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德国《世界报》网站5月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纳粹消失的宝藏》的报道,首次详细披露了二战德国投降前,美军并未按照原计划向柏林进军,而是突然转道前往图宾根,寻找传说中的纳粹德军黄金宝藏的秘闻。
150亿帝国马克?
纳粹宝藏为众多传说、流言、推测、阴谋论和所谓的轰动事件提供了素材。希特勒、戈林、里宾特洛甫,第三帝国的巨头在其中扮演主角。这涉及满载黄金的火车、存放着巨款的地下仓库、从德国向瑞士运钱的运输车,以及宣称对此一无所知的银行,当然也涉及普鲁士首位国王腓特烈一世委托修建的琥珀宫。
一大批研究者和记者曾试图发现纳粹将其最后的珍宝(掠夺来的艺术品)藏在了哪里。曾有特别委员会为此成立,人们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搜寻。有些珍宝被找到了,很多仍然无影无踪。但现在,当二战结束70年后,突然又有了一丝希望。
因为仲裁员弗兰凯蒂发布的公告意味着,瑞士的银行必须公开并在网上发布在1955年或更早开设并且从1965年起就从未被使用的账户,而且就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他们将公布数不胜数的小额账户。这些账户也许就是被遗忘了——不是因为户主搬去了别的城市,就是因为户主在为孙子存了一小笔钱后就死了,要不就是因为户主误以为账户已经注销。总之,银行必须找出所有余额超过500瑞士法郎的此类账户。这将十分有趣。 图为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内的琥珀宫,实际是赫鲁晓夫时期修建的仿制品。
瑞士银行(至少大多数银行)对此未置一词。瑞士银行家协会的发言人说,这涉及“数千个账户”。但她也指出:这包含国内外客户开设的所有无主账户,也就是说,这些账户不论就时间还是地理而言都与纳粹没有直接关系。
但据媒体的调查,至少有一家银行找到了一条有趣的线索。阿尔高州立银行发现了这一新规定涉及的3个无主账户。其中“一个是德国人在1940年3月开设的账户,内有1000多瑞士法郎”。这是初步证据,虽然并不足以证明无主账户与纳粹的财富有关。
赫尔曼·兰德韦尔在纳粹德国时期曾担任柏林市政府的经济专员和帝国经济部外汇局局长。他是首批想搞清纳粹在统治期间搜刮的钱财和艺术品去向的人之一。他估计从纳粹德国流向瑞士的资金总计达150亿帝国马克。他是在1945年5月作出这一推测的。兰德韦尔在战后立即受到美国占领当局的审讯。图为瑞士国家银行外景。
审讯他的美国人记录如下:我惊讶地发现,兰德韦尔“对转移到瑞士的金额的估计非常接近盟军的估计,而与瑞士人的估计相去甚远”。瑞士方面估计总额为10亿帝国马克——兰德韦尔用“讽刺性的微笑”对此作了评价。
瑞士起初什么也没做,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着手处理有关事务。所有线索汇集到了伯尔尼市中心的蒙比茹街11号,政府法律专家汉斯·韦伯那里。韦伯做事认真严肃。他的岗位名为“外国人消失财产申报处”。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对人类历史上最大罪行之一的处理。他的工作是发现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转移到瑞士的财富,然后将其还给那些后来被杀害者的合法继承人。
韦伯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他曾说:“为了维护世间的良知和自由,我们有义务一丝不苟地完成这项工作。” 他的任务起初大有希望。
这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毕竟开了个头。
名新法律的起草人当时说:“我坚信,人们会遇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甚至可能会发现赫尔曼·戈林的传奇宝藏。”图为瑞士伯尔尼。
纳粹权贵的秘密账户
