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携其最新作品在京办个展。
“咋就这么神呢,早不下晚不下,朋友们从南方一过来就下了!有朋自远方来瑞雪乎乎。”昨天午间,趁着还算清闲,张晓刚接连在微博里转发了好友贴出的数张昔日旧照——那是30年前,也是一场雪后,二十出头的他和一帮好友在雪地里打雪仗,毛衣前胸积满厚厚的雪。昨天下午的半天时间,早在数月前就被预约出去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听说他时隔两年后在京办个展,纷纷要求聚一回。而他也乐得在开幕前一天,跟多年未见的友人说说话、看看画。
今起,“北京之声:张晓刚”画展在798艺术区“佩斯北京”展出。这也是这位中国当代最具国际知名度的艺术家,继两年前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16:9张晓刚”个展之后,再一次在京办个展。
张晓刚说,此次展览比原定计划推迟了一年。原来,由于心脏频现警告,这位一度创下中国当代美术作品最高拍卖纪录的画家,去年被医生勒令修养一年。憋足了劲儿的他,想借助本次展览把之前没画完、未完成的想法,一股脑儿全给捡起来完成了。“这次展出的都是今年的新作,包括两件从2010年就开始创作的作品,以及一幅2009年动笔的作品,直到今年才算完成。”他说自己这些年还有好多的想法都没能实现。因此,他把画室由热闹的酒厂艺术区搬迁到安静的何各庄,希望借助不断创作的过程,激发出更好的想法。
言及张晓刚,人们必然会提到他的代表作《大家庭》系列。压抑、犹豫之中存留一丝淡淡的抒情味道,以个人经历和记忆为主线,这几乎成了他的特色符号。不过,这次展出的作品主线与过往较为不同,“过去在展览主题上是构思一个系列,创作围绕着这个系列想法完成,而这次回归到油画创作的部分,特别希望尝试放松自己。”他将此番创作概括为“不设定主题、不依靠大脑,完全跟着身体的感受走。”就像他的新作《我的母亲》(2012)里,携带脆弱与孤独的气息,画中男孩似乎要走出画幅变为真实。这种重新定义观看的手法,在张晓刚的作品里还是首次出现。
一度被誉为当代艺术“标王”的张晓刚,其作品成交纪录在2011年苏富比春拍中达到巅峰。在那一次拍卖中,他创作于1988年的作品,以7906万港元创造了其作品最高拍卖纪录。张晓刚坦言,如今怕了媒体动辄拿那些拍品说事。“其实,那都是我十几年前的老画了。”他说,自己喜欢体验过去的一段历史,因此作品大多与现实保持着一定距离。但这绝不意味着原地不动。他甚至对于自己的观众有些抱怨:“你们似乎并不在乎我的改变。”他举例说,十年前,他作品中呈现的画面是1970年代,如今已后移至1990年代。
近些年他陆续推出的“失忆与记忆”、“史记”、“灵魂上的影子”和“16:9”等展览,便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尽管这些想法还没有被市场“检验”,但他觉得这并不是画家该考虑的问题。“《大家庭》只是我众多艺术阶段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从中受惠,但我能掌控的只有坚持自己的探索之路。这个过程带来的欢乐要远远多过那些金钱数字,何况,那些钱属于金融市场,与我没啥关联。”张晓刚自认没有最满意的作品,因为于他而言,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是他的一段生命轨迹,同等重要。
就在这次展览前不久,他去南京担任了一个青年艺术活动的评委。在他看来,当代艺术圈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较五年前更为成熟。“我希望年轻艺术家们能够更加有个体的不同,我也深深期待下一代大师的诞生。”张晓刚说。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明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