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 ,恍若隔世之美
The astonishing beauty
撰文:郑薇 图片提供:“源Blanc deChine”,北京保利拍卖(微博)公司
对于东方女性来说。从旗人女子的传统装束到今天成为中国服装服装行业支柱之一,从贵族化的衣锦到大众化的服装, 在这长长的衣袖上,一端是沧海,一端是桑田,中间流淌的是风情万种的神韵。
旗袍起源
旗袍的字面意思是旗人袍服,但其效应远远超出了这个定义。旗袍像一本中国近代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中国风雨飘摇的百年。其实初兴的旗袍远不如中土的女装袄裤来得妩媚。据说当初五族共和之后,妇女界突然一致采用旗袍,是因为1920年的女子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蓄意要模仿男子,改变自古以来女人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的代名词。因此那时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有着清教徒的风格。旗女所穿之袍的原型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虽也有各色绣花的繁复装饰,但整体没有女性的婉约。而现代旗袍特征为:立领;收腰; 盘扣。这样的改变源于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洋装的渗入提供了审美的另一种参照体系。日后的中华旗袍的演变由此开始。而这种加入了垫肩、拉链等西方元素的旗袍被称为改良旗袍。经典旗袍和改良旗袍在时间基本是以30年代为分界,旗袍在这一连串的领、袖、腰身及长度的演变中,成为一种烘云托月的气氛物质。一丝丝甜美而怅惘的气息也被保留在描写海上风情的作家笔下,在当时的广告画中,在昔日名媛淑女的玉照里… …
旗袍年鉴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年代,旗袍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在时装化的方向,也是海派旗袍开始一统天下的时代。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衩近于臀部,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40年代虽是30年代的延续,但由于战乱以及“旧衣运动”的倡导,旗袍开始“接地气”。更加注重使用功能,例如整体长度的缩减,夏季袖子的取消,领子的减低,材料上“土布”的使用一时独领风骚。简单、朴素、适体成为40年代旗袍的主题。“不爱红装爱武装”,“以穿红戴绿的‘资产阶级小姐’为耻”的口号在建国初期改变了人们一时的审美习惯,“十年文革”也成为旗袍在大陆彻底销声匿迹的直接原因。在70年代末,尽管“文革”结束之后对旗袍的“攻斗”已不复存在,但阴影始终笼罩上空。时间来到改革开发后,终于人们可随心装扮自己的到时候,外来的纷繁让人们却无暇重温昔日旗袍的旧梦。
近年来,旗袍亦有重新恢复国家礼服的趋势。旗袍制作在中国大陆也已经重新成为服装行业支柱之一,且发展潜力巨大。 大陆近年已经出版的旗袍专著多达数十种,近年来以旗袍为剧中人主要服装款式的民国题材影视剧也大受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曾发布通知,建议女性外交官在正式场合穿着旗袍。90年代以来,中国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中,女领导人或领导人夫人穿着旗袍也已成为常态。 旗袍有着丰富的中国历史背景,也有它独特的时尚风采。 在当代中国大陆,旗袍常用于服务行业。改革开放初期也曾有人惊呼旗袍成为迎宾“职业服装”的尴尬。不敢说这些学者是否对或错。但旗袍的作用是它能彰显女仕美态的服装,适合不同场合穿着,表现她们高贵优雅的气质。所以,无论是把它当作中国的国服来看待或一袭漂亮时尚的衣裳,两者均各适其式。类似于“源Blanc de Chine”的品牌也活跃在旗袍定制产业,他们将中國豐富的文化、藝術和哲學引入現代時裝设计,也把東方文化之中和、典雅、飄逸、含蓄等元素透過衣服本身表達出來,中華文化的正確形象及潛力,从而展示於國際舞臺。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消费能力提升,加上中国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越趋讲究,环景因素造就了量体订制衣服的兴起。很多時顾客定制衣服是为出席特别场合,如婚礼、重要宴会、社交话动等的需要。订制同时也是突显个人独持品味的一种表达。所以,量体订制便成为各品牌吸引高端顾客的一种手法。而“源Blancde Chine”也在此时应声而起。将传统旗袍引入一个高级时装定制的领域,让旗袍也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源Blancde Chine”藉由设计改变以往在“苏丝黄的世界”电影中标榜的那种典型性感历史形象。重新演绎传统、含蓄、内敛的中国美,这种美内秀于心,而并非卖弄性感。同时,相信这引导的不仅是一个服装趋势,而是一种生活状态。让平时忙碌在快节奏生活里,穿着职业装、休闲装,在牛仔裤和T恤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女性,重回东方女性的温婉的生活。用鲜花装点书房,和孩子一块嬉戏,顺应自然规律的作息安排。
月白的蝉翼纱旗袍,细细地点缀着暗花。旧时女子卷起的乌发,水钻发卡。 如水的双眸,荡漾秋波。 那一抬眼、一低头的妩媚,是那个年代的画面。想象无数电影场景与作家笔下十里洋场的浮华,身着旗袍风情妖娆的女人,在云雾里,旗袍下的婀娜多姿,只一眼,便镶刻入心。而这些女人应该拥有的美不应只停留在对旧时岁月回忆中。
穿着旗袍的细节贴士:
1:由于旗袍本身就非常贴合身体,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穿衣者的行动幅度,那也是为什么以前一些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们从小就能举止非常文雅的原因之一。穿上旗袍后,人的姿态会得到适度修正,比如习惯弓背的人就自然趋向于挺直身板;不愿意看到小腹凸出则会自觉地去收腹。
2:站立的时候,主观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识,双手比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3:坐下时,首先应该撂一撂后裙摆,给身体弯曲以足够的空间。旗袍正因为是连体的紧身设计,如果不腾出空间,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轻微撕扯。出于同样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满。更不能因为坐下就又习惯性弓背塌腰,否则,背后的缝纫和线头等同样会遭受牵引撕扯。双腿不能随性摆放,尽量以优雅的姿势掩藏在裙摆内。裙子长度仅仅过膝时,大腿更要始终闭合,注意裸露在外的小腿摆放姿势。开衩比较高的需要时刻谨防走光。
4: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双臂都应紧贴身体,需要做任何动作时,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为幅度过大而露出下腋,这在穿无袖旗袍时更要当心。
专访“源Blanc deChine”营销总监 Davie Mok莫藻亮
1:《当代艺术》:“源Blanc deChine”的客户群是怎样的?
