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远去的布达拉宫—常工个展《闻钟》在北京德滋画廊隆重开幕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罡 2014-07-26
2014年7月26日下午,北京德滋画廊常工个展—《闻钟》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闻钟》展览是艺术家常工在德滋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展,早在2012年年底,北京德滋画廊就举办了常工的《布达拉宫》系列作品展。较之上一次的展览,此次展览既是风格的延续又是精神的升华。此次展览作品包含的内容丰富,材料众多,富有空间立体感。除了艺术家日常收藏外,还在其中展示了多位艺术家朋友的作品,其中包括李津、吴祖光、宋永平、胡卫东、陈宏年、曹威恒、孔千、张耀来等。展现了艺术家的童年回忆、个人经历以及自己的生活感悟等诸多方面,把自己人生轨迹以及生活状态立体直接的展示出来。
 
宗教圣地与心灵的接近
 
布达拉宫是人们心中的圣地,总是给人感觉可望而不可及。正如常工所说的:“我的布达拉宫系列从一开始的写实到现在的遥远,是和人们的心灵越来越接近的一个过程。因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我们需要克服各种物质方面的困难。但是克服了物质方面的困难后心灵却会不知所向,正如初期的布达拉宫系列是写实的,现在的布达拉宫系列是根据心灵的需求创作的。”人生在世,难免要为生活,为物质需求去奔波。但是无论怎么样忙碌,都要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片净土,一片圣地,让自己可以用心灵去朝拜。这一点在常工的个展《闻钟》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宗教气质成就《布达拉宫》
 
宗教是一种信仰,一种信德,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境界;艺术是一种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触角。《布达拉宫》的主题创作是一种宗教境界,也是一种艺术境界。表达这种境界离不开有形的色彩、线条、色调和建筑、几何抽象的造型,但更需要用无形的心灵、心性和一种无形的文化根性的东西来塑造。常工从有色向无色的转化,实际上是从宗教意义、美学意义和艺术意义向文化意义上拓展,也是艺术家本身宗教气质的体现。也正如常工多年老友李津所言:“常工做事的宽容,对自己的克制,对别人的关爱都显示出了常工气质中的宗教感。”
 
艺术家常工还为参加展览的观众倾情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千字文》,其歌曲流露出的情感令在场参加展览的观众无不感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6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