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艺术市场之一,在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联合出版的 2024 年度《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被反复提及。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了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艺术市场迎来了新时期。而回望过往,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执着的摆渡人,他们以梦为舟,以理想为帆,引领着艺术的航船穿越波涛,驶向那片更广阔的天地。
杨凯,便是这样的一位摆渡人,他的故事,是关于理想、热爱与奉献的篇章。曾几何时,杨凯也是一位怀揣文艺梦想的青年,心中充满了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2000 年代初,他以一颗纯粹之心,踏入了当代艺术收藏的世界。那时,市场尚未被浮躁与功利所染指,他所收藏的,不仅是周春芽等艺术家的作品,更是那个时代艺术的纯粹与真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艺术市场逐渐变得复杂多变,官本位**的国画、水墨画,以及被市场炒作的艺术作品,开始充斥其间。面对这样的现状,杨凯的内心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推动和传播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真正的艺术,理解艺术的内涵。
正是这份对艺术的热爱与责任感,驱使他创办了 99 艺术网、K 空间。这些平台不仅是他个人理想的体现,更是他为艺术界贡献力量的舞台。在这里,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推动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他的贡献如同艺术界的灯塔,照亮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之路,也为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尽管在这条道路上,杨凯和他的团队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因为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的成功,更是为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艺术藏家介绍
杨凯, 99艺术网、K空间创始人,衡昌烧坊艺术文创酒创始人。1994年创办西部画廊,07年更名为K空间画廊。03年创办中国西部艺术网,2006年更名为99艺术网。从事艺术品经营、收藏与投资30余年。2022年主编《从沙子堰到玉林西路》一书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多次策划国际艺术论坛:包括2010至2015年在北京发起并举办了六届《中国艺术品高峰论坛》国际论坛;2013年至2016年在上海发起并举办了四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参与策划、举办的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院、台湾关渡美术馆,K空间等机构策划、举办了《景像》、《再水墨》、《周春芽、方力钧双人展》、隋建国、毛旭辉、尹朝阳等几十场当代艺术大型群展览和当代艺术个展。
胡润百富· 杨凯专访
胡润百富: 疫情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影响,艺术收藏市场,作为文化和经济交织的领域,同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请问疫情前后艺术收藏市场经历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杨凯: 疫情是一个全球性灾难,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改变了我们对生命及生活方式的看法。这场灾难,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与自然共存的必要平衡。后疫情时代的艺术生态,促使收藏家重新审视艺术品收藏的商业价值之外的意义。后疫情时代,艺术市场和收藏更趋向理性,重视艺术品的学术和历史价值,而非仅仅是投资、赚钱。
图:杨凯主办策展《赛尔斯 :水中谜语》
胡润百富:尽管四川和重庆地区的艺术品收藏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众多民营美术馆和画廊的涌现,以及双年展等艺术活动的增多,西南川渝地区的艺术生态似乎日益繁荣。您对川渝地区未来艺术生态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川渝的艺术市场与全国其他地方的艺术市场如上海、北京相比有哪些区别?
杨凯: 川渝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上世纪80 年代初,伤痕美术和乡土绘画在此兴起。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和罗中立等川籍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思文革,他们强调人本主义,标志着文革时期以政治为服务主题的的“红光亮”艺术时代的终结,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变,关注中国底层人物的精神面貌。重启中国艺术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张晓刚、周春芽等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发展中学习西方的艺术经验的同时,又回到中国本土在地性的文化经验中去寻找、开创属于自己精神面貌的不同于西方既有的当代艺术。对中国艺术体系构建起到了重要作用。成都的沙子堰和玉林西路作为西南重要的前卫艺术文化阵地,见证了成都背后的文化生态,吸引了国内外艺术界人士,并推动了西南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
成都开启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上河美术馆,以及成都双年展,推动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北京和上海成为艺术中心,但2015年后,成都的艺术生态在经历短暂的沉寂后重新焕发生机,美术馆和双年展活跃,形成了良性闭环。成都以其独特魅力,悠闲冷静又前卫时尚,成为适合艺术野蛮生长的土壤。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香港后的中国第四个艺术中心,必将持续涌现一代又一代前卫艺术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创造不同于北京、上海、香港的艺术生态。
图:杨凯主办策展《虚空现形——隋建国》现场
胡润百富: 艺术品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在线画廊到数字艺术,从社交媒体推广到区块链认证,新媒体正在重塑艺术的生态。请问您认为,在线艺术品投资和网络拍卖如何影响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格局?
