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青花五彩龙凤穿牡丹纹盘 款识: 大清康熙年制
说明:康熙五彩乃清瓷名品之一,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康熙硬彩(即五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色彩甚浓,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色彩深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凝,粉彩艳丽而逸……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的评价。观此盘,端庄周正,质细而色耀,釉备而画工,称之尽善尽美,实无愧色也。整器以青花五彩绘龙凤穿花纹饰,飞龙舞凤,构图繁密,盘心双圈内饰追龙赶凤,龙凤各二,四首相对,中间以牡丹花卉间隔开来;内壁亦绘有双龙双凤,周围填花卉,雍容华贵;盘外壁与内壁构图相似,绘双龙双凤。整体纹饰精美,花团锦簇,绚烂夺目;设色丰富,诸彩明快妍丽,与釉下青花相映成趣;加之所绘龙凤寓意吉祥,构图疏密得当,底书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识,系康熙青花五彩御窑之器。此件作品制于康熙中叶,属康熙御窑制作的成熟期,龙凤呈祥与牡丹的春意盎然充分展现出大清帝国的盛世即将开始。青花五彩龙凤穿牡丹盘在海内外重要公私收藏机构均有典藏,可谓一代名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深爱日本收藏家的青睐。香港徐氏艺术馆亦有同类藏品。
北京东正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2年5月11日举槌。
在过往的2011年春、秋两季拍卖会中,中国古董珍玩、古代沉香雕刻等专场成绩斐然,受到众买家追捧。春拍中中国古代象牙雕刻专场、中国古代犀角雕刻专场、中国古代生肖玉雕专场均创出白手套佳绩。宫廷专场物稀质精,春秋拍分别斩获1.9亿元、1.5亿元的佳绩,成交率也均在九成以上,获得业界一致好评,<清雍正青花折枝三多果浮雕莲瓣纹橄榄尊>以3450万元高价成交,<清乾隆御制白玉雕仿石榖文吉礼璧>、<清乾隆青花八吉祥双螭耳抱月瓶>也分别斩获千万成交价,2012年春拍北京东正将继续推出“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
清康熙 青花地绿龙赶珠纹盘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说明:此盘纹饰繁满,画工精细,线条流畅。盘外壁以青花为地,上用绿彩绘火焰腾龙纹与十字祥云纹,烈焰翻滚间,腾龙奔驰有力,盘心潜龙在天,龙身成“弓”形,身姿矫健,眼神犀利如锋,形态凶猛,极具康熙朝之威严霸气。其装饰方法系在成型胎上先用青花铺地并勾勒纹样的轮廓线后填色,形成绿龙青地的色泽效果。绿彩鲜艳明亮,青花浓淡不一,有水印痕,为康熙五色青花的典型色泽。康熙一朝此类铺宫瓷传世数量远不及雍正乾隆朝多,所见完美者极少,较为珍贵。参阅:《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Collection Baur 1999 161《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 2005Kangxi period, Qing DynastyD 32.3 cmRMB 1,300,000-1,500,000《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
清雍正 斗彩团龙纹罐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说明:此罐造形端正,坚实饱满。直口,溜肩,圆鼓腹,腹下渐收,罐底部内凹形成圈足。肩部上下绘绿彩如意云头纹两组,其间绘八吉祥纹,纹饰繁密。腹部绘黄、青、绿、紫五色团龙纹,间隔处绘仰覆宝相花纹相互呼应,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一周。全器色彩雅丽,绘制精细,釉面匀净滋润,斗彩色泽鲜艳,画意精美,为雍正斗彩之佳作,不为多见。此罐纹饰以龙纹为主题,上绘佛教八吉祥纹,团龙间又以佛教宝相花纹间隔,底饰佛教莲瓣纹,展现出皇帝崇尚佛教并以佛学来治理天下的内涵用意。徐氏艺术馆旧藏同款罐一件,见1995年香港出版图录《陶瓷•卷四》,图版138号,后于1996年11月3日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581号;另见Geraldine S. Violett旧藏与另家藏品合共一对,1990年5月30日于纽约苏富比拍卖,拍品179-180号;以及仇炎之旧藏一件,1981年5月19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551号,后再次于1996年4月30日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487号。