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尚辉:艺术品市场四十载, 红火了一些人,也冷落了一些人

来源:艺市纵横 作者:芈娉 2018-08-30

2018年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国策40周年。在这一时间节点,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的40年历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艺术品市场行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虽然其体量、规模较小,但“窥斑见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软实力和宏观经济基本面。1978年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的逐步开放和锐意改革,艺术品市场逐渐复苏,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正如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一样,短短40年间,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取得了惊艳世人的非凡成就。

本专题分为回顾篇和见证篇,在深入梳理、解读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采访了艺术品市场的资深人士,重要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讲述历史,还原细节,力求从独家视角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艺术品市场走过的40年历程。

回首往昔,瞻望未来,“四十不惑”,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在不断前行的路上……


尚辉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艺术市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艺术品行业和市场经历了从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文化艺术软实力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貌。在这40年中,你所观察到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尚辉:至少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起步。七八十年代,国内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在艺术领域,“星星画展”“85美术新潮”逐渐打开了国人在美术创作方面的视野。美术的主流界也开始恢复传统,对刘海粟、李苦禅、李可染等人由批判、不允许作画到可以创作并出售作品。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能够销售艺术作品的官方机构主要以荣宝斋为主;再者,如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饭店、北京饭店亦可售出作品,价格多在百元至千元以内,一幅标价300元的作品算是比较突出的了,而购买者多为外宾或海外华人。这就是艺术市场在中国刚起步时的表现,过程非常缓慢,画家大多没有艺术品市场的概念,仅有个别有名的大画家能够偶尔卖出一到两幅作品。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新文人画”开始兴起并进入艺术品市场,这些作品不但被港台地区的藏家所购买,而且获得了国内艺术投资人的青睐。同样将艺术品推向市场的是当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犹如一股冲击波震动京城、辐射四方,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对中国百姓的艺术普及,也吸引了不少市场投资者对写实油画作品的收藏。尤其是在“85美术新潮”和乡土绘画中脱颖而出的艺术家,如罗中立、陈丹青等人的作品还得到了国外藏家的认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从业者对艺术品市场的概念逐步开始建立,而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画廊和收藏家带动了国内收藏家的起步,也带动了当时古代书画、瓷器和杂项在市场上的流通。

90年代末直至2000年伊始,艺术品市场迎来了它的发展期。一些具备市场眼光的藏家开始投资艺术品,画廊和大型拍卖公司也起步于此时,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拍卖公司更是遍地开花。拍卖会的兴起以及各种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使收藏从私下交易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似乎只要是件作品就可以在拍卖会上被拍出,这种火爆的形势给投资者带来了希望。但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售假作卖假画的现象,也存在上拍作品是否保真的问题。这些都被当时所诟病。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艺术品进入市场的一个新起点,那么到了最近这10余年,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可能已经翻了上百倍,不论是作品的单价还是普遍的价格都在攀升,甚至在同一年的不同拍卖季价格就会翻番,甚至更高。

纵向来看,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格起点与同时期国内民众的平均工资都相对较低,艺术品价格的攀升与民众的工资翻番、经济过热有关系,反映到艺术市场上就变成了艺术品的价格从数千元涨至上万元、数百万元、数千万元直至上亿元。横向来看,艺术品价格的攀升与房地产的发展也有关系,房地产业的迅速增值,带动了GDP的高速发展,同样带动了艺术品价格的上涨。这段时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腾飞阶段。


黄宾虹 《黄山汤口》

在艺术市场最火爆的时候,艺术品开始进入金融领域,文交所的成立使艺术品成为可拆分的“股票”,艺术品被当做股票一样来销售。不过目前为止,这种现象在中国还没有成功案例。这也说明艺术金融的发展并不是只要有投资就能获得巨大利润。

到了2012年前后,由于各种政策的收缩,抑制雅贿的行为。事实上,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火爆期间,其中约30%是由于书画腐败所造成的,导致艺术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不吻合,甚至有一些名家的伪作也能轻易销售出去,所以当雅贿的行为受到打击之后,艺术品市场逐渐冷却,投资者也开始反思。而市场趋于理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跟境外的艺术投资发生变动也有关系。在艺术品市场发展至高点时,一些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动辄过千万元,甚至超过了古代书画家以及现当代名家的作品价格。这是因为境外的投资抽走了,接盘当代艺术的是一些缺乏艺术品鉴赏能力的中国投资者,因此,当市场趋于理智的时候,这些被炒得虚高的作品价格一降再降,也给中国投资者带来了教训。

