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竹雕溯源——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来源:芭莎艺术 2014-07-04

中国盛产竹子,尤其在南方,更是竹的渊薮。“叶森散以翠错,茎鲜修而琼洁”(唐·吴筠《竹赋》)。竹,给人以消魄的美感;竹,又以虚心高洁的品格,备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也直接催生了竹刻艺术。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竹刻。主要形式是竹笏和竹简。竹笏,又称手板,用于君臣会见,以竹片制成。由于官员品级不同,所持笏的材质也有差别,诸侯以象牙制成,大夫以竹片制成,笏上刻有纹饰,大夫使用的竹笏是早期的竹刻艺术品。竹简是用于记事作文的主要载体。1972年,山东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就是重要的实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湖北江陵拍马山第十九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三兽足竹卮》,这是迄今发现的中国现存最早的竹刻品。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件在柄上刻有走龙图文的竹勺,刻纹细致,走龙式样与西汉时期的龙纹吻合,已具备了竹刻工艺品的初始特征。

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和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中,记载过唐、宋时期的竹刻艺术,但传世器物和知名刻工则很少。据有关文字记载,唐代艺人曾把诗人杜甫的《从军行》诗意图画,镌刻在一根较粗的竹笔杆上,“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日本正仓院藏有唐《留青仕女花鸟尺八》,雕有仕女、树木、花卉、鸟蝶等纹饰,足见唐代的竹刻已趋艺术化。

较之其它艺术门类,竹雕始终以低调而小众的姿态存在于历史中。竹雕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则要到明代才正式登场。

明代中期,竹刻艺术兴盛起来,根据地域和技法方面的不同分出金陵、嘉定两派,并产生了一批有详细记载可考的竹刻名家——金陵(今南京)人濮仲谦擅浅雕,开创金陵派;嘉定人朱松邻另开蹊径,以深刻的刀法创立了嘉定派;明末清初,又出现以留青技法扬名的浙江嘉兴人张希黄。

直到今天,竹雕仍然是生机盎然的民间工艺。相对于其他门类的竹制品,竹雕的装饰意味胜过实用价值,是千百年来的匠人们借由竹材的有限天地,相互竞美争奇的一种艺术表现。无论是与其他竹制品相比,还是较之更为普及的陶瓷、织锦,它都居于“小众”地位。但竹雕的美集结了中国人独有的爱竹情怀、生活哲理、文人雅趣和精工巧思,因此,虽有人说竹雕是小品,但可以肯定的是“虽小道,亦有可观焉”。

顾名思义,笔筒用来放笔,诗筒用来放诗稿,香筒放香。从“筒”字的结构便可以看出,这是竹子的天然功能。焚香、写字、画画、作诗,几截长短肥瘦各不相同的竹茎便勾勒出古代文人的生活图景。

竹节表面平滑光亮,又可像手卷一样安排画面,便于创作。竹刻笔筒大量出现于明代,当时的文雅之士以朴素自鸣清高,因而光素竹制笔筒大行其道。万历之后,竹刻笔筒体形渐大,选材亦渐厚,雕刻风格由浅浮雕变为高浮雕,再由高浮雕变为镂空,露出主题景物,达至圆雕效果。清代早期开始流行“薄地阳文”。透雕笔筒,似不复见。清代中期,笔筒体形更大,而且刻工较深。清代晚期体形渐又缩小,而雕刻以浅浮雕或阴刻为主。清末光绪、宣统间,才有大量留青笔筒出现。

清人笔记常有提及竹刻“诗筒”,而传世“诗筒”则不为多见。那时候的文人雅士可用诗筒传递诗稿,往来赓唱。从笔记中可以得知,诗筒用以存放诗稿,是古代文士出行时携带的文具,诗性一发即可记录诗稿。

香筒是一镂空竹管,上下镶有木盖,是明代至清中期常见的器物。其用法应为将线香插入香筒木造底座中央的小孔,再盖上竹筒及木盖,香烟自然从镂空部分溢出。明初香筒题材以螭龙纹为多,风格较为朴素。清初香筒纹饰题材以民间故事为主,富民间生活气息。雍正以后,香筒刻工力求繁密精巧。清代晚期,香筒可能为香炉所代替,而晚清竹雕香筒,则极为罕见。

由于竹材的限制,竹雕体积普遍偏小,适合置于案头。明代竹雕陈设以仙佛造像为主,清代以后品类较为丰富,有佛手、如意等代表民间习俗或吉祥寓意的样式,宫廷中兴起制造竹刻仿古铜器陈设之风。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好竹雕,牧童与牛的题材源于他童年的记忆,反复雕刻了许多次。

明代竹雕陈设以仙佛造像为多,清代以后品种较为丰富,有佛手、如意、山子、禾蟹、蟾蜍、动物、果子等,式样繁多,而嘉定竹刻则以刻竹蟹及蟾蜍最为自豪。

清代中期,历乾隆一朝,宫中制造竹刻仿古铜器陈设用具甚多,有尊、瓶、盒、鼎等。制工精巧绝伦,富宫廷风格,非常华丽,与当代“文人派”刻竹风格各有千秋。

臂搁是古人写字时垫在手腕下的东西,亦称“秘阁”,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鼠标垫。它一方面能让人在写大字时,将手放在臂搁上从而多出回转运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写好的字上面放好凹面向下的臂搁,可以避免手压到墨未干的字迹。

实用的臂搁底部有四角,多有小足,可以减少臂搁的触纸面积。清代的牙雕臂搁多沿袭此制,而竹雕臂搁罕见有小足者。明代的竹刻臂搁大部分为素工,所以留存很少。清宫所制的牙雕臂搁背面多有高浮雕山水人物图样,四角大多有小足,而清代的竹臂搁,背面例为光素,清末民初,才见有背面刻纹的竹臂搁。

竹黄即竹之内皮,浅黄色,色泽光润,类似象牙。通常以木做胎,将经过处理的竹黄片贴在器物上。

竹黄工艺的历史并不久远,始创于湖南邵阳地区。器物表面呈鹅黄色,清淡幽雅,大多为光素,很少有纹饰。清代时,浙江一带有人到湖南经商或游览时觉得此种器皿清雅实用,于是召集了一些人去学习,同时买回一些器物作为样品试做。在制作过程中,嘉定竹人将学来的贴黄技术加以改进,在器物贴黄的表层辅以精美的纹饰,使之完全艺术化,自此竹黄工艺的声誉日渐提高。

竹黄这种民间工艺品原在浙江、湖南一带流行,并没有作为地方物为贡入皇宫内廷。后来,乾隆帝前后六次南巡,发现了这种工艺品,甚为喜爱,遂命地方上作为物每年向皇宫进贡。当时民间的贴黄器在造型、花纹装饰上都比较简单,而进贡到宫廷内的器物却是精美异常。至于图纹装饰上更是精工细作,远非民间器物可比。

这类竹黄仿古器物作品虽不多,但品种较为齐全,不仅有鼎,还有觚、炉、瓶等,件件皆是精工细作。除仿古作品外,在其他造型的作品中,那些文房用具以及陈设、文玩器皿等,也均富丽精巧,使人百看不厌。

[资料来源·黄玄龙《嘉定竹刻海外遗珍》、中国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 [原刊于芭莎艺术2014年4月·古典宝笈第三册]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