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史密兹, “Lebensmittel,” 2006–10, c纸打印, 22 x 32”.
如果我说以前他曾是个警察,以这样的开场白纪念一位对生命无比热爱的伟大艺术家,不知是否合适。不妨这样想,这是一位友好的警察,他深谙秩序与组织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麦克·史密兹(Michael Schmidt)行事从不敷衍。如果你和他讨论图片,他的态度就会非常明确,慷慨大方地给出建议,给予支持。在他将作品示人时,他很清楚作品本身,但也承认,他也不确定需要对作品再做些什么,这种发现过程可能会花上数年的时间。他很清楚别人的作品是怎么回事,这也令他帮助了很多艺术家,尤其是70年代末当他在柏林创立了传奇色彩的摄影工作坊后。
从某种程度上讲,柏林当时还是一座地方性城市。很大程度上,他将图片和沉重的过去联系在一起,当时,柏林墙还在,这里就如一个死胡同一样。实际上他也说自己是在一个死胡同里工作。当被问到他能否在别处工作时,他回答道:“当然能,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做一些街角的黑白照片,没人喜欢,没人在意,这些作品甚至没有任何美学上的企图。然而他不是对空间没有感情,他只是不多愁善感,他对小世界清晰不含糊的视角,就如其他国家人所认为的那样,都是具有图像和肖像性质的。这些作品也也给别处的人们产生了灵感,尽管这些人并未生活在如此一个沉闷压抑之地。虽然他只是近些年在小范围内被认可,而不是被大众所接受(他本应享此殊荣),但他对一代又一代的德国摄影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今天看来,像是出自典型日尔曼人视角的那些描绘西德日常生活的作品,只是他摄影创作的一方面。环境发生了改变,他也人随境迁。原先敏感的注意力转向了更为本质的关注上:人生后期那些获得国际承认的作品,都是关于食物的(他的Lebensmittel系列,直译为“打算活着”),这些年我在他位于两德的工作室看过这一系列作品的各种形式和组合。他开始进行彩色摄影,稀稀落落,拍彩色图片的原因也和别人不同,比如说,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想突出包装的肉类的怪诞性:切下来就是小丑的脸。这样表现的效果令人咂舌:苹果会突然熠熠生辉,卷心菜却毫无神采。他幽默十足,绝不象那些图片看上去那般刻板。史密兹病了一年多,濒死之际,却依然保持着生的活力。
他知道时日不多了,直到去世前的几个星期还在工作,临终前出版了一本名为《自然》的书。这本书就如他的遗产一样:我不认为他信命,书中六十多张图片也意不在此。摄影师的双眼看着树木,花草,土地,一只牛,枝桠。他平静的视角是如此淡定,无意去寻求浪漫的安慰,在他自己和周围的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无法抵达的路程,这也令他的作品蕴含着牢固的逻辑条理性,全无任何表演夸张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