参阅:《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THE BRITISH MUSEUM.LONDON》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81 Lot.229《千禧年清玩雅集收藏展》鸿禧美术馆 2000 P196A DOUCAI "DRAGON" JARYongzheng period, Qing DynastyH 18.6 cmRMB 1,500,000-1,600,000《千禧年清玩雅集收藏展》鸿禧美术馆。
7清雍正 仿木纹釉粉彩镂雕团龙捧寿龙纹六方笔筒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说明:清雍正款仿木纹釉粉彩镂雕盘龙捧寿纹笔筒,通体为六方亚腰形,内部通体施青白釉,造型典雅大方,存世量少,是宫中文房陈设上品。此件器物上部方折,为仿木纹釉六出几配青白釉镂雕蟠螭纹;中部是六面粉彩镂雕六条五爪团龙造型相类、颜色各异,腾云驾雾,象征帝王如飞龙在天。团龙捧寿纹周围饰粉彩人字地团花、蟠螭、寿字纹,底部折沿饰云纹和三角形山字纹;下部为亚腰仿木纹釉六出几配青白釉镂雕蟠螭纹;底足有六字三行青花小篆“大清雍正年制”款。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的最直接影响莫过于当时宫廷文化对西洋元素的吸纳和运用,康雍乾三朝来华的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之风深刻地与三代君主的精神生活产生互动,从而启导了清宫西洋风的盛行。本品在造型上,亦借鉴和运用欧洲多重棱角外观与对称设计,无不彰显出浓厚的欧洲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也与当时宫中来自西洋国家贡品——西洋座钟和音乐盒的外围装饰如出一辙。口沿及底座的木纹釉也是本器一大特色。雍正时期出现的仿生釉开乾隆仿生瓷之先河,其中,仿木釉尤其技高一筹,契合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清雍正至乾隆时期似乎非常风行仿木纹釉瓷器,传世雍正瓷带仿木纹釉的器物大多为文房用品,而且多用于点缀效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瓷笔筒,中央以墨彩绘山水图纹,上下沿饰几可以假乱真的仿木纹釉。据记载,旧金山美术馆也有一件馆藏的雍正款连座镂空瓷笔筒,底座也施类似木纹釉。本品造型新奇别致,尊贵典雅,装饰妍丽繁缛,造型层次丰富,釉彩妍美多姿,相互辉映,各见其妙,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其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参阅:《LA CERAMIQUE CHINOISE》P305AMASSIVE AND RARE FAMILLE-ROSE "GRAGON" BRVSHPOTYongzheng period, Qing DynastyD 19 cmRMB 1,000,000-1,200,000《LA CERAMIQUE CHINOISE》P305《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 。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教子升天”云龙玉壶春瓶
说明:青花者,贵也;釉里红者,尊也;两者皆人所欲,然兼得甚难矣。青花釉里红始见于元代,其制作工艺繁杂复而苛刻,故明永宣后少有成器者。至康熙时,釉里红呈色渐趋稳定,厥青花釉里红之烧造亦见成熟,已可表现大幅山川景象与人物故事场面。雍正时,青花釉里红器愈显炉火纯青,层次分明,不见浑浊、浸漫,成一王之神貌,尤开一代风气之先河。乾隆朝,青花釉里红烧制更见随心,题材丰足,构图繁复,且画工求精求细,甚得后人称誉。此件乾隆制青花釉里红玉壶春瓶,满彩满工,整器纹饰以青花绘云纹为之,又以釉里红绘主题“苍龙教子”图,色泽明而不媚,妍而不娇,画面气格淡逸、穆穆生韵。玉壶春瓶形制端雅,撇口束颈,腹身浑圆,下承外撇圈足,鲜艳的釉里红苍龙纹与红蝠穿行云间,红蓝拼逗,相映成趣。图案画法借鉴了清代顺治时期经常使用的“云龙三现”的表现形式,龙身只露出三段,其它部分被浮云遮掩,故称“一身三现”,确有“云从龙”之感。此种斑片云纹,康熙时亦常用,到乾隆时期画面更加写实。酌其用笔,勾皴点染无一不足,臻乎化境矣。此件玉壶春瓶,青花、釉里红两者并胜,用笔卓尔不群,意境渊雅恬淡,兹盖世之佳作也。此器无款制作于乾隆登基治世初期,以体现为君不忘父训之意,大彰孝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已矣。”有诗云:“教子成龙可治世,不忘父训守三年”。
