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不仅是美术界的再次启蒙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2-11-22

儿子进到卢浮宫,他用了“心跳”两字形容;当我来到中华艺术宫,见到“奥赛博物馆珍藏”时也“心跳”了。看来,母子相连不会因为脐带剪断而分开,在生命行程中,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发生而遥遥呼应,一直会存有。

不仅母子间才有相连,让我们“心跳”的“引擎”--艺术也是相连的:艺术和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家、艺术和生活、艺术和产生艺术的那个时代之间…。

我是儿子的启蒙老师。我爱他,知道如何爱他;他爱我,还知道爱我的什么。

启蒙对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对艺术家更加是的了。

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乡土法兰西”中有两幅属于故地重游,一幅是巴斯蒂安·勒帕热的《垛草》,另一幅是莱昂·莱尔米特作品《收割的报酬》,有媒体说,“这二幅画在上海1978年春天的‘法国农村风景画展’上,给了一代中国美术界一次启蒙,是对当时长时间信息封闭、创作面貌单一的中国艺术创作群体的集体补课”。

或许,塞纳河畔和黄浦江边的艺术家的相连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开始于临摹,象人生初见,面对面的无语,所有的交流都来自真诚的心底,一方还给另一方带来了启蒙。

因白天对公众开放,临摹被安排在晚间,被安排的画家有: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等。他们手里有一张“临摹证”,凭证才能进入现场,总共十来天时间。

这张“一证难求”的证,可以让那些画家手持画笔近距离直面大师原作,在临摹时发现被临摹画面深层的表达和效果,受到启蒙;对墙外的画家们来说,除了对墙内同行怀有无比崇敬的心情,更多是羡慕,技痒难耐,跃跃欲试。

跃跃欲试里有陈丹青。当时还是知青的他知晓了有这样的临摹,又因第二天要赶回插队的地方,深怕错过观展,就想了个不算坏的主意,问夏葆元借了“临摹证”,像“地下党”一样假冒他人身份,试图晚间混入展场看看这批欧洲绘画。谁知道有着火眼金睛的保安,一眼认出了“冒牌”者,当即又拉又推地揪出了陈丹青,并把夏葆元一起叫到派出所训话。

陈丹青后来在自己的书中不断言及1978年的法国农村风景画展,回忆此事时不乏自嘲:“幸亏有知青生涯的经验,习惯了被推来搡去。”

时间好快啊,三十多年弹指须臾,受启蒙后的中国油画,怎样了呢?有没有出现象法国画家那样“苍生疾苦,振臂一呼”式的佳作?有没有在油画技巧上看得到的明显进步?

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不乱说。

我只是认为时下“奥赛博物馆珍藏”来沪展出,会再次带来启蒙,不仅在美术界。

我是奔着米勒去的,曾经受过他的启蒙--他的《晚钟》――那幅画在世博会期间挂在了法国馆的墙上:“傍晚,一望无际的田野,边缘有一座教堂,若隐若现。正在劳作的一对贫苦的农民夫妇,听见教堂的晚祷钟声传来,他们停止了手中的农活,低下头来,虔诚地作着祈祷…”。曾经和很多前去法国馆的参观者一样,为那个画面动容,曾在那时将梁宗岱诗意的文字拥入心怀,“….他告诉每一个生活着的人们,都要虔诚地祷告,都要对世界充满感恩之情”

此次展出有“米勒”专门的第二章,共有9件杰作,我来回看了好几遍,听了好几遍语音导读。

在米勒的绘画风格里,显而易见到的是纯粹和诗意,画面中田园风景和农忙情景似乎可以呼之欲出,对农民的热爱和尊重,清清楚楚地用画面在传说。

仔细看了《簸谷人》,《春》,又静思在《牧羊女和她的羊群》,《拾穗者》前,想念起他的《晚钟》。米勒笔下的农民和田园生活,被艺术赋予了娴静庄重的格调,透露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这里牧羊少女眼睛中的沉静,丝丝金发在晚霞中清晰闪亮,她低头姿势的美好,以至能让人感受到她神圣的内心;而拾穗的三位农妇有着圣女般的静穆和庄重,纯朴浑厚,撼动到心灵。正象罗曼·罗兰所评:“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米勒的画作有着一脉相承的艺术感召力,可以感受到田野里散发着的浓浓的宗教气息,正是这浓浓的气息深深地感染并打动到了我。

