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展览渐成商业综合体标配 艺术筹码能否成为“引流”神器?

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史娓超 2018-01-22

不知从何时开始,逛商场已不再只是购物、吃饭、看电影。到商场去看一场艺术展,在宁波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对于不少城市商业综合体而言,艺术展也从曾经的“噱头”变成需要日常运营的一个常规项目。

“线下反扑”新招数——淘宝“剁手族”一个月逛了三次商场

上周六,忙碌了一周的90后白女士把和男友的约会地点选在了鄞州区明州里购物中心。除了吃饭,白女士还提前花了79元买了一套“鬼才达利艺术展”的双人票。

“票价并不贵,相当于看一场电影,而且可以现场感受世界级大师的原版作品,感觉很值。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商业艺术展览比较多,如今宁波也有了,很开心。”白女士说。

85后二胎妈妈胡女士是淘宝“剁手族”,最近一个月她逛了三次商场。她表示,自己是意外地被商场里的几场艺术展,心甘情愿地从线上“拉回”到线下实体店。

对白女士、胡女士们来说,购物不用再去逛商场,线下实体店里能买到的东西,在网络上买起来更加方便。但近半年来,宁波越来越多的商场展览和艺术活动,让她们与线下实体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翻看一下白女士最近几周的周末行程:除了去宁波美术馆,剩下的都是商场。圣诞节去海曙高鑫广场看了一场法国卢浮宫艺术展,元旦是和义大道的莫奈画展,上周六刚去了明州里“拔草”鬼才达利艺术展。

市商务委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处长尹秋平认为,宁波的各大商业综合体在品牌、餐饮、电影、儿童业态等方面同质化竞争严重,而且开始逐渐显示出疲态,用艺术展览来解决消费者对商业综合体的审美疲劳,或能有效实现客流重聚。

待得越久越有“购物可能”——艺术展览或成商业综合体标配?

正如白女士们所感受到的,高频次的艺术展览进入商场等公共空间,开始形成一种流行趋势和常态,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场开始把艺术当成一种时尚消费来经营。

在和义大道购物中心三楼露台上,记者看到,在一个专门搭建的白色展馆中,莫奈画展正在进行中,除了展出法国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的400多幅作品外,画展同时运用多媒体和3DMapping技术相结合,打造出浸入式实景体验。此外,结合莫奈画展主题,还有莫奈睡莲饼干烘焙、彩铅素描体验、插画课程等体验互动环节。

和义大道购物中心总经理林炳芳觉得这些艺术品能帮他的忙,“顾客会因此多停留一会儿,他们待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就越有购物的可能。”

无独有偶,在鄞州区明州里购物中心二楼,以“疯狂梦境”为主题的达利画展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展。现场展出了萨尔瓦多·达利多达150幅原版作品,包括100幅《神曲三部曲》、10幅《圣经的故事》、10幅《金色的爱情》和30幅《经典》。在展区外围,还有达利画作的相关衍生商品。

上月,海曙高鑫广场举行了由法国国家博物馆授权的“法国卢浮宫艺术珍品展”,展出作品包括馆藏单幅版画50余幅、原模翻版雕塑20余尊、欧洲中世纪宫廷首饰64件,以及200类艺术周边产品。

尹秋平认为,商场里常态化举办艺术展览,让绘画、雕塑、摄影、装饰艺术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中的艺术样式,近距离来到市民身边,印证着艺术普及方式的转型。反过来,通过艺术活动撬动实体商业消费力,让人们在商场参观艺术展,成为一种全新生活方式,一种不自觉的文化行为,如同电影院、餐饮一样,艺术空间抑或成为大型商场的一种标配。

艺术与商业混搭——“艺术筹码”能否成为“引流”神器?

“吃螃蟹”的尝试者们尝到了甜头。据高鑫广场统计,上月1日至本月14日,法国卢浮宫艺术展观展人数达1万人次,带动客流2万人次。明州里的数据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达利作品展实际展出时间19天,已有1万多人次到现场观展。

为更好地实现和放大“引流”作用,在引入艺术展览的同时,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协调,也成为商业综合体考虑的因素。

“我们在和布展设计团队前期沟通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不要当成博物馆或美术馆去布展。尽管展示内容依然是达利的原版作品,但不论是从展场的设计布置,还是对展览的宣传推广,都充满了娱乐趣味性,以此降低观看门槛,更好地实现‘引流’作用。”胡科富说。

在宁波目前的几场艺术展览中,这种娱乐趣味性和细节很容易看到。比如在灯光上,实行内打灯光与背打灯光的交替,以便让展品更抓眼球;对艺术家的重要画作采用45度角的板墙构造,为观众留出单独的欣赏空间;展区中设有V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技术,观众可以借助设备更真实地接触艺术名作。

甚至在布展的时候,观众的“拍照发朋友圈”需求也被考虑在内。白女士花了半小时观赏完达利艺术展的作品后,把拍下的照片连同中午吃的美食,一起发到了朋友圈。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