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什么是民艺之美—— 让逝世告诉生者 让建筑告诉未来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淡宁 郑琳 2015-01-29

1月24日,曾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教授、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家田自秉,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一位工艺美术学者离我们而去,在悲伤的同时,一个消息,也许能告慰逝者——隈研吾先生建造的民艺博物馆,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完成了交工。这座传承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的博物馆,期待着为公众理解、欣赏中国生活之美搭建桥梁。

民艺馆的首个展览将于9月开启,传统之美和民艺之美成为首展的主题。

27日,民艺博物馆馆长杭间告诉记者,届时将同时展陈多项内容,其中包括由中国美院收藏的明、清、民国时期的皮影,这部分藏品目前还在南山路的皮影博物馆里;有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服饰、传统器物;由省内一些民间收藏家提供的建筑构件、民间绘画、民间家具日用品等。“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对民艺的定义,是生活的,朴素的,人民的艺术。它符合传统美学,但是非贵族、非宗教的。”

现在,由隈研吾设计的民艺馆的外观和硬件设施基本落成,而内部的一些视觉设计,以及开馆后的展陈设计,都将由中国美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袁由敏完成,“因为它不是传统的博物馆设计,而像一个流动画廊。墙壁是透明玻璃,采光是靠自然光,太阳从早上5点晒到下午5点,这对有恒温恒湿要求的藏品展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展柜设计就要突破传统。”袁由敏说。

27日,阴雨,空气不好,但朦朦胧胧中的民艺馆却很美。记者走进了这间历时两年建造而成的博物馆,空空的,毫无展品,但这座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值得我们静静欣赏许久。

在杭州郊外如此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让小小的茶田与山与建筑融为一体,创造一种全新模式的大学博物馆。——隈研吾

1月24日就已经放寒假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里,显得有些冷清。记者遇见三三两两的学生也都是拖着行李箱,正往外走。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隈研吾建造的民艺馆在何处,几位学生环顾四周,指的却是不同的方向。

一位国际级建筑大师在美院建造博物馆,怎会不惹人注意?在记者看到民艺馆时,顿时释怀,得到了答案——这座依山而建的建筑,层层叠叠宛如茶田,隐没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山间。

这是隈研吾一贯的建筑理念——让建筑消失在自然中。这间民艺馆与他的代表作之一“长城下的公社·竹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建筑俯伏于地面,变得谦逊,温和。

我们收集了许多本地老民宅曾使用过的瓦片和石材,让这里,呈现出一种从茶田的土壤向建筑这一人工产物慢慢转化的状态。——隈研吾

走在民艺馆里,一扭头,记者发现有几只松鼠在屋外的砖瓦之间跳跃。然后顺着那些种植在民艺馆隙间处的树木,一溜儿往博物馆的屋顶爬了上去。

这应该就是隈研吾所说的“转化”,连动物都能感受到的自然的转化。

民艺馆的屋顶,有着鲜明的徽派建筑的影子。瓦片细密地从屋顶一直排到屋檐,有一些瓦片,被齐整地排在走廊边,作为装饰,还有些瓦片被嵌在菱形网面之间。除了瓦片,还有砖。一些青砖,被砌在建筑的外立面,有些表面长满了青苔。

然而细看,这些瓦片和青砖都不是规整的,深浅不同的颜色和时有时无的纹路,表明了它们的“出生”——它们显然是陈旧的老物件,并且来自不同的人家。有些砖瓦保存完好,只是风霜褪去了深沉的色泽。而有一些却是残缺,缺了一角或者破了边。

不去动山的斜面,而是就着斜面去建造建筑。顺着这个方向研究,最终涌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菱形纹样,让水平线产生了变化,制造出了流动的展示空间,同时,隙间的出现也打造出了多样的半外部空间。——隈研吾

隈研吾造的这间民艺馆占地约4936平方米,内部空间大致可分出7个展厅。与一般博物馆不同,这间博物馆中,展厅与展厅之间的隔断并没有特别分明,有时甚至很难判断这块区域究竟是展厅还是公共区域。最特别的是,整个博物馆里,几乎没有台阶,人们上下楼是通过长长的坡道实现的。

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在这间还没有进行任何软装也没有进驻任何展品的博物馆里,出现了大量的菱形图案。坡道的扶手、外墙的立面,甚至是礼堂的桌子,都是菱形。

在田自秉先生的著作《中国纹样史》中提到,“菱形”是原始时代最初的几何纹样中的一种,“表现了一种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赋予韵律美。正是因为它的原始性,才为我们展示了其朴实而鲜明的工艺思维和工艺形象。”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