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玻璃艺术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无论从各大院校的玻璃专业设置的重视程度还是玻璃艺术在公众中的推广,都亟待提升,作为国内玻璃艺术界的先行实践者,李锋早在八十年代就关注玻璃艺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2002年李锋在南浔创立琉璃庄园艺术工作室,并通过他个人多年的收藏基础上建立了琉璃博物馆,馆藏上至春秋战国,汉唐明清,近至现当代,藏品之丰富,可以完整看到玻璃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2006年李锋创立“归来书院”通过撰写多部专著推广玻璃艺术。2012年,李锋正式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当代玻璃艺术中心主任,同时琉璃庄园艺术工作室也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实习基地向美术学院的师生开放,让更多艺术家及学生系统的了解玻璃艺术进行实践。他通过近20年的努力使国内玻璃艺术与技术追上了欧美顶尖水平,同时他的创作兼具东方性的当代语言,贯穿了传统与当代的表达,本次个展也让人们从其作品规模与质量上了解到中国玻璃艺术的当代顶尖水准。
李锋
2014年10月17日,“观•境——李锋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浙江美术馆和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当代玻璃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归来书院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26日。开幕式于10月17日上午10点举行,当天下午还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活跃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界、玻璃艺术教育界、设计界的艺术家、学者、设计师共同参与,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在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经过长期的实践,思想的积淀,李锋的练手洗心在他的作品中绽开。李锋的作品分两类。一类是人体、人像,这类作品要求有较好的塑功,让人体互相穿越、揳入、拼合、组织,形成一种舞者的挣扎与律动;或者在写真的人体、人像上猝不及防地开一个口,戳一个洞,引来肉身的诸多纠结。另一类是在玻体的内部烧冶出诸多变化,或如假山溶洞,盘生错结;或如烟云山水,翻卷风散。前一类重在手的塑功,后一类妙在冶烧的营造。如此塑功烧造,均力求发掘玻璃的透性,在虚虚实实之间,将我们的观看,截留在一段可视的载体之中。这个载体无中生有,虚中孕实,盘绕翻飞,断续冥通,正可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李锋的玻艺,银色素妆,仿佛视觉成像之前的原境,让人们感怀景生意发的生机幽微。多少烧造的瞬间已成追忆,那冷凝如冰,既有庄生晓梦的惘然,又有沧海月明的心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玻璃的生命在透与不透之间。李锋在意的是透之后却隐而不露的境象,那远远近近,虚虚实实,直若一弦歌、一溪云。这是李锋真正孤心独诣所营造着的归来之境。
展览现场
作为国内首次大型玻璃艺术家个人作品展,“观•境——李锋艺术展”以个案的方式呈现中国玻璃艺术家成长历程。“观”即为观望、审视,“境”即为形而上的境界,亦为形而下的终极。“观•境”即指内在反思和外在注视。以“观”显“境”,折射出中国玻璃艺术的现状。主要展出作品有倍受期待的《盲境》、《浮》等,包括首次面世的六十件玻璃艺术作品、两件玻璃装置作品、以及架上绘画、 摄影等共计百余件艺术家近作。展览分为“人物”、“山石”、“抽象山石”、“器皿”四个系列,诠释李锋历时十年的玻璃艺术创作经历,折射中国玻璃艺术未来的发展脉痕。
展览现场
从玻璃研习者到玻璃艺术创作者,二十多年来李锋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创作经验,创建了中国本土玻璃文化企业,与国内玻璃艺术家们共同带领、并参与推动了中国玻璃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十年前,李锋开始作为玻璃艺术家对玻璃艺术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他专注于“审美的技术性”和“技术的审美性”的创作观念,提倡以技术为审美的对象前提,从人与自然、山石,到传统器物,试图探寻出东方之于玻璃艺术的独特审美与表达的创作方向。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