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豫华
《兵蚁撼天图》二 46×136cm 水墨 1999年
最近,来自北京的青年画家刘豫华即将在上海东方假日田园举办其在华东地区的首个“蚂蚁画作”,借此推广自己的“蚁画”和蚂蚁艺术流等当代艺术理念和行为艺术。笔者有幸与他有了接触和了解,从与他的交流中,笔者感悟到,刘豫华的艺术之路一路走来,除了艰辛,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绘画保钓第一人”
9月11日,当日本政府与日本栗原家族签订所谓的《购岛合同》,完成了对钓鱼岛所谓的“国有化”后,引起了包括海内外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保钓运动此起彼伏。在这其中,有一位青年以他的画笔为武器,通过创作绘画作品这一理性爱国方式来表达对日本政府强占中国神圣领土的强烈不满。他的“保钓”画上传到自己博客的当天,其网络点击量就达到了几万人次,还被无数网民和网络媒体转载,成就了其“绘画保钓第一人”的美誉。
刘豫华的绘画才艺让人刮目相看。《蚂蚁赞歌》这幅作品是刘豫华的经典之作,创作这幅作品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他借用书法中的榜书写法,将草书线条与蚂蚁的结构进行整合,重气势、重神韵、重内涵,轻细节、轻墨色,以大写意的方式完成创作。作品舒展、大气、凝练、荡气回肠。在物象、意境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蚂蚁赞歌》所诠释的那种“穷玄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的意境更是让人看后惊心动魄。
懂得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写意高于工笔,抽象高于写意。而他的画作就是这一断语的最佳诠释。刘豫华笔下的蚂蚁被高度抽象化了,司空见惯的小动物被赋予了“神性”。
画蚁之路
刘豫华从小酷爱绘画,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蚂蚁成了小豫华的好伙伴。长大后当了兵,他眼中井然有序的军营生活就如同蚂蚁的世界一样,有着团结、奉献的精神,有着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这激发了刘豫华选择以蚂蚁为主要描绘对象进行创作的热情,从此开始了他的画蚁之路。
刘豫华以书法入画法,能在一张八尺整宣上画一只硕大无比的蚂蚁,犹如别人笔下的狮子、老虎般的威猛与雄壮,这是对传统绘画的历史性挑战和大众视觉经验的大胆颠覆。刘豫华的《蚂蚁赞歌》水墨蚁画将微小巨大化,使“巨大”成为抽象的表现元素之一,将小小蚂蚁的正面相竟如此巨大地逼满画幅。
当然,刘豫华也有世俗表达的一面。他看到一只蚂蚁微不足道,但是当蚂蚁结群出穴时,却好似千军万马的征战,于是便应运而生了《兵蚁撼天图》系列画作,铺天盖地的兵蚁出动也是一种现实主义主流意识的自然反应。
刘豫华不仅画水墨写意的“蚁画”,他还创作了不少抽象的“蚁画”油画,而这些油画作品进一步诠释了他在绘画理念和技法理念上创新的观点和看法,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刘豫华认为,画家在创作时必然在心中有所想。当把流彩和炸彩当图形看是抽象,把它当作流彩和炸彩本身看就是具象。小蚂蚁是具体的,甚至是工笔的。这种工笔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笔,它繁复地出现就成为了当代性的符号,整合在一起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凝聚的精神。
而在技法理念的创新上,刘豫华又试图把抽象、表现、具象、符号、中国的韵等融进去,却又因相互交融而呈现模糊化,但精神指向却是同一的,画面也是和谐的。刘豫华特别强调:蚂蚁全世界都有,我借用蚂蚁的“国际居民”身份体现的却是中国画家的气质。
创新永无止境
刘豫华正如一只蚂蚁,深知“此蚁”之快乐,因此在艺术的创新上乐此不彼。
刘豫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拿“蚂蚁”做文章,在早期作品中有从结构入手的,也有从笔墨传统样式入手的,再到变形、意象、抽象,还有水墨、油彩和非架上。刘豫华一直在努力追求有当代新面貌的表达方式。
刘豫华不仅关心绘画艺术的创新,他更关注与艺术休戚相关的现实、人、社会等命题。于是,他的艺术创新也从绘画领域走进了当代艺术领域,表现的道具也从宣纸、油布向影像、装置、物品等非架上方向发展,有时一块石头、一只苹果,甚至一根香烟都可以作为他艺术创作的道具。
最近他有一个创作,叫《只好靠近你》。一只蚂蚁在香烟上走,走到了燃烧着的香烟的尽头,无奈只好返回。随着香烟的燃近,蚂蚁只得走入人的手掌。看到这件作品后,观众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这一貌似很小、很不起眼的意境,恰恰表达了现实世界里可怕的大主题——人类为了自己无尽的贪欲,导致所有生物陷入了一个共同的生活窘境,或者说是绝境。从刘豫华的非架上创新之作让我们看到,艺术不仅要看着美,艺术还要给人以启发思考,给人以一种情绪和想象,这应当是当代艺术前进的方向,因为它拓宽了美的空间和领域。
刘豫华,就像一只走在永无止境的艺术创新之路上的“蚂蚁”,以“勇敢、勤劳、智慧、勇于献身”的蚂蚁精神,不断为我们贡献出一个又一个“骇世之作”。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