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世界几乎有3000位艺术家的作品首次登陆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他们是艺术市场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市场状况是判断整个大盘的重要维度。《artprice》网站近期便对2007年当代艺术拍卖市场上的新生力量进行了盘点,推出了新生力量前50名榜单,中国艺术家的表现格外抢眼。
榜单上排第一位的是俄罗斯艺术家依维奎尼.库巴洛夫(Evqeny Chubarov)。2007年2月15号,库巴洛夫作品首次登陆拍卖场。这件大尺寸绘画作品是其1992年所作,1999年被画廊所收购,并于2004年在博物馆参加展览,最终在伦敦苏富比俄罗斯当代艺术专场上以24万英镑成交,远远超出4万至6万英镑的预估价。而六个月以后,库巴洛夫类似的作品出现伦敦菲利普拍卖中,竟取得了60万英镑的成交额。在2007年内,库巴洛夫共有4件作品在拍卖场上交易成功,创造了89.26万欧元的总成交额,坐上了新生力量的头把交椅。
在这份榜单中,我们惊奇的发现,中国的艺术家有21名跻身其中,几乎占了整个榜单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中东艺术家和俄罗斯艺术家也有良好的表现。相反,那些中心市场国家中的艺术家在这份榜单中却难觅踪影。
客观上,中国艺术家中新生力量的集体爆发,提高了拍卖市场中的进场标准。2000年,在这份榜单中,排名最后的艺术家的拍卖成交额为1.2万欧元,而7年以后,这一价格飙升至4.9万欧元。这一数字的变化,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了世界艺术市场在这7年来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领衔的新兴市场,在世界艺术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俄罗斯,中东的财富拥有者,近年来开始热衷于参与到当代艺术市场的游戏中。对于这些国家而言,本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现代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呈现"文化遗产"化的趋势。那些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贵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更多的体现的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他们通过投资和收藏当代艺术,表现出与他们的父辈们不一样的趣味和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建构。
尽管如此,对于中国新生力量如此杰出的表现,我们却很难做出具体的原因的解释。中国艺术家新生力量的集体爆发,也许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国内艺术品市场特别是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崛起。高端中国艺术家的杰出表现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兴起,这些新入场者因此也受益匪浅,但是,中国拍卖市场的体制不健全使我们只能对这些新生力量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在欧美的艺术生态中,艺术家的作品最终能够进入拍卖市场,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其中需要经过画廊,美术馆,批评家的层层筛选和推广,才能在二级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受众群,这一过程要经过特别漫长的时间。与此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似乎缺乏相应的过程,机构或者个人因投机的目的,趁着国内当代艺术兴起的东风,早早的把艺术家推向拍卖场并通过价格炒作赢利的做法,似乎成为未经证实的潜规则。如果这样的做法成为普遍的共识,无论对于这些新入场的艺术家还是对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无疑于饮鸠止渴,最终将破坏行业的公信力而满盘皆输。
所以,对于这一份榜单,我们只能表示谨慎的乐观。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学术体制的支撑,如果没有一个行业公信力的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任何成绩,都会像这一份榜单一样,让人惊喜之余不免会发出疑问:这是真的吗?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