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用四展“阿修罗净界:宋琨个展”、“重访与再造:武将的动向”、“支点·东西之间:谢岩个展”、“蜂巢·生成 第十六回 变流:黄娟”同时开幕的形式来迎接2016年的到来。据悉,四个展览都将跨年展出至2016年3月2日。
阿修罗净界:宋琨个展
位于A厅的是“阿修罗净界:宋琨个展”,是艺术家时隔两年之后精心准备的最新个人作品展。展览由系列油画、装置及氛围音乐和影像构成,鲁明军博士担纲策划。宋琨将本次展览设计为一个“岛屿”,或者她所谓的“净界”。“净界”与其说是一种虚构,不如说是艺术家最真实的体验和感知,它既是净土,也是人间,亦是地狱道;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亦是未来;既是阿修罗所处的地方,也是艺术家的栖身之所。
此次展览中,宋琨在展厅中制造一个唐代舆图形状的“岛屿”装置。宋琨将其视为一个人类贪婪堕落而文明遭遇毁灭和废弃的岛屿现场,呈现在观者眼前的亦像是地狱道的一个场景。被解剖的人类碎片散落在上面,其中有尚在子宫的婴儿,结晶的头颅、脑浆,有分离的骨骼、四肢,变异的内脏器官,还有仍在闪烁的霓虹灯管,等等。由于使用的是硅胶、树脂等现代工业材料,加上废墟般的景观设计,仿佛是一片现代工业文化的废墟。而唐代舆图形状在这里也是极具意味,它关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同时作为信仰文化的一个象征,它所对应的正是今天这样一个“末法时代”。
重访与再造:武将的动向
在B厅推出由汤宇策划的“重访与再造:武将的动向”展,呈现武将多种媒材的最新创作,并辅以文献资料。就个人经验而言,艺术家武将有着油画、设计、插图、版画的身份背景,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标识和符号,他总是自由游走于各种艺术语言方式之间而不自束,传统的水墨方式对他而言既代表着一种文脉传承,同时又是新的认知方式。
在此次展览中,《无中生有》作为占据展厅中心的木版装置,基于对形和法度规则的讨论而创作。展厅以三百余木刻盒子布置成两排并行而又间断的八组体块,像是高两米余的黑色碑阵,与美术馆原有墙体之间营造出了三条通道,观众需要不断地移步换景穿行于展厅,才能窥得展览全貌,而盒子的外立面则由众多不规则的黑底白纹的痕迹组成了一幅幅不可名状的抽象图景。
展览还将呈现大型水墨作品《山水非师》。艺术家将并不完全成熟的山水或是局部的摹本(甚至可以称为习作)以重组与拼合的方式构成一幅似山非山、似水非水的意象画面。这是对传统绘画形制的图像式处理,也将传统重置于一个崭新的逻辑结构之中,恰是从这个角度,武将又与所处的世界发生了关联。
支点 • 东西之间:谢岩个展
C厅推出由丛涛策划的谢岩个展“支点 • 东西之间”,呈现其近年的油画和纸本创作。谢岩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谢岩出身艺术世家,幼年时便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大学时选择修习油画专业,他早期的油画作品造型坚实,质感鲜明,在质朴中追求博大之意。与此同时,谢岩也乐于借纯净的水墨语言抒写宁静愉悦的心境,在那些富于现代形式意味的风景作品中,线条的质量和色彩的点染都显露出他对中国画媒介的熟练驾驭。谢岩近期的风景创作超越了之前以油画材料表现中国传统山水形态的面貌,转而在材料本身用功,将油彩和水墨两种媒介融而为一,统一于颇具现代形式意味的风格意境中。
蜂巢·生成 第十六回展 变流:黄娟
作为蜂巢扶持年轻艺术家计划的第十六回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蜂巢·生成”项目推出由杨鉴策划年轻艺术家黄娟个展“变流”,呈现艺术家近两年在纸本上创作的抽象作品。
黄娟1991年出生于重庆,本科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研究生在读。在本科学习的后期,黄娟以一种自省而单纯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抽象创作。黄娟的抽象绘画存在较为明显的演变:从比较自动主义式的、极端繁复的“增殖式”的形状网络到圆形、条纹形、方块形混合的复杂形式演绎;从纯平面化、图形化的视觉秩序到之后的微妙参差、前后掩映的空间结构转变;从简单纯粹的大块色彩布局到之后丰富渐变、多调性交响的色彩世界,形成了一个不断“破局”的过程,艺术家驾驭形状、色彩、质地、形式等绘画要素以及把握画面复杂统一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她后面的画总会面临更多的“技术飞地”。
本次展览的题目为“变流”,取自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抽象与移情》当中论述的与抽象所对抗的一种不确定因素。黄娟作品虽大都由抽象图示在同一画面中重叠出现组成,在不同作品中却没有刻意设定关联性的连接和设定叙述性,进而言之像是通过找寻一种“变流”在阻截作品及作品间的从属和附加,近似与相联被艺术家有效地控制了。当作品集体呈现时形成场域,内向的力量被聚合,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系统之中的产物,而“变流”光临使得每件作品都形成独立的节点,开端一个新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