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仪式大艺博组委会与获奖艺术家合影
由广州华艺文化有限公司和大学生艺术网主办的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于2012年12月13日在广州保利世贸中心博览馆隆重开幕。本次大艺博展出了由十大美院领衔的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60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2000余件作品,以其规模之大、辐射范围之广为2012年青年艺术热潮做了圆满的收尾。大艺博邀请到著名油画家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担任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与各大美院院长组成了评审组委会评选出30位青年艺术家,在开幕式上为他们颁发青年艺术奖与每人一万元的奖金。开幕现场也能看到青年艺术支持者、赞助人的身影,如泰康人寿总裁陈东升、画廊协会会长程昕东等。
构建良性的中产阶级市场
广州华艺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李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艺博的目标是为构建良性的城市中产阶级市场做出贡献。所以本次艺博会以两万左右的平价作品为主,以中产家庭可以承受的价格打动更大的参观人群。但是,李峰强调,平价并不等同于甩卖,由于大艺博的作品大都源于大学生的毕业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首次进入市场,起步较低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作品未来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是具有收藏价值的。他认为大学生由于对市场不了解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在作品定价方面普遍偏高,接收市场检验的低姿态才是毕业生们应该持有的,而他们作为拥有丰富市场经验的专业机构需要在价格方面加以把控。“大学生的作品价格过高实际上不是好的现象,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市场……我们要做的是让作品价格有稳步提升的空间而不是让高价成为偶然的现象。”并且在李峰看来,对于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说,作品受到他人的喜欢与认可,能够销售出去更为重要,也有助于青年艺术家自信心的建立。因为既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展示作品与试水市场的平台,也能够提高城市家庭的生活品质,李峰称大艺博为“艺术正能量”。
靳尚谊同样认为市场的建立需要过程:“西方用几百年时间建立的艺术市场中国只用了三十年,结果不可能好。严格的说我们的艺术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时间逐步走向成熟。”
销售大大超出预期
艺博会的商业性质让成交量成为其品牌建立最为重要的保障,而李峰坦言,作为主办方的华艺文化已经做好了“三年内不盈利”的准备。对画廊经营与拍卖等有着丰富经验的他们知道市场的建立需要培育的时间过程,所以首届大艺博也是以原有的客户资源作为保障。但以当天大艺博的现场成交量来看,“大大地超出了预期”,甚至出现了两位买家争购同一件全场最贵雕塑(60万)的场景。
“年轻艺术家是否应该过早介入市场”这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再次被媒体问起,潘公凯先生对此的回答是:“年轻人总归要进入市场,这是他们成为一个成熟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何况中国已经成为艺术品交易量最大的国家,市场是大家都无法刻意回避的。但在‘卖得掉’还是‘学术好’的选择题上,还是要由学生自己靠定力来把握。刻意确定的是艺术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始终是学术。”
“整体效果不错,细节存在问题”
首届举办的大艺博没有任何的先例,所以也有一些问题存在。组委会在半年的时间内需要对近3万件的作品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终参展的2000件作品。其间需要不断与参展艺术家进行沟通,但确定展出作品的过程还是充满了变数。在李峰看来,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于2000件作品都是在12月12日一天的时间内由组委会招募的志愿者们在一万余平米的场地内布置完成的,虽然布展方案经过反复修改,仍存在着仅以画种区分,观感较为松散无逻辑的问题存在。由于以中产阶级家庭的消费审美为主导,本次大艺博的作品也局限于国、油、版、雕的传统门类,装置、多媒体作品数量极少。但李峰也表示,今后每年的大艺博都会为学术性的、实验性的艺术作品留出空间,慢慢地建立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共存的大艺博品牌。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潘公凯在大艺博现场
靳尚谊仔细观看大艺博作品
靳尚谊接受媒体群访
“以物易物”艺术家现场为观众画肖像
中央美术学院 苏凌志 《浴女》
鲁迅美术学院 王立伟 《或说无我或说空之二》
湖北美术学院 马晓坤 《春和景明》
中央美术学院 张亮《甲壳虫》局部
大艺博现场
大艺博现场
大艺博现场
大艺博现场
大艺博现场
大艺博现场
【编辑:郭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