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藏家为何易上当?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高凡丁 2017-09-04

美国特拉华州温特托尔博物馆的名声并不响亮,在它的官网上,博物馆的称号甚至与花园、图书馆并列(英文全称为WinterthurMuseum, Garden and Library),但一个名为“审判中的珍宝”的展览却让很多人将注意力投向这里。展厅中超过40件曾在市场上高价出售的“假货”亮相,包括伪造的MLB明星贝比·鲁斯的棒球手套、仿制的爱马仕皮包,其中最出名的展品是曾由纽约诺德勒画廊售出的一幅落款为马克·罗斯科的油画。


诺德勒画廊出售的仿制杰克逊·波洛克画作

事实上,在纽约诺德勒画廊被迫关门歇业之前,他们曾经于1994—2011年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出售伪作,攫取暴利。2004年,收藏家多米尼克·德·索尔用83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5260万元),在诺德勒画廊购买了一幅红黑色相间的“马克·罗斯科”的《无题》(Untitled,1956)。身为苏富比集团董事会主席的索尔从事收藏多年,可算是一位行家。但他似乎也没能拥有火眼金睛,这张“马克·罗斯科”作品一直悬挂在其家中,并被索尔夫妇视作留给女儿的遗产,直到他愤怒地将它带上法庭,因为索尔发现这张作品出自一位居住在纽约皇后区的中国画家——钱培琛。与电视剧《妙警贼探》中风流倜傥的艺术品造假高手不同,钱培琛每画一张署名为“罗斯科”“德·库宁”的油画,只能赚到6000~8000美元,这些伪作进入诺德勒画廊则立刻会被标价数十万美元,他模仿的另一幅“波洛克”作品甚至被诺德勒画廊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卖到了比利时。


诺德勒画廊售假案件庭审现场(速写)

回头看看这次事件,在各国法律的严管之下,人们对于金融产品投资总是显得异常谨慎。到了艺术市场,为何还会出现这么多耸人听闻的艺术品造假、诈骗事件,面对数额巨大的交易,藏家们真的有那么“愚钝”?

也许,盲目的相信是索尔被诺德勒画廊所骗的重要原因,这家成立于1846年的画廊在纽约建立起了雄厚的私人和机构藏家网络。除了金融大亨,它的客户名单还包括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泰特美术馆等。虽然这次事件已经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特例,但它提醒我们,市场监管方面的问题仍然在困扰艺术市场,无论是北美、欧洲,还是亚洲地区。

“信誉”是诺德勒画廊案件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索尔相信时任诺德勒画廊主席安·弗里曼,天真地以为她不会蒙骗自己的重要客户,弗里曼也声称这些作品来自于私人藏家,出售作品的画廊本身也是“受害者”。但案件中语焉不详、对疑点“视而不见”的专家鉴定书、画廊与这位“私人藏家”在遭到质疑后仍然持续的交易,以及画廊在批量收购作品时低廉的开销,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诺德勒画廊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

所谓的“信誉”可能只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但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当局者,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如索尔夫妇以及他们的收藏顾问,却对诺德勒画廊深信不疑,甚至没有要求画廊提供更可靠的第三方鉴定书。这种情况也曾发生在高古轩画廊以及大卫·卓纳画廊,只不过这两家画廊没有惹上类似的麻烦,虽然他们也曾在毕加索作品的归属权和杰夫·昆斯的作品版本问题等事件中吃到了苦头。

审理案件的检察官赫尔南德斯说:“为什么人们会仅仅根据一家画廊的声誉以及一个空头的保证就支付850万美元?如果你买的是证券、房子,或是任何远少于850万美元的交易,那些交易却往往更规范,你也会要求更多的保护措施。”他补充说,“但艺术市场是一个极其不规范、有着很强的隐秘性的市场”。如果不是事件的关键人物钱培琛被指认,事件仍然会处在真相难寻的舆论漩涡中。

IFAR(国际艺术研究基金会)的会长莎伦·弗莱谢则认为藏家将根本无法得到足够多的专业信息。目前,全球各国都没有建立关于艺术品收藏鉴定的资料库,并非所有的艺术品研究报告都可以信得过。而那些在报告中给出建议的专家们是否有相应的资格和权威?

通过技术手段证明诺德勒画廊售假的詹姆斯·马丁表示,恰恰是那些专家们给出的研究报告细节,反而成了艺术品造假的教科书。“专家们在描述细节时要更加注意,免得在无意中为造假者提供制造精良艺术伪作的详细说明书。”同时专家们可不想因为直白地披露艺术品是赝品而吃官司、赔上身家,因此多数专家不愿惹上麻烦、出面指证涉伪的艺术品,他们的自保行为可能使得赝品在市场不断地循环流通。

据《艺术新闻》报道,目前来看,保护艺术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障专家学者的权益,因为最终唯一能对艺术市场起到有效监督的还是他们。但保障专家学者的权益这一说法在三年前就在纽约提出,相关法律至今尚未制定。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