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管艺:收藏一定要凸显智慧

来源:艺术财经 2009-05-06

    从艺术青年到收藏家


    管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曾经和同代艺术家一样拥有乌托邦般的文化理想。上世纪80年代管艺也曾是一个先锋艺术的实践者。因为管艺没有绘画的基础,当时他更多的是用摄影来进行创作,作品带有很强的哲思性,和整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具有相同的特征。在那个时候管艺觉得自己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是怀揣着艺术梦想的人。当初,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那“不许掉头”的标志,在管艺看来就是一个宗教的徽章。在展览刚开始没几天,管艺就画看一个一米二见方的“不许掉头”的标志挂在床头,自己俨然就是一个忠实的教徒。

 

 整个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管艺下海经商完成了个人资本的积累。财富的剧增没能增强管艺的归依感,艺术的理想在他的心中从未泯灭。从2001年开始,是管艺生命的一个转折,他开始逐渐放弃自己的生意,开始了窜艺术家工作室、和策展人和画廊老板打交道的生活。这时他已然没有了艺术创作的冲动,因为在艺术实践方面自己和一些当代艺术家差的很远,于是就选择以收藏的方式来参与和观察当代艺术的发展。

 

    没有不可逾越的山峰

 

 管艺刚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的时候目的性不是特别强,最初很迷恋能产生视觉愉悦感的作品,但是通过同一些策展人、批评家交流以及对美术史认识的不断加深他开始逐渐确立自己的收藏方向。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前瑞士驻华大使乌利·希克,另一个就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建有尤伦斯当代艺术馆的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对于曾经刚入行的管艺而言,觉得这两位收藏家是两个不可逾越的高山,这也使他一度感到茫然。2002年10月,由尤伦斯夫妇的藏品组成的《巴黎·北京--1979-2002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在巴黎皮尔卡丹艺术馆展出。管艺仔细的研究了展览的资料,他开始觉得尤伦斯夫妇的收藏方式应该不是自己想要的,作为一个国外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察视角,有时是有失偏颇的。2004年,他和一行五、六个人去参观了希克在瑞士一座岛上的别墅,别墅遍布着他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管艺在大概看了一圈儿后就走出了希克那像古堡一样的别墅,此时的他感到瑞士的空气从未让他如此舒畅, 一时间像是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是希克,相反他觉得可以走一条和希克这种多、大、全的收藏完全不同的收藏道路。就在管艺还在窃喜之时,希克从他身后走过来,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你怎么看我的收藏?”管艺思考了一下,很客气的说:“很系统,很全面”。希克有些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顷刻愕然后,两人还是相视而笑。

 

 一点一线相串联

 

 希克的收藏包含了大概200多位中国艺术家,但是若干年后能在美术史上存在的名字能有几位呢?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30年中,管艺认为真正具有节点性意义的艺术家最多不超过30个。他没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囊括几百位艺术家的收藏,所以在收藏中一定要凸显出智慧,要不收藏就没有意义。在美术史的线索上,管艺选择了上世纪80年代这十年左右的观念艺术作为自己的收藏脉络。管艺认为80年代,像黄永砯、王广义、吴山专、张培力、顾德新、艾未未、耿建翌等真觉悟了的观念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奠定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坚实的基础,所有后来中国艺术的发生发展都要以这一阶段的艺术创作为出发点来认知,如果从后89出发来认识中国的当代艺术就会显得薄弱多了。从大的文化上来讲,中国80年代是中国第二次文化思想启蒙,第一次是新文化运动。中国80年代的这次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基础不一样。但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人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很深刻,是在中国深厚的传统基础上来谈西方。而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是和中国传统断裂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在东方胜利基础上的再启蒙。如果说中国老一辈艺术家像徐悲鸿、林风眠等学习西方的艺术还是在现代主义形式上的改造的话,那么中国80年代的艺术家更多的是在后现代观念上对艺术的改造。这映射在西方美术史上就是毕加索和杜尚的区别,毕加索是对艺术形式改造的最后一环,而杜尚则开艺术观念改造之先。所以说85时期重要的观念艺术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出于这一想法,管艺以艺术史为线索,搜集大量中国80年代观念艺术家的作品。

