特别多,因为我是学油画的,就不停地往上面加颜色,但是慢慢地开始想减了,我觉得宣纸本身的质感,本身的材质是非常有东方的韵味的,这是我们特有的一种表情,是西方任何材料无法代替的。就这样慢慢实践找到了我今天这样一种方法”。

侯珊瑚把自己的水墨作品系列称之为“态”的系列,这是她对水墨语言与水墨图像有机统一的一种新的体认,也是一种新的追求。在她的作品中,水墨的表达不是传统概念上的笔墨表达,而是特别将笔线和墨象的形态作为语言的要点,可以说,她从水墨语言最单纯的元素——墨点和线条出发,由此扩展为水墨肌理和形态的澄明。在水墨的书写中,她着力的重点不是传统的笔性和墨性,而是水墨材质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些映射当代意识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她对水墨语言的属性有了一种新的体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发现。当她的感觉和水墨的流动、晕化、弥漫、延展这些属性不期而遇的时候,她笔下的水墨形态呈现出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从她的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与其说她的作品是一种描绘的结果,不如说她的作品是一种意识流的生发,在与水墨媒介的碰撞和展开中,她将水墨语言内在的性质点化出来。中国古代讲究的是“格物致知”,也即在于与物的触及中获得新的感知,在我看来,侯珊瑚艺术中所“格”的“物”,就是水墨的材质、媒介本体这个最纯粹的物,正是因为把握了这个单纯的探索课题,她由此获得了关于“水墨性”更为深切的体认。

侯珊瑚将自己的作品称之为“态”的系列,表明她对于“态”的理解是独特的。所谓“态”,通常是指绘画形象的“形态”,在这方面,她的作品中通常有许多扩展的墨点和笔迹所形成的曲线,从这些形的态状中可以看到她在一种冥想和沉静的状态中流露出来的精神指向。在这方面,许多经典的现代绘画都看重艺术家在专注和冥想的状态中所形成的无意识流露,也即如中国经典中所说的“中得心源”。在当代艺术十分噪杂、纷乱的现实语境中,侯珊瑚难能可贵的保持了纯粹的心灵,将绘画的表达视为自己心灵的倾诉,特别是与水墨语言的对话,因此,她笔下的形之“态”,是一种精神的痕迹。与此同时,她作品中的“态”,也是一种“质”之态,她努力超越已有的水墨经验和图像,更重视在一种有控制的,或者可以称之为理性的绘画过程中,把握水墨技巧的展开。比如说,她在墨的运用上,就不是一般的形成多阶次的墨色,而是有意识地控制墨的极黑、灰黑、极淡等几个层次,形成了更为单纯和清晰的墨色明度,来形成对于墨色本身的质地表达,这便与传统的笔墨表达拉开了距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超越。再如,她十分注重画面背景的渲染,也就是在底图、底层、底色上做研究探索的文章,使得背景的渲染构成一种现代绘画的扁平空间,但同时也将东方对于空间的表达经验贯穿进去,在扁平空间里形成典雅的色泽,特别是形成微妙的变化,由此使整个画面洋溢起明澈悦目且些微滉漾的气息,一种视觉的生机从作品的“质态”中散发出来,带着敏感,带着修养,更带着一种单纯的情怀。

侯珊瑚的水墨,是一次完全不同寻常的艺术探险。给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进行了一次最大胆的创造,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作品,摆脱了固定规则的生命体验,用脱尘不染的心灵,体悟营造出了一个陌生惊奇、自在欢愉的艺术世界。

本次展览盛况空前,观者如潮,观众对她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本次展览期间同步发售同名精装画册。据悉,目前已有上百家媒体现场报导本次展览。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