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徐汇艺术馆举办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八人展“非常融合”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4-06-24

“非常融合——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八人展”于2014年6月24日至7月13日在徐汇艺术馆举办。徐汇艺术馆自开馆以来,长期保持着对水墨艺术的关注。青年美术年、名家邀请展、“身体意象”当代水墨邀请展,从新生力量到名家杰作,可以说对沪上水墨艺术近年来的进程做过全面的呈现。而此次当代中国工笔画名家展,特邀杨维民老师策划,以工笔画为切入点,把视野拓宽到更广的范围,探讨更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实践。

抛开“中国画”与“水墨画”的名词界定和概念之争,水墨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语言,沉淀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审美哲学和性格要素,其背后渗透的是中国人对于生命流转的人文观照,和自觉内省的反躬启悟。如今,传统水墨所依托的人文环境和文人情怀早已不复,可供艺术家追溯的精神资源也遥若星辰,关于绘画程式的固守和经典图式的重复注定因缺乏生存土壤而走向萎靡。中国绘画如何面对挑战并作出有效回应,如何重建笔墨语言与当下时代的关联,是我们关注水墨的初衷。艺术的问题从根源上讲都是人的问题,艺术当随时代探寻关于人类自心与生存现实之间的解决方案,并终将为文明进程提供视觉图谱和审视性再现。

我们关注水墨的探索之路即是关注我们自身的命运走势,对中国水墨的多维度持续梳理和呈现、培养艺术受众的审美取向、为文脉传承提供建设性方案,都是我们不可懈怠的文化使命。

美术批评家杨维民观点

在当下水墨火、工笔热之际,及时做一个有代表性画家参展的工笔画学术展,可是别有一番意味。目前流行的所谓“新水墨”、“新工笔”的说辞,我也认为都不是十分准确的学术概念,所以策划一个相关展览进行梳理、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在关注当代中国画创新之时,我始终把研究的切入点置于作品的原创性与学术的前瞻性交汇处,同时对母语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一个必要的考量因素。从2000年开始,我关注当代中国画的学术趋向时,也加大了对当代工笔画创新的关注度。

从1980年代年至2010年代,即八五美术新潮至21世纪之初,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50后”何家英和“60后”徐累先后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工笔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旗手。在2000年左右,中国工笔画的领军人物当属何家英,他最成功之处就是把中西绘画的传统精华融会贯通,遵循的是徐悲鸿先生以西方写实艺术改造中国画的路线,在变革中创新中国的工笔画,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成就深深影响了一代学子。所以我在2009年12月主持上海美术馆何家英画展学术研讨会时讲到:现在或将来研究新时期中国美术史时,何家英永远是一个不可绕开的人物。近年来徐累又渐渐成为“新工笔”的代表人物,他已经不单单是改造而且是大尺度颠覆传统概念的工笔画。他以丰厚的东西方文化学养造就的独特艺术观念和别异的艺术图式颇具影响力,成为当下“新工笔”的教父。在进入21世纪的十余年间,李桐、洪健、陈林、方正、李戈晔、黄欢、焦洋、杨士奎等一批出生于1960年代末以后的70后、80后新锐工笔画家异军突起,他们有同样的学院艺术的学术背景,又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样式引人关注,成为学术骄子和市场宠儿。

从20世纪至今,中国画创新求变的一条主线就是融合之路。融合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打烙印,诸如编概念、造名词。真正要做好中国画创新尤其是对工笔画变革创新,不能单单和西方的写实摆在一起,搞所谓的接轨、入世。一个追求创新的中国艺术家不能以求奇谋怪为创新求变的捷径,求新谋变在社会转型时期是必要的,但是任何变革一定要有“出处”,不是无章无序。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民族复兴之路,年轻的艺术家一定要对自己的母语文化有自信、才能有所作为。当下多数学院刚刚出道的年轻画家,画的作品都十分自我,不太关注他人和社会。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是应该能让更多观众看到你的作品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或者产生更多的新的感觉。作品是先要感动自己,只有用真诚的情感画出的作品才能感动、感染别人,牵引观者的情绪进入到这个画的意境,人与画合一。这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的社会价值,即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当下70后、80后有学院背景的后生代艺术家,是很真诚、很真实地在表达他们艺术追求。他们也是在走一条艺术融合之路,他们是在与现实融合之时更多的彰显自我。有人说独生子女一代的后生代艺术家是青春残酷的一代,迫于生活的压力过多的暴露、宣泄。其实不然,他们是真实、率性和阳光的一代。他们的艺术表现与他们前辈迥然不同,去伪存真,予人耳目一新。他们正是当下新水墨、新工笔的主打力量,这也许就是新水墨、新工笔的新生、新奇之魅力。融合创新,开拓新路,且走且远。何谓之新,还看未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