巨大的希望很快烟消云散。瑞士的调查人员划定的界线过于严格,只处理符合特定标准的外国和无国籍户主的账户。这一旨在令纳粹受害者及其后代至少享有一丝公正的尝试最后沦为闹剧。许多间接证据表明,瑞士各银行只申报了少数账户,官方机构也只知道一小部分资金的去向。申报处受理了近7000份遗产继承人提出的问询,但几乎对所有问询都给出了否定的答复。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有越来越多的纳粹受害者试图将财产安全转移到瑞士。战争爆发后,纳粹也逐渐利用瑞士来放置财产。
尤其美国加入二战导致越来越多与第三帝国紧密合作的德国企业在瑞士设立子公司,目的是借此拯救在美国的投资。为此,亲纳粹的企业使用了当初犹太家族避免企业被“雅利安化”的方法,即建立瑞士控股公司和“壳公司”,由此掩盖企业的真实产权。图为瑞士银行工作人员检查账户。
比如,法本化学工业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其部分资产由此正式转变为瑞士资产。伍珀塔尔市的 J.P.本贝格股份有限公司在1940年意图将其美国子公司——美国本贝格集团伪装成中立国资产。为了实施这一阴谋诡计,该公司在瑞士的约翰·韦尔林银行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这家亲纳粹政权的企业一直向帝国经济部汇报谈判的最新进展。
本贝格公司的人说,一切进展顺利。瑞士人只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严守机密,韦尔林银行十分重视的一点是在开展这一业务时,要确保银行雇员和其他任何第三者都不能在银行记录中看出银行与德国企业或私人有过任何接触。”
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保障的不仅有德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还有专利权。为了防止财产在战争期间被没收,德国企业需要瑞士的所有者,比如德国钢铁巨头克虏伯。“我们早就想在瑞士成立法律上不是由我们控制的控股公司,其任务是购买资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克虏伯公司的专利)并对外充当其所有者。”克虏伯公司的“瑞士计划”对于纳粹来说一定很重要,因为纳粹将其归类为“秘密国家事务”,并同意了该公司的愿望。
按照这一模式,德国人在瑞士拉开了一张由“壳公司”组成的网。不久后,这一秘密基础设施已经不再纯粹由工业集团的子公司构成,而且也包括由纳粹直接控制的企业。图为德国法本工业集团厂房,摄于1941年。
党卫军“干将”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是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密友。他让人收购了众多企业:这些企业表面上是无害的股份公司,实际上却充当情报机构。瑞士很快遍布纳粹企业、“壳公司”以及秘密账户。纳粹权贵们在瑞士可以安然地进行秘密交易。
而当第三帝国显露颓势之际,纳粹似乎觉得瑞士是能使其大部分财产免于被盟军没收的唯一途径。英美媒体至少在1944年就听到了风声。瑞士当局也知道德国人正在寻找能协助他们掩盖财产所有权的瑞士人。
瑞士驻维也纳总领馆在1944年12月通报:“维也纳反间谍处的埃里希·海涅和德利乌斯博士,高级行政专员霍费勒,情报中心的布赫先生,还有洲际集团的经理施托姆和施特尔茨米勒将申请瑞士入境签证。”这个团队意在“将非法获取的大量黄金和外汇转移到中立国”。图为党卫军“干将”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纳粹德国央行德意志帝国银行的前行长亚尔马·沙赫特在瑞士存了5万瑞士法郎。他的钱也是被偶然发现的。一名德国领事为瑞士调查人员所关注,人们在他位于瑞士的银行保险箱内发现一包属于亚尔马·沙赫特的钱。
沙赫特的继任者,帝国经济部长瓦尔特·丰克私下也与瑞士的银行有联系。这名在纽伦堡被判处终身监禁的战犯在苏黎世州立银行设有账户。据盟军和瑞士的前银行经理胡戈·莫里茨的信息,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的一名经理为丰克将百万巨款转移到瑞士。瑞士的那家银行先是拒绝答复,但后来承认与他有一定业务关系。
第4名后来被发现与瑞士的银行有关联的纳粹大人物是希特勒的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他也选择位于苏黎世的小型私人银行韦尔林银行为自己打理业务。这家亲纳粹的银行不仅擅长设立“壳公司”,而且也为里宾特洛甫转移财产多年,将他的不少财产都转移到了阿根廷。
