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12年的蛰伏,2013年的反弹,人们对2014年的艺术市场充满期待,然而,“资金紧张”的幽灵却在那里徘徊。尤其是高价精品,在2014春拍中表现不佳:北京保利一件估价5000万到6000万元的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最终流拍;中国嘉德一件估价为3800万到4200万元的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也遭遇流拍。两家拍卖公司的专家不约而同将流拍的原因归结为“资金紧张”,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更直言,拍卖结果“说明市场承接5000万元以上价位的拍品还存在问题”。
“资金紧张”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为什么会影响到艺术市场?其实,中国艺术市场近10年的快速成长,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据统计,我国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2(广义货币)的规模,截至2013年12月底达到110.65万亿元,较2000年增长逾7倍;其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7.8%;其中增速最高的是4万亿刺激下的2009年,接近30%;而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和欧元区。难怪中国艺术市场会在2009年下半年强势启动,轻松跨越价格台阶而进入“亿元时代”。因为近10年来大量涌入艺术市场的新买家为其带来巨额新资金,支撑着其规模快速膨胀、价格飞速飙升。
当前,中国经济在“稳增长”与“促改革”中间走钢丝,所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克服多年来的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金融资源错配,其表现就是过高的无风险利率:居民通过购买信托和理财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重化工业这三大资金黑洞输血。据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整治金融资源错配有三种做法,会带来三种前景:一是加快改革,让高杠杆部门风险显露,经济深蹲起跳,债市先牛之后股市再牛;二是加快改革的同时有效控局,让债务货币化,令市场直接起跳,股市债市双牛;三是改革低于预期,仅靠微刺激托底,经济匍匐前进,其结果是股市债市双熊。
问题是从经济运行层面看,第三种前景不无可能:9月8日刚刚公布的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1.7降到51.1,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在年中稍见起色之后再度显露疲软迹象。以致《华尔街日报》引述经济学家的评论,认为未来几周中国政府将会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否则7.5%的年度增长目标将很难实现,而这些刺激措施无非是降息、降低准备金率。
可见,“资金紧张”恰恰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整的焦点。这种现状不仅让新买家与新资金裹足不前,更因为经济前景不明朗,导致各路买家尤其是大买家对市场抱着观望的态度。经济学家近来有一对流行的词汇:“旧常态”与“新常态”,言下之意,流动性过剩时期的旧常态,已经被资金紧张这一眼下的新常态所取代。其实,艺术市场也有类似的“旧常态”与“新常态”:在流动性过剩的年代,市场主力的风险偏好被融资成本低廉的资金所扭曲:艺术家喜欢挑大名头,作品喜欢挑熟面孔,收藏策略采用高溢价,于是,创造新天价的天价冲动成为常态。事到如今,取而代之的“新常态”,就是天价冲动不再。
由此来看2014秋拍,高价精品虽然对大买家仍然有吸引力也仍然会拍出高价,但在拍场上更难得一见。反之,价格不高的板块却会趋于活跃,比如年轻艺术家会成为热点,如苏富比就在其秋拍夜场推出贾蔼力、刘韡、王光乐的精品;此外,当代水墨也会成为热点,苏富比就在临战前夜宣布了当代水墨新主管的任命。而在拍卖场外,一级市场也变得十分活跃,仅在上海,就相继有上海艺术影像展、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多家艺术博览会开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新的艺术基金在组建,新的艺术机构在涌现,但他们的目标已不限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而是全面介入艺术产业:从创办画廊、美术馆、艺术品电商网站、艺术新媒体,到开发艺术衍生品与艺术金融服务的新市场。艺术市场显然在酝酿新一波繁荣期,但未必是以艺术品拍卖的新天价为追逐的目标。艺术市场的转型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