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资料 :“潘德海个展 _ 弥漫的幻觉”
2008年 4月《与中国现代艺术的沟通展——WATERGATE GALLERY开馆展》, 9月《看不见的青春——中国新锐艺术家展》等, WATERGATE GALLERY(韩国首尔)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向韩国艺术爱好者介绍中国的当代艺术, 这次WATERGATE GALLERY(韩国首尔)精心策划了2008年最后一次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家潘德海的个展“弥漫的幻觉” (permeating illusions)。
本次展览将会展出15件绘画作品,展期为2008年12月5日(周五)至2009年1月5日(周一)。参展作品除了艺术家为本次展览特意创作的2008年新作外,还有他的90年代、2000年代作品。这次展览将是了解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潘德海先生在20年间艺术生命创作历程的好机会。
潘德海是80年代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经常提到的“西南艺术群体”重要艺术家之一。他在其创作中以“苞米人”的造型形象而广为人识。“苞米人”系列是当年艺术家大学毕业时所创作的他固有的艺术语言,以无数的“苞米”颗粒组成具体的形象为其特征。 这些无数的颗粒状苞米的反复洗擦,需要理性的意识和长久的毅力。 “苞米人”绘画实际上意味着艺术家对于生命激情和本质问题的探索和深入,他通过对构成生命要素的细致捕捉和描绘来充实和完善了自己的生命图像。
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的“生命哲学”控制着指向“生命流”绘画的潘德海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处于自由思想被抑制的灰暗状态,这时候现代西方哲学对艺术家来说是探讨存在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希望和光芒。理智究竟有多大的创造性,这样的哲学疑问反映在潘德海的作品中,并延续成他对生命的考察。
潘德海于初期作品中的表现题材“苞米”是中国东北地区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潘德海其实是东北人, 他成长于苞米田风景中。“苞米”的形象与潘德海对生命的思考联系在一起并逐渐变成了人的形象,“苞米人”发展成了现在的“胖子”。潘德海的“胖子”象征着7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们。胖子,从形态上看是物质丰盛和欲望充盈的代名词,若从内涵上看,往往是头脑简单、徒有其表的代名词。而当这些胖子的形象与三十年前的中国社会、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些身着蓝色或绿色制服的人物形象,就会令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诙谐和滑稽。
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历史记录为强迫统一思想的混乱时期。不过现在多数的中国人还怀念那个时期,因为他们认为虽然当时国家和社会的抑制带来了物质上的贫乏,但是思想上得到了统一并且有过共同的目标。艺术家回忆70年代,即所谓“火红的年代”依稀的浪漫,并告诉我们火红的年代是精神上最充实的一个时期。按照这种逻辑,潘德海以胖子的图像表现了精神上的丰饶和思想上的充盈。所以潘德海作品的“胖子”象征的不是我们平常能想到的传统观念中懒惰、迟钝、迟缓、笨拙的胖子,而是由于精神丰饶,时常乐观、宽宏大度的心中充满着希望的个体。本次参展作品中最新作命名为“城市”系列,以前的“胖子”象征对“火红的年代”的怀念的话,新作反映的是现代社会物质过剩问题,此系列的胖子象征着现代人对物质的过度欲望。
本次展览能够同时鉴赏到正在变化的中国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中国人的变化——精神上的充裕和物质上的过剩-具有这两种相反意义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如果说很多中国艺术家以批判和嘲笑的语调描述了中国社会的部分生活现状,那么潘德海更注重于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且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表现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