里宾特洛甫用假名佩德罗·罗德里格斯·帕尼尼奥进行这些秘密交易。韦尔林银行将数百万瑞士法郎转移到用这个假名在德意志银行的海外分行开设的账户里。据称,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钱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图为今天的瑞士苏黎世UBS银行总部。
调查又一次无果而终
上世纪90年代,瑞士突然觉得有必要采取行动了。世界犹太人大会要求瑞士的银行赔款,而且就是因为它们持有无主账户上的财产。这在美国引发一系列诉讼。瑞士成立了2个委员会在这方面开展工作。
弗尔克委员会的任务是调查约400万个账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飞抵瑞士,入住最好的酒店。他们调查了3年。结果差强人意。
瑞士的银行起初拒绝赔偿,并声称战争一结束它们就赔付过了。各犹太人组织接下来加大了施压力度。他们在美国呼吁抵制瑞士产品。在艰难谈判后,瑞士的银行和信贷机构宣布支付原告在美国花费的12.5亿美元诉讼费。
不仅如此,瑞士议会和政府还决定主动揭露与纳粹的交易。1996年,名为“瑞士-二战”的独立专家组开始工作,即所谓的伯杰尔委员会。它主要由史学家组成,任务是查清二战期间转移至瑞士的犹太人财产在什么地方。图为纳粹德军展示从犹太人手中掠夺的油画。
人们曾对它寄予厚望,但很快就失望了。尽管该委员会总共发现了2600个账户,但这一数字后来缩水了。起初,调查人员在一家银行就发现了228个潜在的“凶手账户”。但该委员会最终在报告中认定,大多数账户“要么在1932年之前就已经注销,要么就是1945年以后才开设的”。
在名为《隐瞒、转移、过境》的报告中,调查人员称:美国人在战后讯问了175人,问题涉及“赫尔曼·戈林、海因里希·希姆莱、约阿希姆·冯·里宾特若甫和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是否有私人海外账户”,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线索和证言表明“这些被调查者向中立国转移了财产”,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调查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要么纳粹没有向国外转移资金,要么就是他们“使用了挖空心思琢磨出的手段,以至于没人能发现线索”。
调查人员在苏黎世州立银行发现了或许与“无主财产”有关的近2000万瑞士法郎。该委员会的报告写到:“这笔款项的四分之三来自黄金和外汇交易。这些交易是德国商人海因茨·福特曼和赫尔穆特·毛雷尔于1942至1945年作为纳粹政权中间人分别在里斯本和柏林实施的。”图为纳粹德军专门用于运输掠夺资源的货运火车。
德国军火商奥托·迈曾通过他生活在瑞士的兄弟将资金转移到瑞士。帝国经济部长瓦尔特·丰克也通过自己的中间人——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前董事长保罗·施密特-布兰登将资金转移到瑞士。他在1936年就离开了纳粹德国并拥有列支敦士登国籍。但当一位德国私人银行家向瑞士当局告发这2人的交易时,丰克和他的资本转移助手就被发现了。
在瑞士的调查结束后,人们也开始在列支敦士登仔细调查1933年至1945年间开设的无主账户。2005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内容与瑞士的调查结果类似。人们一度发现了4个无主账户,但最终确认的只剩下一个余额为3130瑞士法郎的账户。而且人们并不清楚该账户属于凶手还是受害者。
史学家彼得·盖格尔说:“我们没法找到多少账户。”他在2001年至2005年担任“列支敦士登二战独立史学家委员会”的主席。他说:“列支敦士登太小了,当时有1.1万人,只有2家小型银行,雇员总共20人,且一直受到纳粹德国的威胁——作为金融中心,这个公国无足轻重,而且也不是安全港。”但他不能排除列支敦士登的2家银行有可能充当过“瑞士的银行的长臂”,而且成立过“壳公司”。图为列支敦士登。
