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吴笠谷:多评“大师”才能消解评大师的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吴笠谷 2017-12-28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制双线竹鼓壶

近年来,工艺美术界“评大师”的现象备受舆论质疑,已然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点话题。对此,笔者早已不吐不快,原准备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之后再整理发表,无奈参评条件的意外调整(省大师满四年),无缘参评。于是便有了时间来谈些个人体会。此问题牵扯面较广,涉及的一些问题也很尖锐,但作为业界人士,有责任就此事的利弊发声,对事不对人。

腐败抬高了大师的身价

1979年,轻工部开启了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下称国大师)评选,初衷是给予轻工系统内部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老艺人一个最高荣誉的嘉奖,类似于劳模。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企、个体成为工美行业的主体,市场成为最终的裁判,所以,当初政府以行政手段“评大师”给体制内杰出艺人以相关待遇的目的,在今天实际上已失去了意义。

行政主导,难免有权力寻租。在历届国大师的评选过程中,都会曝出一些暗箱操作的丑闻,尤其近两届,甚至出现“一千万买大师”的社会传言。之所以乱象迭出,不必讳言一个客观事实:一定程度上,腐败抬高了大师的“市场价”。

前些年国内的工艺品市场,其实质是礼品市场。送礼、收礼双方都不一定懂得工艺品的艺术价值,看头衔论价,简单实用,这使得“大师”的身价自然比没有头衔的艺人占尽先机——名利双收,加上相应的政治待遇,“大师”这顶帽子自然使得艺人们趋之若鹜。

评上“大师”者,名利双收;通过“评大师”又能使主评方获得相应的权益、利益,于是五花八门的“大师”评选层出不穷,甚至官方性质的省、市级“大师”泛滥成灾。

近几年,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礼品市场已不复往日的繁荣,这让光靠头衔吃饭的一部分“大师”境遇大不如前。但另一方面,政府这几年对文化产业、非遗项目、工美行业的扶持力度很大,这又成了“大师”们可以优先享受的政策利好。不过总体而言,“大师”们在经济上的收益与反腐风暴刮起之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评大师”对工艺美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首先,“评大师”破坏了市场经济自由、公平的竞争原则。因为“大师”等级的差别导致作品价格的落差,这是普遍存在事实。这种用行政手段、人为因素间接地干预市场,必然干扰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毕竟市场才是检验艺术家、手艺人的试金石。

其次,“评大师”成了参评艺人们的沉重负累:先要评奖,进而评各级工艺师,再评市、省级大师,最终才有资格追逐国大师。参评者疲于奔命,为此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不利于艺人们在专业上的精益求精。而且为评“大师”,同行、同乡、师兄弟甚至师徒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因之反目成仇的也并不鲜见。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同行之间的团结,破坏了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和谐氛围。

再次,“评大师”导致部分行业人才遭到逆淘汰。不管是显规则、潜规则,上位的“大师”们大多掌握了本行业的话语权,各类评审中,人情票不说,由于已获评的和参评者存在着同行相争的利益关系,难免产生“挤车效应”:挤上车的人不希望车下的人再挤上来。

最后,由于评审规则的僵化教条,加之评审过程或多或少地存在官僚主义,使得相当一部分水平虽高,但个性强、甘于寂寞潜心专业的业界高手被边缘化。据传评首届国大师时,有相关人员向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索壶,顾先生愤而拒绝参选,于是无缘获得首届国大师头衔,但鉴于顾先生在紫砂界泰斗地位,第二届国大师的桂冠还是戴在了顾先生头上。

即便国大师本身,从专业角度而言也是受害者。成了“大师”后,大量的时间被社会活动所占用(许多时候都是与行业、专业无关的跑龙套、当花瓶)。用于创作的时间少了,但市场又认“大师”招牌,于是就产生了近年来困扰工艺品市场的大师作品“代工”问题,这个问题极大的扰乱了工艺品市场的公序良俗。

现行评选规则的局限性

由于“评大师”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是一种政治需要,在名额分配上对老少边穷地区有一定的倾斜也无可厚非,但现行的名额分配显然超过了合理的幅度。

据第七届国大师推荐名额,总共206人中广东、北京等五省市占去64名,占总名额的31%。这就意味着如果以地区人口总数和分配名额算,安徽籍、湖北籍艺人评上“大师”的机率是北京籍艺人的五分之一,是青海籍、海南籍艺人的十分之一,是西藏籍、新疆建设兵团艺人的二十分之一以上。

后果是:一些凭借政策倾斜而不是因为艺术水平上位的国大师,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以“外行”指导内行、领导内行,其结果只能是拉低整个工美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被污名化的“大师”

“大师”这个词,在古代一般而言是对高僧大德的尊称,近现代也流行兼称大学者、书画大家为大师。国大师是当代工美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高荣誉,如以行业顶级水平为要求,个人认为国大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具有以传统为基础的精湛技艺,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业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如果按以上三条为标准对号入座,今天的国大师又有多少可以当之无愧?

客观而言,由于“文革”割断了传统,当代工艺美术的传统技艺发展有断层,不可否认,当代艺人的整体水平与古代有一定的差距。个人认为,如果把前六届国大师分类: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代表本行业的最高水平;另外三分之一也能算本行业的能工巧匠;其余三分之一只能算本行业的中上游水平,其中个别人甚至只能归入庸手俗匠之列。

所以说,对“大师”要辩证地看。无原则地吹捧,属于见识不够;一棒子打死、妖魔化,也有失公允。

如前所述,现行国大师评审规则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一些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的威望。这些客观上因评国大师制度被边缘化的资深艺人,应该得到公正的待遇。补救办法:可以用“推举”的方式授予荣誉性的头衔——“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由政府主导给这些资深艺人应有的荣誉,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可以增加国大师的含金量、权威性,更是对当代工艺美术健康发展的一种历史担当。

多评才能消解“评大师”造成的逆淘汰

综上所述,“评大师”对工艺美术行业产生的作用弊远大于利。但是,由于我国现在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渡时期,彻底取消“大师”评选并不太现实,只能逐渐消解附加在“大师”头衔之上行政加持的官方色彩,使“大师”回归“能工巧匠”的本来面目。

依笔者看来,有一个修正的方法,那就是——多评!事物的规律,物以稀为贵,“大师”尤其国大师之所以成了奇货可居的金字招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名额少。放宽条件,增加名额,“大师”越多,大师的光环越淡,“大师”帽子的含金量也就被稀释了。毕竟,手艺人靠手艺吃饭,靠手艺赢得市场,靠手艺赢得身前身后名才是正途;不是经过时间沉淀,而是用公权力评出来的所谓“大师”,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能得到历史老人所垂青的,一定不是所谓“大师”的头衔,而是足够大师级水平的作品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