杨凯: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并在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大家对互联网的熟悉,它也在艺术行业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在线拍卖成为非常便利,传播手段灵活多样。尤其是抖音,它打通了二三线城市的用户,每天有几亿的活跃人数。这使得很多原本在传统圈子之外的人,也有了拥抱艺术和消费艺术的可能性。据我们的调研,在线拍卖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趋势。
我观察到,一些艺术品通过在线拍卖卖出了几百万的高价。这得益于专业人士利用技术手段,只要艺术品有出版记录,有专业机构的背书,大家就比较能够接受,交易也成为可能。此外,一些艺术周边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不贵,价格在几万元内的作品,也成为大众艺术消费的首选之一,这也是满足中国城市化发展中人们对品质生活方式需求的重要表现,也是推动艺术生态发展的一个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 AR、VR 等技术将使行业更加虚拟化,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更加真实和方便。网上交易肯定会成为全球化艺术品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能线下的交易会变得更加奢侈,而线上交易只要能够提供清晰、高清的解决方案,就能解决 90% 以上的问题。再加上专业机构的背书,我也相信艺术产业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具有前瞻性。
图:杨凯主办策展《张大力:逆行者》
胡润百富: 近几年来,收藏展、馆藏展、藏家展等词汇频频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新藏家进入艺术市场,也引发了业内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当下这样一个新的时期, 有着哪些新的收藏趋势?藏家对当代艺术品收藏有着什么样新的观念?
杨凯: 艺术收藏群体是前赴后继的必然趋势,每一代艺术家都带来其对社会、生命、情感、色彩和图像的独特理解,这使得艺术生态变得丰富多彩。从 50 年代到 00 后,不同年代的艺术家都在艺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动着艺术的多样化和创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90 后和 00 后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受到关注,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个性化,没有历史包袱,更加自由地表达自我。全球化和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媒体和新艺术形式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艺术生态。
收藏群体也在随之扩展,不限于之前的60、70、80 后,现在 90 后、00 后以及富二代、富三代也开始加入艺术收藏的行列。疫情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促使一些企业家开始关注并参与艺术品的收藏与消费,他们的收藏范围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延伸到在中国美术史具有历史贡献的艺术家作品。
此外,一些之前未涉足收藏领域的人也开始关注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使得艺术收藏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现在,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作品都有收藏者,企业家们也开始基于个人兴趣进行收藏,甚至建立美术馆,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生态的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显示了艺术生态的发展和丰富,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和收藏家都在为艺术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杨凯主办策展《刘可:欲望的结构》
胡润百富: 近几年来,收藏展、馆藏展、藏家展等词汇频频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新藏家进入艺术市场,也引发了业内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当下这样一个新的时期, 有着哪些新的收藏趋势?藏家对当代艺术品收藏有着什么样新的观念?
杨凯: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对艺术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市场对艺术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消费者不仅要消费国内的优秀艺术作品,也需要接触和消费西方的优秀艺术作品。因此,全球最优秀的画廊带着他们的艺术家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也丰富了中国的艺术生态。这些画廊的进入,填补了过去需要出国才能购买西方艺术品的空白,无论是拍卖市场还是艺术展览,都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西方艺术家。这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也丰富了中国市场的单一格局。
中国市场的丰富性不仅吸引了中国人,也吸引了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的人们。我认为,这种多元化的生态圈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世界需要中国的消费者,同时中国也需要世界的艺术。这样的艺术生态对艺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都需要重新认识全球丰富的艺术生态,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他们也需要有更专业的知识背景,开放的国际视野,以应对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美术史上、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将地区性的经验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