 

 在管艺收藏的众多艺术家中,他最推崇黄永砯。也算是缘分,管艺在刚收藏的时候就结识了黄永砯。黄永砯对中国观念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个艺术家。从2002年收藏了黄永砯著名的一件作品《世界工厂》后就开始对他作品的系统性收藏。起初主要是通过黄永砯个人,以及美国和瑞士的两家画廊,再后来拍卖场上有黄永砯的作品出现,管艺也不会轻易放过。至今以收藏了包括《四轮大转盘》 、《鲁本斯的狮子吃鲁本斯的马》、《1980年临摹的油画1987年在洗衣机里搅拌五分钟》 、《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 、《世界工厂》 、《乔治五世的恶梦》 、《蝙蝠计划三——右翼》 、《嗡嘛咪叭咪吽》等10多件重要作品。2008年黄永砯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大型回顾展中,有几件作品都是策展方从管艺那里借来的。管艺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及黄永砯个人作品收藏的最大藏家。

 

 收藏总有幸运和遗憾

 

 收藏是一件乐事,收藏家总能从得到一件心仪已久的作品得到满足感,但是又不得不因错过一件藏品感到遗憾,满足和遗憾的交替或许才是收藏家最真实的心路。之前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管艺购买钟鸣作品《他是他自己—萨特》时“捡漏”的故事。上面说过,管艺有志于用自己的呈现上世纪80年代观念艺术的全貌,钟鸣在1980年创作了一件重要的作品《他是他自己—萨特》,是管艺收藏序列里很重要的一件作品。之前也听说有外国人看上了等等说法,以为会竞争很激烈,所以他让自己的司机去现场举牌竞买,而自己的心理价位是140万,不料座无虚席的会场上并没有多少人对这幅作品有兴趣,起拍价18万,最终司机出价38.5万元(包括佣金)就拿下作品, “赶快让司机拿了钱去取画,签字拿钱的时候还害怕不是真的”。

 

 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中上拍了一件黄永砯的《扭转乾坤—世界地图》,管艺认为这件作品是他在黄永砯的收藏序列中所缺少的,所以志在必得。这件作品当时估价是100-150万港币,管艺准备了300万港币来购买这件作品。这件作品开始竞拍后,局面出乎管艺的预料,他对面有一位竞拍人来势凶猛,管艺自然也当仁不让,结果你来我往价格很快被抬高,管艺300万的心理价位很快被冲破,这是他始料不及的,见对方还没有收手的势头,只好遗憾作罢。之后他也好奇是谁对这件作品这么感兴趣?后来管艺才知道原来是他一个美国美术馆界的朋友,知道这件作品的去向管艺安心了,毕竟还有机会。

 

 现在管艺想要的作品他基本上都摸清了藏身地,只是他有时并不刻意的去找,以免无端吃价格上的亏,所以现在他更愿意在利用拍卖的渠道,让作品自然的出现在市场上,然后再去竞买。

 

 你不动,我不动

 

 2004年为安置数量众多而且无比硕大的藏品,管艺在北京宋庄建立了1500平米的“管艺当代艺术文献馆”,这个场馆也曾被西方媒体誉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最佳途径。但是管艺有更加宏大的计划——在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何各庄村的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建立更大的当代美术馆。由于目前国家的土地政策不能保证美术馆的长期存在,管艺一直抱有顾虑。但是据说政府要在一号地建立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馆,管艺就把他的场馆选址在政府要建的场馆旁边,并采取“你不动,我不动”的办法,只要政府建立的当代艺术馆得以成行,在它的傍边将会有一座私人美术馆与其相得益彰。

 

 管艺一直强调“收藏要凸显智慧,或许现在的人不理解,但是时间可以检验个人收藏的价值。”同为当代艺术收藏家的张皓铭有一次在看展览时遇见管艺说:“你现在是孤独求败啊!”这个评价意味深长,若干年以后或许我们才能从他的藏品中看出这位孤独的收藏者存在的价值。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