与米勒风格不同的库尔贝的油画,正如他的人生一样跌宕起伏,几乎在同一时期,他画作的风格是那样迥然不同,展出的风景、静物、群像、肖像、裸体等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同时展现了他内心的变化和艺术的巅峰,让我感怀的那幅《受伤的男人》用的是写实主义的笔法,从中还看到了肖像画中的情感弥漫和浪漫主义的情怀;而《鳟鱼》表现被抓获后的一条濒临断气的鱼,伴有隐隐心痛感,这条鱼据说是作者在1873年的一幅政治自画像。四年之后,画家也在流放地瑞士溘然长逝。他身后名声大振,在自然主义画家中受到热烈追捧。

从11月16日至明年2月28日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奥赛珍藏”,从法国自然主义的萌芽和开端(巴比松、柯罗)到转折(以库尔贝和米勒为典型代表),再到发展至后来的写实主义。有米勒、库尔贝的个体,也有单个艺术题材的专门,还有注重对比的综合。多角度地让前来观众看到“法国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在19世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形成、发展与衍化的过程,让观者意识到艺术与自然人文、社会更迭、时代变革交融后的微妙和独到。

我以为:“奥赛珍藏展”对不同职业、不同生活境况的观看者,所受到的启蒙也是不尽相同的。

八个展厅,八个主题,观看了两个多小时。在与大师真迹面对面的时候,我的幸福感觉在流淌。

我受到了启蒙,对油画的表现技巧、材质、细节上有了直观的认识,我听懂了一位内行朋友的表述,他深入浅出。尤其说到油画有一个绘画过程,就是把所画的作品放上一二年,再拾笔接画,形成时间积累的效果…,由此想到有的文章写作也需要这样的沉淀过程…

国内的油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堆积着厚厚的颜料和画布上的凹凸不平,而展馆内的这些“奥赛珍藏”每一幅看上去都非常平整、精细,象照片一样,特逼真。

逼真和写实的画面让观众很容易贴近。“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看得懂”,前来观展者如是说。在我看来,这些油画们也象一篇篇散文:它们恰似用了优美的文字作了真情的描述,时有动人心弦的一笔,时有感怀万千的细节。有一幅,我想不起画家和画名了,但我记住了一个贫穷家里男女老少的眼神,无助、失望甚至绝望的眼神里,却用坚定的目光盯看着前方的基督像,我看到了他们的信仰…。

如果把我观画的那个瞬间感受也理解为一种启蒙的话。那幅画给予我的启蒙是:信仰是活着的理由,无论艰难困苦,无论失意伤痛,不要丢失信仰。

显然,我这里说的启蒙不能与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那一场“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的启蒙运动同日而语;与启蒙教育,成长中的引领也有不同之处;我更多的是想表达我们在对一些事物懞懂时候受到的启蒙,或者就是个启示。这个启示可以是眼前的一幅画,画面象打开人生的一扇窗,而窗外的景致虽从未见过,却是心之向往。

看到一些“专业人士”在画前作着非常认真的文字记录,不时用手在画前比画着。暗思忖,如果有关机构再组织一次新生代画家前来临摹,这些欧洲名画一定会给他们再次带来启蒙。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1978年是完全不同的了,艺术家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国外优秀的画作,只是艺术家应自觉传承或者注重的是象欧洲艺术大家们高尚又深刻的内心。

诚然,这样的要求不仅是对美术界,每一位有志于自己事业的人,无论贫穷无论富有,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为信念为心灵自由的努力创造和奋发,才是最最要紧的。

写到这,我还想说,在“米勒、库尔贝自然主义”来到上海之际,我们的国家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世人瞩目之下,企盼新的领导人也能受到“奥赛珍藏展”的“启蒙”,拿起手中的“画笔”,关心民生,为民众“创作”一个舒适、恬静的生活环境,真正开始用“写实”风格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
 

 


【编辑:刘建英】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