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沈钧儒:一生所爱 奇石收藏(图)

来源:大收藏家 2014-06-12

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法学家,政治活动家,生于1875年,卒于1963年,享年88岁。他是曾经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民盟创始人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虽官居高位,但在家人眼中却情感细腻,充满生活情趣,是位“家规严格,痴迷石头”的老人。

一生爱石藏石

沈老承袭家风,一生爱石藏石。他的奇石藏品品种丰富,既有天上的陨石,又有地下的化石,仅矿石标本就有两百多枚。他的藏石来自世界各地。一如郭沫若所说的那样:“凡游迹所至,必拾取一二小石归,以为纪念。”早在1900年,沈钧儒年轻时,曾到陕西汉水襄河拣过石头。此后,他在贵州的安顺、广西的百色、甘肃的玉门、辽宁的沈阳等处都拣过石头。建国后到了北京,依然如此。沈老88岁时,在北戴河洗海水浴,还从鹰角石海滩拣回一块大石头。

沈钧儒:一生所爱 奇石收藏

以石会友,远近闻名

1945年10月,救国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沈钧儒被推举为主席。在他领导下,救国会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的新中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沈钧儒创建并领导了中国民主同盟。1948年10月,他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人民救国会,赴解放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同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沈钧儒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沈钧儒生活十分俭朴,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嗜好就是收藏石头。他与石而居,以石会友,远近闻名。

“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沈钧儒爱石头,就是看重其坚强的品质。沈钧儒曾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与石居”,这里一度成了南北爱国志士的聚会场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以及当时的社会名流郭沫若、冯玉祥、李济深、黄炎培、茅盾都是他的座上客,冯玉祥曾题词:“南方石,北方石,东方石,西方石,各处之石,咸集于此。都是经过风吹日晒,雪浸雨蚀,可是个个顽强,无亏其质。今得先生与石为友,点头相视,如旧相识,且互相祝告,为求国家之独立自由,我们要硬到底,方能赶走日本强盗。”

沈钧儒:一生所爱 奇石收藏

离开重庆,只带走几箱石头

沈钧儒的孙子孙女曾专门到重庆,将沈钧儒收藏的两块长江石捐给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迄今为止,沈钧儒后人捐给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的文物已有40件。

沈钧儒之孙、68岁的沈宽指着长江石说:“这石头是抗战时期爷爷在重庆嘉陵江边捡的,分别取名长江红和长江青。”沈钧儒在渝期间,租住在枣子岚垭的良庄,他常散步到嘉陵江边捡石头,与它们对话。

1946年离开重庆时,沈宽只有2岁。后来听长辈们说,当年离开重庆时爷爷沈钧儒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可带走,只带走满满几箱石头。同为“七君子”的史良曾在文章中回忆,沈老在重庆时,身后经常有“尾巴”(指特务)跟踪,抗战胜利后,他离渝返沪,“尾巴”看沈老身边总有个大箱子,很沉重的样子,费尽心思打开审查,结果发现竟是一箱石头。

沈钧儒:一生所爱 奇石收藏

沈钧儒的孙女沈松记得,爷爷晚年住在北京四合院,每天都要在装满水的搪瓷盆里清洗这些石头,拿在手里把玩。

沈宽也继承了爷爷收藏石头的爱好,如今,他还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石头哲学影响全家

1963年,沈钧儒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沈松说:“爷爷这辈子,老老实实做人,不拍马屁,不搞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种态度和人生观对全家都有影响。”沈钧儒的后代中,没有再出过律师。家中的孙辈,除了范长江的四子范小建从政,现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其余子女都过着平凡的生活。

沈钧儒

沈宽介绍:“爸爸是学美术的,曾在中央美院任职,自己找的工作;妈妈教英文,也是自己找。爷爷有时怕家人有想法,就打趣地说‘你们可以利用我的关系嘛。’但我们心知肚明,都靠自己,从来不往那方面想。出去也尽量不让别人知道我们是沈钧儒的后代。现在常有人会说,沈钧儒的家属比较亏,我想,这和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加上‘以石为伴’的熏陶,培养出沈家人石头般朴实无华的性格。在我们看来,金钱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平平淡淡方得幸福。爷爷的家教和石头的品性,会继续在沈家发扬光大。”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