阿道夫·拉特延是二战期间活跃在列支敦士登的德国人之一。爱好艺术的他是柏林的德尔布吕克·席克勒尔银行的所有者,且在纳粹时代充当帝国经济部和国防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联络人。二战临近结束时,列支敦士登亲王弗朗茨·约瑟夫二世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因为他将自己收藏的大量艺术品留在了维也纳,而俄罗斯人已经兵临城下。这时,这位亲王找到了拉特延和德国律师兼间谍约瑟夫·施特格曼。
施特格曼是被党卫军派往列支敦士登的,他拥有该国护照。拉特延是其亲信。拉特延宣称愿意将亲王的收藏从维也纳解救出来。战争结束后,他前往列支敦士登,并从亲王那里获得了荣誉公民权。
史学家盖格尔说:“对于亲王允许亲纳粹政权的拉特延入籍一事,人们后来曾提出批评;但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否将大量资产转移到了列支敦士登且藏匿起来。”
盖格尔认为,瑞士现在愿意揭开最后一批老账户的秘密是件好事。但他对在列支敦士登再发现什么并不抱太大希望。图为列支敦士登发行的纪念亲王弗朗茨·约瑟夫二世的邮票。
盐矿深处的庞大宝藏
纳粹资金大多从占领区搜刮而来。纳粹巨头从中大肆谋取私利。尤其是帝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他在自己的狩猎屋中收藏艺术品。他不仅让工业家给自己送礼,还将德军掠夺的艺术品据为己有。
第三帝国领导层中的艺术爱好者系统性地搜刮艺术品。当时,这些艺术品在欧洲花一点钱或者靠大力威逼就能获得。而其中许多珍品直到今天也没有出现。
记者吕茨·哈赫迈斯特预计:“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纳粹宝藏被找回来,其余还遗落在某个地方。”一名终生寻找第三帝国宝藏的研究者说:“戈林让人买下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没收了)所有的法国油画。”他还说,戈林有时也付钱——但用的是空军的经费,而不是自掏腰包。图为希特勒在视察纳粹德军掠夺来的艺术品。
而当战火烧到德国时。征服世界的幻想便让位于新的妄想:神奇武器和在阿尔卑斯山修建无法攻克的堡垒。但就连元首也不相信自己山庄周围的高山和峡谷能抵御盟军。盟军轰炸机掌握制空权,于是第三帝国将宝物转移到地下。
比如在奥地利的施泰因贝格豪斯。在那里的“死亡山脉”的边缘,从14世纪起就有人采盐。在地下750米深处,总共长达45公里的坑道贯穿盐石矿井。这座迷宫有一个地下小教堂。该教堂设立于1935年,用盐石装饰,现在是旅游景点。
今天,馆长库尔特·托马内克带领游客进入这座矿井博物馆。他说,坑道尤其适合存放被掠夺的油画。 “我们这儿的空气湿度长年维持在75%,且温度维持在8摄氏度。这是存放艺术品的最佳气候条件。”他说,1943年奥地利也开始遭受大规模空袭时,存放在维也纳的教堂和大型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不再安全。“人们不得不寻找能抵御空袭的掩体。人们也放眼矿山,这在当时很容易理解。” 图为好莱坞在2014年推出的电影《盟军夺宝队》,就讲述了这段富有戏剧色彩的历史。
纳粹运来了近万件艺术品,将其存放于此。托马内克说:“除油画外,也有雕塑,比如米开朗琪罗雕刻的布鲁日圣母像,还有博物馆收藏的钱币、武器和乐谱。”从博物馆转移来和在整个欧洲掠夺来的艺术品本应安全存放在矿井内。
但不能排除,许多藏品从那里流向了纳粹战后的藏身堡垒,也就是智利和阿根廷。当盟军在轰炸机掩护下继续攻城略地时,希特勒的军官则试图保护军费——首先是为军队,然后也为自己。
作家吕茨·哈赫迈斯特调查称:“有些机构,如帝国安全局的一些部门,将库存的现金带走,为的是最后还能犒赏手下。德意志帝国银行则将黄金储备放在图宾根州和巴伐利亚州的矿井内——存放行动不是统一进行的,在1944年末加快了速度。”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美国人的法眼。美军并未按照原计划向柏林进军,而是突然转道前往图宾根。转换路线或许是因为他们听到了“黄金的召唤”。图为美军在检查纳粹德军在盐矿中存放的大量黄金。
记者格尔德·海德曼说:“黄金放置在图宾根州的默克斯矿井,两名妇女或许事先看到了国防军把很多东西搬下去,然后将此泄露给当时违反与苏联人的协议进入图宾根州的美军。”