清乾隆 青花鱼龙变化高足盘 款识: 大清乾隆年制
说明:浅盘,直壁,盘心平坦,下承以喇叭状中空高足。足端留一道宽涩边。盘内光素,格调高雅,口沿外饰贯套纹,高足绘鱼龙变化纹样,一条五爪祥龙昂首盘旋于海天之间,一条鲤鱼甩尾跃出水面与之呼应,其间衬以火云纹,颇有气吞河山之势。“鱼化龙”又称“鲤鱼跳龙门”,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据《三秦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见春季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来赴之。一岁中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故此纹样又寓意金榜题名,时来运转。此器造型创于康熙时期,系在明朝高足豆和高足碗的造型基础上,借鉴商、周时期青铜豆形制组合而成。该盘造型规整,胎骨坚硬,釉质润泽,构图疏密有致,青花深翠略有晕散。绘工精细,浓淡有致,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仅以青花一种色料,充分表现出远近疏密,使青花如五彩般缤纷,充分表现出乾隆御窑瓷器的美学风范。此类纹饰常见康熙早期御制于青花鱼化龙折沿洗之上。至乾隆朝才被沿用于仿青铜器的高足盘之中。此类高足盘应为宫廷御用供器。品相如此盘之出众者不为多见。参阅:《苏州博物馆藏-瓷器》文物出版社 2009 P175A BLUE AND WHITE STEMBOWL,QIANLONG SEALMARK AND PERIOD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D:22.8 cmRMB 350,000-400,000《苏州博物馆藏-瓷器》文物出版社。
清道光 青花云龙纹碗(一对) 款识: 立本堂置
来源: 苏富比香港 1987年11月25日 Lot.89说明:全器满绘青花纹饰,口沿及足墙饰以双圈青花弦纹,碗壁主体绘行龙穿云纹。三首尾相接,追逐嬉戏,极富动感。苍龙双目圆睁,须发横飞,竖角张吻,五爪如轮,肢体矫健,遒劲有力,周身环以壬字祥云,腾云驾雾,威仪不凡。道光一朝前后29年,青花器具用国产青料,发色幽菁浓丽,且笔触细腻,绘制精细,丝丝入扣,生动鲜活。底书“立本堂制”四字方章款,是道光时期圆明园中的堂名款。此对道光青花云龙碗造型考究,制器严谨,胎釉结合紧密,青花稳定深沉,绘制纹样精巧工丽,所绘龙纹直追嘉靖、万曆之作。此碗传世仅见,为道光时期宫廷为立本堂定制的器物。保存至今,宛如库出。属道光御窑中不可多得的佳作。A PAIR OF BLUE AND WHITE"DRAGON" BOWLSDaoguang period, Qing DynastyD 15.5 cmRMB 500,000-600,000苏富比香港 1987年11月25日。
清康熙 沧门制田黄龙凤纹对章
说明:有郑洛英《无题》诗可证:“别有连城价,此石名田黄”。此龙凤对章为中坂所产田黄,共重128克,呈色黄金黄,质感凝润细洁,肌理隐含细密的罗卜纹,所具包浆亮丽古旧非历百年而不可为之。方章圆雕龙凤钮,顾盼留连、神态各异,肌骨丰腴圆润,充满了勃勃生机,恰如其分的展现出帝王之石因有的高贵之气,实可谓技法纯熟,雕艺精湛。边刻“沧门”二字,运刀遒劲老辣,字迹娟秀清晰,当为康熙时期极为难得的田黄对章。董沧门,清康熙年间侯官人。精制砚,亦擅雕钮、制印。其雕刻艺术深为黄任所赏识,曾被黄任聘于府中制钮多年,其作品传世者甚少。
清乾隆 白玉雕龙纹如意
说明:此件玉如意以整块和阗白玉雕琢而成,体量较大,如意首为灵芝型,边缘起线随形而就。内中浅浮雕云龙纹,龙作正面像,居于中心,穿梭于祥云之间,龙须飘逸,神态威严,身形矫健,呼之欲出。柄部居中位置穹起之处正面浮雕宝珠纹。柄尾部浅浮雕作蝙蝠纹,柄尾刻玉环,飘洒肆意。如意,梵语阿那律。初随佛教传入中土,与中国之搔杖相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因如人之意,得方便法门,故而得名。魏晋清谈,尝持以指划。后因其名称吉祥,渐而演绎成雅玩馈赏之器。此器玉质莹润,造型优美,体态舒展,抛光极为精到,起承转合,宛转流畅。乾隆皇帝对玉的喜爱程度尤甚,乾隆时期是中国玉制史上的全盛时期,此件玉如意装饰内容吉祥、寓意美好,用料珍贵,雕琢精湛,是乾隆时期玉器的代表佳作,弥足珍罕。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篇-清(8)》紫禁城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1。
清乾隆 白玉雕同心比翼佩
说明:此器取材白玉,用料珍贵,玉质纯净洁白,温润无瑕。左右端对称透雕双凤纹,一双立凤面面相对,凤姿亭立,神情高贵,体态优美,凤鸟身上用浅浮雕刻画羽翼,细节纹饰。此件玉牌用料讲究,雕琢精细,清雅高贵,内容富贵吉祥,以对凤寓意“同心比翼”,可用于婚庆祝福之场合。整器极具古韵,又具精美雕刻之意,是件不可多得的玉制佳作。
清乾隆 白玉雕福寿纹插屏