这就是艺术品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理智期。当市场发展被抑制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调整,开始向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些粗造滥制、浮夸虚名的作品价格开始下跌,而真正好的作品,如徐悲鸿的主题性创作、齐白石的作品,价格一度攀升,甚至过亿元。

艺术品市场回归理性以后,开始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中重要的标志就是艺术投资者开始明白艺术品不仅有投资价值,还具有展示研究的功能。于是他们开始建立美术馆,进行艺术品管理、推广并向公众开放,使艺术品回馈于社会。这种行为也获得了一些政府机构或有关部门的支持,也为艺术投资回馈社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出路和模式。

今天,市场经济仍未完全回暖,但据我所知已经有流动的资金可以投资到艺术品市场了,从总额上来说虽无法比肩市场最火爆的时候,但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品市场从起步到攀升,再到今天的理性回归,已经开始进入国际视野,这是艺术市场开始健康发展的一个现象和标志。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艺术市场》:艺术品从创作到展览再到收藏和交易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如何看待艺术品市场的变化对艺术创作、评论的反作用?

尚辉:市场的建立和艺术价格的攀升,到艺术市场的理性回归,这3个过程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有境外投资人认为,可以通过艺术投资的方式来改变中国艺术发展的方向,这句话并不完全对,只能说艺术品市场的建立和腾飞的确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走向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譬如当代艺术的兴盛就是这种影响下的产物,它的火爆并不是作品的内容和社会构成了紧密关系,而是当代艺术的作品价值、拍卖价格影响了公众的视线,也影响了更多美术家投身于当代艺术的创作。较为典型的就是798艺术区,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最早、最典型的示范点,是因为798以当代艺术的营运理念向社会推广,将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品市场、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当代艺术领域,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而传统中国绘画发展至今,之所以能够拥有庞大的根系,也跟艺术品市场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等大师的作品已经到了数千万元到亿元的价格区间,这样的艺术价值无形中带动了整个中国绘画的发展;今天活跃的名家,他们的作品每平尺以万元、数十万元来衡量,那么一幅作品也高达数百万元,这对于画家的刺激是非常大的。同样,城市雕塑的价格也很高昂,一件作品从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除了材料费、制作费之外,艺术家的创作费也非常可观。

但是,艺术作品如果不能进入到市场中,艺术创作就会受到影响。以版画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版画几乎没有市场,不能进入市场就意味着作品无法出售,投资人也无法实现资金运转来举办展览,因此版画门类在当时比较消沉,市场价格不高且创作者人数寥寥。由此来看,艺术品市场对能够进入市场的门类做了大幅度提升,让更多的从业者进入到这个领域。反之,另一个领域就会存在门庭冷落的情况。这就是艺术品市场对艺术行业的反作用,它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格局。

但无论如何,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终于让艺术家明白在某种意义上承认艺术作品、承认它的社会地位,并不仅仅是批评家说了算,也不是在某一座知名美术馆举办过展览所能决定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作品的市场价格。在这样的潮流中,还有很多作品不错的画家没有主动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他们的作品有价无市。所以说,艺术品市场红火了一些人,也冷落了一些人。


傅抱石《林泉高寄》设色纸本 113.5×66.5cm 1945年

《艺术市场》:与国家经济体量类似,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也已名列世界前茅,数据可观,但真正的实力还有待检验。您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这40年的发展后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尚辉:目前艺术品市场经历了洗牌且趋于理性,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们缺少对作品和艺术史的价值鉴定和判断。艺术品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但这种规律的基础来自作品本身,如果一件作品不具备艺术史的价值,不论如何炒作,它的价格终归会跌落下来,甚至一落千丈。所以,我们要研究哪些作品能够进入艺术品市场;否则,今天收藏的作品,日后不过是一件贬值的产品。

其次,我们在艺术品世界性的推广方面做得最差。今天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趋于全球化,一些西方大师如毕加索、塞尚的作品或西方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在市场中属于硬通货。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家用高昂的价格购买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但这件作品的世界认同性、文化认同性和价格认同性不具有市场全球性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把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品推向世界,才能让作品的价格稳定在某一个高位上;否则,就只是中国人买卖自己的作品,如此而已。

再次,艺术品市场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行业道德。如果没有信誉,市场是不可能建立在一个高地上。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一些比较明显的拍卖售假行为已经有所收敛,从业者也终于明白,要想获得一幅作品的高端拍卖,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跟这件作品的真伪、价值有很大关系。所以,从业者要把自己的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市场的信誉问题是保证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之一,不论是收藏家还是拍卖机构,都应该为自己的作品终身负责,只有这样行业内才能够获得一个健康良性的循环。

本文刊于《艺术市场》2018年8月号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