在地下500米深处存放着德意志帝国银行的黄金和现金储备,即面值30亿帝国马克的纸币。当时,这笔钱多得令人难以想象。其中包括大量金币、金条,普鲁士钱币和一家硬币博物馆的所有藏品,以及被占领国的大量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今天,藏宝室是座博物馆,在那里只有仿制品,没有希特勒的黄金。
美国大兵进入坑道后,发现了装在袋子里的各国金币和8645块已装箱的金条。根据今天的价格,它们价值22亿欧元。美军扣押了这些黄金,在10辆自行高射炮、多架飞机和5队步兵的护送下,用32辆卡车将这些黄金运往位于法兰克福的德意志帝国银行。同样被保护起来的还有油画,以及装有珠宝和来自集中营的金牙的箱子。图为整齐摆放在盐矿中的装有大量黄金和艺术品的箱子,图片由美军摄影师拍摄。
监守自盗的美国大兵
哈里·埃特林格是搜寻艺术品的美国士兵之一:1945年5月3日战争临近结束时,埃特林格在海尔布隆附近的科亨多夫盐矿有了不起的发现:伦勃朗的油画。这位荷兰巴洛克艺术家的自画像是美军在这个矿井中发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埃特林格说:“我们知道,这幅油画是矿井中最著名的作品。他来自卡尔斯鲁厄艺术厅。”埃特林从前在卡尔斯鲁厄生活时看不到伦勃朗的作品。他是犹太人,当时根本不许参观博物馆。而他此时突然站在了原作前。
埃特林格出生在卡尔斯鲁厄。他和父亲于1938年逃往美国。6年后,19岁的他加入美军。他没有进入作战部队,而是帮忙翻译和寻找纳粹掠夺的财富。埃特林格说:“我们负责让一切物归原主。”
但当这些宝藏被转移出科亨多夫后,有3辆卡车消失了。这种事经常发生。奎德林堡大教堂的部分宝藏在战争末期也消失了。其中有包装在黄金和象牙中的圣徒遗骨、精美包装的福音书、海因里希一世的百宝箱和他的象牙胡子梳。这些都是德国最宝贵的艺术品。图为美军在检查纳粹德军存放在盐矿中的被盗名画。
奎德林堡修道院教堂是德国国王宝藏所在地。为了让这些宝藏免遭空袭,它们在1943年被藏到阿尔滕堡的一座地洞。美军后来发现了这处仓库,并对之严格监控。不久后,大部分宝藏都消失了。
史学家和艺术研究家维利·克特在战争结束后开始寻找这批宝藏。他确定,盗贼一定在美军守卫者之中。他说:“我把这些美军部队的成员记录下来,而且一直认为,只可能是军官实施了这次掠夺。”
克特最终穿越大西洋到得克萨斯州开展搜寻工作。因为一再有部分宝藏从那里流向各大拍卖行。线索把他带到小城怀特赖特。一名美军老兵提供了重要提示。他说,一天自己观察到一名军官从地洞出来时的样子:“他腋下夹着一个包裹,然后把它藏在吉普车里。他就是这样盗窃宝藏的。”
时年28岁的美军中尉汤姆·乔米多尔是一名艺术鉴赏家。大教堂的宝藏并非他通过战地军邮寄回家乡得克萨斯州的第一批战利品。他寄回来的有时是油画,有时是银器和瓷器。图为美军士兵展示纳粹德军存放在盐矿中的大量黄金指环。
后来,大教堂教区和乔米多尔的后人围绕这批不再完整的大教堂宝藏开展了法律诉讼。最终人们将这些被掠夺的宝藏从非法继承人手中买下:向美国军官的后代支付了300万美元赎金。
2013年11月,慕尼黑一名艺术品收藏家的案件登上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科尔内留斯·古利特是艺术品交易商希尔德布兰德·古利特的儿子和继承人。多年来,他将1500件(包括一些极为珍贵的)油画和素描放在自己的住所内。古利特被发现的原因是,他在从苏黎世前往慕尼黑的火车上随身携带了9000欧元现金。这让原本负责洗钱调查的机构产生了怀疑。司法机关后来无法证明这名老人犯法。但这起案件引发了对纳粹掠夺艺术品的热烈讨论。
希尔德布兰德·古利特是受纳粹委托变卖所谓堕落艺术品的4名艺术品交易商之一。第三帝国想要外汇,交易商可获得25%的佣金。4人私下约定,每人只参与特定画作的竞标,以至于部分艺术品的价格低得可笑。其中,古利特专注于物美价廉的画作。
纳粹德国的艺术品交易总体上是门肮脏的生意,艺术品交易商、拍卖行和私人收藏者均参与其中。被盖世太保没收的画作的来源往往被隐瞒。为逃避恐惧而试图出售艺术珍品的纳粹受害者的困境被无耻地利用。图为美军军官检查德军存放在盐矿中的黄金。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可靠数据和资料可以统计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劫掠的这些众多黄金和财宝的准确下落,只有少数财宝的下落得到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