说明:此件取材整块白玉雕琢而成,下承红木嵌象牙座,亦木质优良,镂空精细。屏心为圆形,玉质温润光洁,质感凝厚古雅。插屏双面均有雕工,整体运用高浮雕技法雕刻山水、人物、楼台亭阁、古树苍松等图案,顶部高山行云,于前屏统一,庭院内太湖石、围墙、台阁等园林建筑,涌现眼前。屏中所雕人物神形各异,或捧花、或负物、或回首、或前行,整幅画面内容丰满,构图布局要妙,刚柔相济,虚实相合,层次感强。所雕花卉山石,亦是技法巧妙,或叶姿秀美,亭亭玉立,或挺拔隽秀,生动逼真。清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对玉器的喜爱,玉市一派欣欣向荣,清代造玉工艺达到顶峰。此器玉质莹润细洁,白如割脂,所雕山水人物、树木花石构图如画,层次分明,构图疏密得当,清新古雅,刻划细腻精致,线条清晰利落,雕琢技艺高超,工艺细致生动,刀法细劲遒婉,且以镂空精细考究的红木底座承之,尤显珍贵,当为一件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所为的精细高品级之陈设品。
清乾隆 白玉雕御制诗文碗 款识:乾隆年制
说明:此玉碗取材整块羊脂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玉色清润温和,微微透光,质地细腻通透,温润晶莹。玉碗薄胎,撇口,深腹,圈足。造型简洁规整,光素平滑,雅致高贵,口沿处刻绘二周双弦线纹,内浅刻如意纹,刀工严谨,细如发丝。外壁周身以工整小楷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大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余,敲吟兴无竭。乾隆丙寅小春御题。后钤“乾”、“隆”方圆印章各一枚。”。器底心阴刻四字二行楷书款“乾隆年制”。玉碗器形饱满,线形柔畅,打磨精到,抛光细腻,通体呈凝油脂光泽。外壁诗文以刀代笔,笔笔劲挺,走刀流畅。整器质优艺佳,返璞归真的纯净中又包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实为清代制玉艺术中的精品。
清代玉器雕制
清代玉器雕制,首开中国玉雕史上气势磅礴的大型玉作之先河。所谓大型玉作,不仅整件玉作集合了成百上千的能工巧匠的精技巧思,代表着皇室的权势财力,又配合着民间的巧匠慧思,而可堪为材的大件玉料更是可遇不可求。乾隆前期,因玉路阻塞、玉材匮乏,使得清代宫廷玉器经历了缓慢成长的时期。在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玉路畅通、玉贡不绝,私采私运亦日益猖獗。玉料充足为清玉的鼎盛期奠定了物质基础。每年玉贡四千斤,特贡无计,正所谓“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作正赋输皇州。”而位于叶尔羌西南部的密勒塔山,所产玉料较大,多绺纹,以青玉居多,间有青碧色,谓之“宝盖玉”。堪称中国第一玉雕的“大禹治水图”山子即以此玉琢制。其色青灰,质地致密,光泽古拙大气。
清乾隆 白玉雕兽面纹葵口洗 款识:乾隆年制
说明:此器整体呈长圆形,葵口,整体雕成多曲葵瓣形,通体浮雕花卉纹饰,上配紫檀木嵌银丝器盖,盖顶配南红玛瑙钮,器底下有四支足,造型纤巧雅致。该洗以一整块籽玉雕琢而成,玉料好,器体大,玉色白中微泛青,光泽柔和,极为珍贵难得。该玉洗造型体现了典型的痕都斯坦玉器风格,整体打磨光滑,壁薄可透光,体现出高超的制玉水平。清乾隆年间,玉器制作达到繁荣顶峰。乾隆皇帝对痕都斯坦玉器尤为欣赏,他曾有“西昆率产玉,良匠出痕都”之赞,其咏玉诗文中,有多首是专为颂咏“痕器”而作。此件玉器制作精致,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乾隆年间的高超制玉工艺,为清中期宫廷玉器精品,更为清代制玉巅峰时期的经典代表作品。
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来源:M.C.Wang旧藏仇焱之旧藏说明:洗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宛如豇豆之红色,这是清代康熙晚期景德镇新创的一种红釉品种,又有美人醉(霁)、桃花片、娃娃脸等名称。《饮流斋说瓷》中称“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小件器物,以文房用具为主。豇豆红釉烧造难度很大,专供宫廷御用,因此极为珍稀。此器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俊秀,布局疏朗。此镗锣洗无论从造型、品相、发色均堪称同类器形中的上品。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豆红者品相悬殊, 且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可见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