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编者按:2009年11月7日,“领升•200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 “领升艺术论坛(丽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作为推出艺术新锐,关注和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由于当今的展览很少采用批评家提名展这种展览机制,所以展览现场吸引了众多批评家前往观看。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一位批评家,他向记者道出自己他对展览是如此失望,感到展览很尴尬。下面是我们谈话的一些意见,整理出来,希望加强我们对艺术展览的学术讨论。
他首先分析了提名展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讲到,在中国九十年代、八十年代末,批评家提名展这种形式是一种比较吸引人的展览模式,提名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传递批评家非常强的立场和姿态。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的全面加速发展,国内的各种体制、机构目前算是比较健全。像画廊、博览会以及双年展逐步成熟。丰富的展览形式以及展览机会的增多,提名展这种机制渐渐被人们淡忘。
但是,反过来说,在这种繁荣的艺术大背景下,艺术家的形式非常丰富,艺术的面貌也非常多,难免会出现鱼目混杂的弊端。在这种浩瀚如海般的艺术作品中,如何鉴别一个新的艺术、好的艺术,如何去发现当下新的艺术现象或存在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批评家、批评家提名展的出场,因为批评家有着独立的视角和观点,看待事物或者时间,具有强烈、敏锐甚至有一种挑剔的眼光。
批评家提名展和常规展览又何不同呢?他认为,批评家提名展,批评家要本着为自己所提名的艺术和艺术家负责,确切的说,是为针对所提出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负责,批评家所推荐的艺术作品能否表达一种在众多艺术现象中的独立性、特殊性甚至说是极端性。因为,艺术批评从语言来讲,就是一个观察视角、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坚定的立场,假如批评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立场,丢失了自己的态度,那提名展也就失去了他的锋芒和意义。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批评家提名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画廊、艺术机构策展人挂名做的展览,从严格意义上将,一旦提名,就意味着批评家是有所期待、有价值判断的。而观众对批评家的期待甚至是要超过对艺术家的期待,因为批评家提名展最终显示的是批评家的眼光、立场以及判断能力,这才能标明批评家提名展的价值和意义。
当他评价本次提名展的时候,他讲到,展览之所以吸引这么多人来看这个展览,正式因为看重展览副标题所说的“批评家提名展”,因为前几年,提名展模式的淡化看起来在艺术市场不断升温的今天,画廊操作一切就可以了,批评家的话语权被资本市场所消解。近几年,尤其是艺术市场在经济危机冲击后,人们突然感觉批评家还是有力量的,艺术是需要批评保持一种独立的声音。本次批评家提名展,人们很想看到在今天这么多元、多样、杂多、杂乱的艺术中,批评家是如何设么样的立场和观点以及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
他还指出,虽然这些批评家的批评立场都非常尖锐,但这种尖锐性却没有落实到这个展览中,展览有点尴尬,有点不着边际。尽管在提名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奈的事情,会受制于多方面的考虑。但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最好不要挂提名,因为批评家一提名,肯定带给别人的期待就非常高。
我想他在采访中的最后一句话完全发出了所有观众的心声, “你可以给人的期待少一点,但不需给人留有期待;你可以给人的失望比较多,但是一定要让人还有所希望。”
【编辑:大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