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2015年6月27日16时,“静态与流变——蔡锦个展”在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拉开帷幕,呈现了蔡锦近一年的全新油画作品。
展览由四部分组成,进入第一个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对此次展览的文字介绍,包括前言以及范迪安、高铭潞、栗宪庭、刘骁纯、岛子、贾方舟等诸多著名艺术评论家对蔡锦艺术作品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展览,此次展览文字颜色全部是蔡锦作品中最常出现的红色,令人眼前一亮。正如其所言:“红色叫我痴迷,在这个色域里,我的画笔分外敏感。这是一种内在生命的需要,它完全支配着我的感受,一种永远捉摸不透的东西。”其余三个展厅则是以红、灰褐以及蓝绿三个颜色为单元呈现出蔡锦的作品,期间穿插着蔡锦对创作的自述,引导观众进一步走进蔡锦的艺术世界。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延续了蔡锦近些年创作的《风景》系列,将原先《美人蕉》系列中作为背景的图案和纹理抽离出来,单独构成画面。这些风景画在尺寸和色调上各不相同,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画,而是蔡锦“心中的风景画”,是她在画布上花了无数个小时、凭直觉任由画笔牵引的结果。对于创作蔡锦表示,我觉得自己永远有一种表达不清楚的东西,在画笔的每一次碰触中,有着一种出现又没有出现的感觉,它似乎存在但又永远抓不住。蔡锦说:“以前这部分内容容易被忽视,单独构成作品的尝试将这种情绪的表达变得更加集中,而不同颜色也会给观者带来不同情绪上的共鸣。”
展览现场
这样毫无目的的创作过程就好似在幻想中的一片风景中散步一般,给了她本人极大的乐趣。“画画对我来说,就像在绣花,在编织一件毛衣,无休止地在一种状态中,我感到这其中的魅力”蔡锦说。她非常惬意地陶醉在自己的绘画过程中,创作完的作品展现了她在重新找回自信及生活的乐趣的同时,所进一步达到的愉悦的精神领域。”
展览现场
评论家刘骁纯认为,她的画中有形象,一种莫名其妙的形象,如霉如菌如虫如蛹如麻如丝如云如雾,但又什么都不是,只是运笔痕迹、心路痕迹,以及对痕迹进行的空间塑造和形体塑造。说这些画没有空间,是没有西方写实绘画转化过来的抽象空间;说这些画有空间,是自由运笔时轻时重,时聚时散,时实时虚,时明时暗转化出来的迷幻空间。她的笔墨平淡、朴素、自然,没有硬做的斧凿痕,是真的心里画。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柏辰认为,艺术家蔡锦的作品以图像的方式讨论了艺术的本体问题,艺术作为文化建构的文本,在历时化的过程中以时间、空间、意义上的压缩被凝固成一种静态的现实。在内容上其符号秩序中空位的存在暗含了实体界的显现。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从日常状态中的出离而进入一种非日常的本真的“出神状态”,将个人与对象间的确定界逐渐模糊消除而进入一种无保护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品中实体界原质以星云的方式散落在画面中,穿越时间并随着个人经验和意识结构固化而显得越来越“暴力”,使作者沉浸于一种“原乐”般的侵犯中而逐步消解自身经验,最终在时间作用下和实体界成为一体。艺术家通过图像的呈现缝合了实体界与主体符号秩序间的整个场域,建构了观者对现实图像的感知,逐步消解了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对立,让本体转向了一种外貌,引导观者走进一个纯粹的本真世界。
据悉,本期展览展期持续至7月30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
展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