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狄更斯、勃朗特和艾略特如何影响了梵高的艺术理念?

来源: 2019-04-17

梵高名作《罗讷河上的星夜》。它参考了法国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图片来源:Hervé Lewandowski/RMN-Grand Palais
梵高名作《罗讷河上的星夜》。它参考了法国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图片来源:Hervé Lewandowski/RMN-Grand Palais

文森特·梵高的作品《罗讷河上的星夜》目前正在不列颠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展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幅画作可谓是回老家了。这种说法也许听起来像是一厢情愿。毕竟,这幅已经在巴黎展出了半个世纪的名画上尽是地中海的色彩,我们的画家本人称这些色彩为“海蓝宝石色(aquamarine)”“品蓝色(royal blue)”和“黄褐金色(russet gold)”,它们与朦胧而色调平淡的泰晤士河——它正好流经位于伦敦米尔班克的不列颠泰特美术馆——一点儿也不沾边。但今年春季这场名为“梵高与英国(Van Gogh and Britain)”的展览有着别具一格的举办理念:组织方认为,这位荷兰画家的艺术基础,以及他的眼界和智慧并非来源于法国南部,亦与他在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经历无甚关联,他的这些修养全是拜伦敦所赐,因为他年轻时曾在这个城市度过三年时光(1873-1876),这段时光对他的人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个看法不无道理:梵高的《罗讷河上的星夜》完成于1888年,两年后,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如果认真欣赏这幅画,你也许会发现,除了拥有一种迷幻诡谲的美之外,它还与一幅小型黑白雕刻版画有着相似之处,梵高十余年前在伦敦生活时第一次接触到了这幅版画。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从威斯敏斯特桥的角度展示了伦敦的风景,梵高对这些景物相当熟悉,当时他住在城郊,供职于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担任办公室助理,画中描绘的正是他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吸引梵高的并不是多雷画作中富丽堂皇的威斯敏斯特宫,而是那些在河对岸的煤油灯光中若隐若现的常规景观。十五年后,梵高把这种现代技法带给他的震撼转化到了《罗讷河上的星夜》中,画中阿尔勒(法国东南部城市)繁复的街灯和闪耀的星星交相辉映,点亮了夜空。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泰晤士河之夜》 图片来源: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梵高与英国文化之间的联系还可以继续深挖。泰特美术展的主策展人卡罗尔·雅可比(Carol Jacobi)表示,这位荷兰画家“是一位特别具有文学素养的艺术家,在伦敦生活期间,他读过的书和见到的风景对其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梵高在家书中高频率地提到了自己在英国期间读过的经典书目,包括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查尔斯·狄更斯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乔治·艾略特则紧随其后。眼尖的艺术史学家指出,梵高笔下罗讷河的夜空正是狄更斯《艰难时世》里描绘过的场景:男二号史蒂芬·布拉克普尔平躺着凝视星空,为自己的艰难生活和即将到来的死亡而发愁。

梵高喜欢狄更斯和艾略特那种描写生活细节的方式,他们总能升华朴素的生活,使其变得熠熠生辉。社会现实主义作品在人们印象中是沉重的,但他们却用这类作品来歌颂崇高的道德。几年后,梵高逐渐学会在以旧鞋子、恣意生长的向日葵和吃土豆的农民为主角的画作中倾注强烈的情感。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把狄更斯和那些画家笔下的日常生活通过我的画笔表现出来。”

他提到的“那些画家”指的并不是那些著名的艺术大师,而是某种新型画作的作者,他当时在伦敦供职的古皮尔公司(Goupil & Co)就负责这类艺术品的买卖。1873年的伦敦凭借蒸蒸日上的文坛、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巨大的国际市场,正在把自己打造为世界平面艺术的中心,梵高正是在这个节点来到了这座城市。包括卢克·菲尔德斯和休伯特·凡·赫科默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都跟古斯塔夫·多雷一样,开始大胆地运用光影对比来描绘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肌理。他们从不画温和的圣母玛利亚或是威风凛凛的将军,而是把目光聚焦在等待酒吧开门的男男女女、疲累地推着车的街道清洁工,和纽盖特监狱里被勒令绕圈行走的犯人身上。梵高生前共收集了2000幅这种类型的画作和雕刻画,它们通常被称为“黑白画”。

他之所以喜欢这些新型的充满民主气息的艺术作品,是因为它们有一种特质,这种特质同样存在于令他深深着迷的狄更斯和艾略特的小说里。它们都向他展示了一种更加真实的生活方式,而他此时已经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无趣了。他每天戴着礼帽去上班,下雨时会搭地铁,这种生活在一开始还算新奇有趣,但后来却越来越显得毫无意义,尤其是当他频繁地在街上看到穷苦和绝望的可怜人的时候。在阅读英国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梵高特别青睐工人阶级英雄的角色,他们虽然具备让自己跻身小资产阶级的智力资源,却还是选择跟自己的人民站在一起。《艰难时世》中的史蒂芬·布拉克普尔,和艾略特最具政治性的小说《费利克斯·霍尔特》中的同名主角都是这样的人物。作为牧师的儿子,梵高对那些被忽视的、年老体弱的、受苦受难的和穷困潦倒人群的苦境感同身受。此刻他打算不再做一名办公室助理,而是以牧师或传教士的身份投身到这座城市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去。他最关注的是伦敦的白教堂区(Whitechapel),他在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中称其为“极度贫困的地区,你得去狄更斯的作品里读读对它的描写”。

《梵高的卧室》,位于法国阿尔勒的“黄房子”内 图片来源:Art Institute of Chicago/PA
《梵高的卧室》,位于法国阿尔勒的“黄房子”内 图片来源:Art Institute of Chicago/PA

在梵高生命的最后数月,他的精神状态变得极不稳定,笔下的作品也开始放飞自我,此时他早年在伦敦的回忆如潮水般涌入了他的创作。以《梵高的卧室》为例,这幅画十分著名,描绘了他在法国阿尔勒的住所“黄房子”,他曾在这里短暂居留,与保罗·高更度过了一段不得安宁的时光。1889年,他在位于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创作母亲的肖像画时给妹妹威廉敏娜写了一封信:“你可能会觉得房间的内部一点儿也不好看,这间卧室空空荡荡,只有一张木床和两把椅子……我想让它达到一种与《费利克斯·霍尔特》里的叙述相似的朴素效果。”梵高在这里提到了艾略特笔下的工人阶级英雄,他拒绝了跻身中产阶级的诱惑,选择了恪守朴素的物质生活和严格的道德标准。

梵高创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擅长在单调乏味的场景中——这个属于穷苦的工人阶级的卧室乍看之下似乎只适合用黑白两色来勾勒——运用绚丽的色彩让它变得灿烂华丽。在他对霍尔特(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卧室的想象中,墙壁是紫色的,床单是夺目的红色,房中的一切都充满迷幻色彩。但这幅画并不是出自一位深受困扰,纯粹依靠本能,从自己丰富多彩的潜意识中胡乱取材的艺术家之手,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幅名画的作者是一位高度具备自我意识,而且能够掌控自我的画家,他选择把自己在十余年前的所见所感合而为一,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这座烟雾朦胧、色调平淡的城市和他曾在此地被深深唤起的道德良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