莫藻亮:我们接触的客户,无论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他们欣赏我们品牌的主要有三大要素: 独持的设计: 蕴含中国文化色彩,彰显东方美。而且设计时尚,适合现代生活的不同场合需要穿着; 用料讲究: 选料大部份都是高级进口面料,柔软舒适,冬暖夏凉。不同面料配合不同设计特性,更能带出穿着者的气质; 造工精细: 与顶级国际高级时装品牌相比,手工精细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懂得欣赏这些元素的户客,必定是有品味、国际化、懂得花的客人。他(她)們已經超越了只追求名牌效應的心態,因他們對自已衣著很有自信。他们追求的不一定是最贵,但一定是最好。他们着重价值而不是价钱。一般來說,他們都是老闆級、企業家、專業人士、律師、醫生、亦不乏藝術家等。另一方面他們對中國文化及藝術均感興趣,也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有著一份自豪感。
2:《当代艺术》:如何看待如今日益激烈的服装订制的竞争?
莫藻亮: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量体订制的服务,但主要的问题是竞争大、素质参差不齐。例如,面料的选择对量体订制来说非常重要。一般品牌这方面提供的选择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我们在面料选择方面较胜一筹,因这一直是我们的强项。最终,我门认为要在高级定制的市场占一席位,必须从设计、选料及造工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满足高端顾客的需要。
3:《当代艺术》:“源Blanc deChine”的设计宗旨?
莫藻亮:“源 Blanc de Chine”不单只是时装品牌,也是文化事业,为消费者提供一种独特、简洁、恬静、和谐的生话态度。“源Blanc de Chine”对旗袍的设计及推广有着独特的使命感。一直以来,消费者对旗袍都抱著错误的观念。“源Blanc de Chine”的旗袍是带出穿着者的那份端莊、秀外惠中的感觉,尊重女性的美态而不是低贬女性的尊严。我们很荣幸被香港历史博物馆邀请在2010年全球首个最大型的旗袍展览中展示“源Blanc de Chine”的旗袍以代表当代旗袍的经典设计。
4:《当代艺术》:“源Blanc deChine”的设计灵感?
莫藻亮:““源Blanc deChine”新一季的春夏系列,深受明朝的美学文化所启发。明朝时代经历了一段长时期的太平盛世,繁荣安定的景象为中国历史孕育了一个耀目的文化艺术时代。明朝美学,细腻典雅,线条简单而具流线感;设计精巧而不浮夸,以追求物质本身之内在美为基础,创造非凡的典雅风格。“源Blanc deChine”2010春夏系列揉合了明朝美学的独特设计精髓,演绎出纯洁、简约、实用的优雅时装。 设计师引用明朝具流线感的视觉效果,为经典的中山装注入新元素,在口袋设计上加添了细致的点缀。配衬圆形官领特征的企领衬衣,让今季男仕系列展现全新的审美角度。
5:《当代艺术》:“源Blanc deChine”是否有与其他社会层面的互动?
“源 Blanc deChine”品牌是文化事业,也是创意企业,要持续的发展必须培育新血与学院等其他社会层面发生互动。无论是知识的交流或研讨合作,我们都积极参与及举办。尤其是在国外的推动介绍中国文化更为重要。例如,我们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美国的北德州大学等师生的合作、交流尤为紧密。与此同时,品牌也赞助支持香港本地学生的创意活动。例如,香港理工大学参赛2011年的世界零售会议
(2011World Retail Congress) ,以“源 Blanc de Chine”为题的推广项目便赢得全场冠军大奘。
6:《当代艺术》:“源Blanc deChine”是否有跨文化理解的问题?
设计本身是跨文化的语言,所以不应存在交流上的问题。并且,近这几年间,由於西方的经济崩潰,人们对原本西方的价值观起了存疑。我们意识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均向东方文化看,寻求不同的启发。无论是时装设计、艺术或宗教等都是如此。所以,“源 Blanc deChine”也希望在这东、西方的交流及探索中担起具影响性的催化作用。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