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解放人类艺术想象力——写在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前夕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林明杰 2012-12-13

马塞尔·杜尚作品《瓶架》

很多观众面对当代艺术作品都会有“莫明其妙”的困惑,即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亮相的《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可能会是类似“莫明其妙”的集中展示。

然而这些“莫明其妙”的作品不是无缘无故成为世界艺术之典藏的,它们着实开拓了人类文化和艺术的新疆域,空前打开了人类想象的翅膀。只不过由于我们往往还停留在习惯经验中的艺术概念和形式,所以才会造成理解真空。

什么是“超现实”呢?

展览名为“超越超现实”,那么什么是“超现实”呢?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于一战后的法国,影响后来逐步波及欧美和亚洲诸多国家。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对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理念产生了怀疑和不安。它最初是以文学形式出现的。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

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无疑让具有自我个性的年轻艺术家找到了“思想武器”,让他们踢开学院艺术的金科玉律和沙龙艺术的门槛。他们从弗洛伊德对人类潜意识的研究获得启发,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呈现人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

1928年,超现实主义开创者之一的安德烈·布勒东宣称,超现实主义与绘画的思想基础是在“求取人间想象力的解放”。他说:“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

从此,人类艺术打开了一扇大门,通向一个理论上没有禁区的想象空间。

两个代表性画家

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两个代表性的画家:达利和米罗。达利采用“具象”技法,试图精确地记录潜意识的形象,绘声绘色地构建其奇幻无比的世界,完全出乎人们在现实世界的经验,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也确确实实引起许多人潜意识的共鸣。其作画的过程在技术层面类似于写实画法,故被称为古典的超现实主义。而米罗则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趋近于抽象。它又被称为绝对的超现实主义。

大量过去不可能被视为艺术的现成品,被艺术家挪用于表达其艺术主张。譬如被称为“早期超现实主义”的文艺潮流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将自行车轮、小便池等搬进了艺术殿堂,引起轩然大波。杜尚创作现成艺术时,首先选择一件东西,再把它重新命名,随意而起,随兴而作,并不刻意给作品寻找一个特定的含义,他的这种创作方式让习惯以神圣眼光看待艺术者很难理解。杜尚的另一件现成品作品《瓶架》这次也来到了上海。但这不是《瓶架》原作,原作被杜尚的妹妹苏珊清理画室时连同一些其他的现成品如《自行车轮》一起,当成垃圾处理掉了。这件是1964年杜尚授权复制的。那些现成品做成的超现实作品被当成垃圾清理掉的事件,竟然不止一次发生于世界著名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颇令人发噱。

将各种材料和绘画拼贴在一起,也是超现实艺术的拿手好戏。其最著名的代表作《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为出生于德国、活跃于巴黎、避难于美国的恩斯特创作于1924年。他在梦幻般的田园风景画中拼贴了木材制作的栅栏和房子,还给装了一个夸张的门铃。他还利用木纹制作作品,给后人的创作突破了许多禁区,开拓了许多思路。

当代艺术入场券

自布勒东于1924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后,超现实主义热潮一度风行欧洲。二战前,很多欧洲的超现实艺术家从巴黎移居美国,所以其影响到了新大陆。除了绘画、装置等艺术领域,其影响力波及戏剧、舞台装饰、摄影、电影、建筑、雕刻等艺术领域。

超现实主义的理念决定了观众不必像朝圣那样去观赏他们。这些作品的目的不是让你们害怕和困惑的,而应该是让你们更有自信和更无禁忌地参与艺术的。

展览中方策展人龚彦说得好:超现实主义是当代艺术的入场券。很多青年艺术家都选择超现实主义作为自己艺术创造的开端,像达利这样的老顽童终身不渝。他们宁肯相信梦和潜意识也不愿相信理性与伦理。世界由此得以重建,恢复它年轻的梦的能力。它不是来世的艺术,而是在现世追求无羁的世外桃源。它不批判世界,不试图改造世界,它要另造一个世界,哪怕它是幻象。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