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盛葳:装置艺术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大工业时代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盛葳 2014-12-15

2014年11月23日下午,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在上海龙美术馆正式举行。本次论坛由王端廷主持,邀请与会的嘉宾有(按照姓名拼音排序):段君、高岭、胡斌、黄笃、贾方舟、梁克刚、李晓峰、邱敏、盛葳、邵亦杨、单增、王端廷、吴鸿、张晴。
 
盛葳:澳大利亚批评家罗伯特休斯曾在BBC的节目里面谈到列瓦塞尔纪念碑。该纪念碑用石头雕塑了一个汽车,企图表现工业时代汽车的速度和力量,以及它所带来的感受。但罗伯特休斯质疑这种方式,为什么不是直接用一个真正的汽车,而是采用了石头雕塑的方式。这说明了装置和雕塑的差异,为什么装置不合适,而雕塑更合适。同时也说明了装置艺术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大工业时代。
 
在雕塑方面,20世纪最大的转变是材料和结构。一方面,有一个雕塑家叫罗索,他开始使用了蜡等软性材料进行雕塑,这使得雕塑的材料不再是永久性,也不再是硬性的材料,具有多种可能,它有时也被放在印象派里讨论。另外一方面,体量开始向结构转变。米开浪基洛说雕塑要像一袋土豆从山上滚下来而不坏,这是强调它的体量。但是20世纪早期,它开始从结构转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塔特林,他做这种结构雕塑也不是自己发明,他在1913年参观毕加索的工作室,就看到毕加索做一件作品《青铜牛头》,是用自行车坐垫和把儿焊接成的,这使他受到启发向空间转移。雕塑一方面要维持本体,但另一方面要进行无限创造。一旦突破本体,创新就不再是雕塑。所以这个时候,雕塑有比较强的局限性,需要维护本体。装置的出现使得雕塑本体更加强,装置是没有本体的,它是以破坏者的身份,或者是一种肇事的姿态出现的。
 
关于它的起源,很多同行谈到。其实有一个比较直接的起源,大家强调装置艺术与欧洲的关系,今天我们看到的装置艺术的形态,主要还是受惠于美国艺术。在1961年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展览,名字就叫装配艺术。主持人叫威廉·塞兹,他对装配艺术有一个定义,我想非常符合形态学上对装置的定义:第一,它主要是装配起来的,不是画、描、塑、雕出来的。第二,它全部和部分组成要素是预先形成的天然和人工材料,物体或者是碎片,并不打算使用艺术材料。这个定义是对装置艺术这种形态学上的定义比较早,比较准确,而且也是装置艺术直接起源。装置艺术使用了多种现成物材料,而且它很复杂是装配起来的。当时美国另外一种艺术就是极少主义,单一的物品、单一的材料。二者正好相悖,这也是它起源的背景条件之一,具有针对性。莫里斯就曾谈到极少主义“单一物体”的诟病。
 
H.G.布洛克有一本书《现代美学》,他讨论了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一块在河里面漂流的木头怎样变成作品?分成几个阶段。木头在河里面飘着不是作品;有人捡起来,这就有“人”参与进来;放在地上摆成图案,这时候就有“审美形式”;挂在墙上,让它有作品雏形;挪到博物馆,这时候参与人的身份和场地的文化属性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一块自然木头本身物理属性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它变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在几个过程的讨论里面,就能够很明确发现是什么样的因素定义它变成了一件作品。人的身份的变化,最终当然是艺术家,场地的变化是艺术博物馆。我想他的方式讨论杜尚的《泉》其实也是非常有效,它拆分了这个过程,把不同参与因素参与进来。从外部讨论更有效而不是内部界定它,因为装置艺术本身不具有一种本质。之后像乔治.迪基提出的“艺术世界”,后来丹托又发展了他“艺术世界”的观点,和布洛克的观点非常接近,就把“艺术世界”形容为一个“框”,扔进去就是艺术。但是它是有条件和前提的。这些条件可能有展览场地,有艺术家身份参与,有批评家,有策划各种条件参与。
 
装置艺术产生是有一个背景的,这个背景是大工业时代,大工业时代有一种特征,这是装置艺术产生的特征。我们一直认为到了安迪.沃霍尔才有批量生产的特征,但是实际上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特别是1911年,杜尚做第一件现成品作品进入到艺术界,它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并不需要原原本本的创新,不需要完全原创,它将一件做好的都是组合起来,这并不是真正原创,而是进行组合方式改变,这就是ready-made。
 
装置艺术是现代形态的艺术,如果定义为装置,这是一种类型化表述,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美术的惯性认识,现在我们把装置艺术认为是一种艺术门类,我觉得这非常危险。实际上,它的起源是反对这种类型划分的。而且,今天讨论装置艺术,并不是说装置艺术代表新艺术形态和新的艺术探索。装置艺术是现代主义的,甚至是非常古典的方式。在今天所看到的新的艺术里面,它并不是强调美学和艺术形态上的创新,而是强调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为大工业时代的艺术,那是装置艺术比较贴切的背景。但是我们今天看到微信、淘宝,整个商业模式转变,艺术的转变也很自然,一方面有很高大上很科技的东西,然后现实中也有很平民、很屌丝的那样一些艺术。去年尤伦斯展了一位艺术家很有意思,赛格尔,这位艺术家原来不是学艺术的,他强调的最核心的就是没有经过媒体、商业、工业加工的经验,就直接在美术馆产生,他最后也没有结果,只需要现场发生即可。我想这是他很有意思的一个点。
 
不过,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装置艺术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方面的专著很少,贺万里写过一本,徐淦编了一本,今天王端廷先生也开始参与进来,组织这个事情。论文方面其实国际国内都不多,所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但有一个比较需要注意的就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的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需要针对性。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