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2:30分,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时代,印象》中国当代雕塑交流邀请展展前的商讨准备工作在成都市的金牛山庄举行。策展人阎城,著名批评家兼学术主持陈默,及钱斯华,沈允庆,谭正,赵莉,刘春尧等参展艺术家出席了现场。
本次展览由广东省文化产业促进会,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雕塑学院共同承办。旨在加强中国当代雕塑的地域性交流,然后对其发展现况作地域性的文献整理,并通过研讨发现中国当代雕塑发展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谭云为本次展览总监,孙振华,王林,陈默为学术主持,著名批评家杨小彦,鲁红,王璜生,吕澎等应邀组成学术委员会。参展的雕塑家2000年以来在学术和创作中表现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分别来自四川,重庆,广东的各12位代表,共100多件作品。他们是陈克,陈晓阳,唐颂武,杨学军,师进滇,廖海英,何磊,郑黎黎,焦兴涛,李占洋,唐勇等。
交流会在露天茶座,大家在一起很放松,讨论进行的很活跃,也很自然。阎城在谈到本次展览主题时说:“作为整体区域性,这对中国当代雕塑界的深度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形式。能挖掘深层次关于雕塑的问题,很有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代雕塑区域性发展已经很快了。邀请的雕塑家在区域乃至全国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想对雕塑的收藏做进一步探索。雕塑市场的运作模式有一定特殊性,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为复制性,我们需要一定的标准:其二是雕塑展览太少,自身的学术价值未被提出和认可,文化含量也很少:其三,收藏家和公众的关注和了解太少。我们想通过三个地方的雕塑形成不同的地域差异性,来体现和证明它的价值。”
陈默发言说:“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失声’与缺席,是很不正常的。雕塑在今天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有太多的可能,例如另类雕塑家姜杰,展望,向京,隋建国等的市场属性就格外好。雕塑在80年代营养过度,机会过度,导致后来的投机过度,有的雕塑家后来直接进入工程项目。应该出来的没出来,应该有反映的没反映。我们要问为什么?!我们要找机会推动当代雕塑的发展,成都这方面的资源积压就很严重。这次我们不要做成聚会,而是通过此次展览,通过批评家把这把火烧起来,烧好烧旺,让更多的艺术家走出来,乃至推动全国的雕塑界的发展。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或继续。我们的艺术家不仅要研究自己的作品,同时要研究当代艺术新的发展趋势。在创造作品时尽可能有突破性。这也许会冒点险,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它能把力度和形式感发挥出来。”
艺术家们在谈话过程还谈及了四川,重庆,广东三地的资源对比,成都的收藏市场,以及资本等问题。在后来的晚宴上,展览总监谭云谈到:“不光雕塑,整个文化都同地域性有关。走出去就是为了别人往这看,西安,西北等地就不被关注,因为几乎不能看了。雕塑实际上在中国只有四川能称得上品牌,比如我们没听说过北京雕塑,上海雕塑,广东雕塑等。以后的发展就要看我们今天怎么做了,不同的时代说不同的话,现在我们要做出新的内容,新的价值,新的观念。我们首先要有意识,思考问题的高度才能不一样。我们要把能挖掘的资源都挖掘出来,艺术就是要去影响。”
此次展览将于2008年5月16日至25日在深圳市汉玉股份有限公司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展出。我们期待它的成功。
【编辑: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