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洋子自称很早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化
昨日,刚庆祝完75岁生日的小野洋子来沪为其首个中国个展《小野洋子-FLY飞》做准备。媒体见面会上,这位首次来到中国的东方奇女子,在谈及世人因她与约翰·列侬的婚姻而产生的恨意时,毫不回避自己当下的孤独感。
时尚老“奶奶”性感亮相
小野洋子
她是甲壳虫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的妻子,她更是过去50年间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实验和先锋艺术家,她还创作音乐、制作电影、写作诗歌,列侬评价她“世界上最著名而不为人知的艺术家: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可没有人知道她做了什么”。
这位名叫“小野洋子”的美籍日裔女子对不少中国人来说神秘又传奇。为了她的出现,主办方郑重其事,无论是现场保卫安排,还是发布会流程,都照足国际顶级巨星模式,甚至有记者晚到一分钟,都会有保安把门拒入:“洋子说了,迟到的都不能进。”
等足了近一个小时,主办方特别下达“小野洋子女士说话的时候,绝对禁止拍照”指令后,小野洋子才最终露面。
只见她白色时尚帽配黑色紧身衣,再加上酷劲十足的眼镜,和她在邀请函上的年轻性感打扮一模一样;虽然脸上皱纹明显,这位“奶奶”级明星还是不遗余力地彰显时尚、张扬个性,当即引起现场不小的轰动。
读过《三国》和《孙子兵法》
一开口,她就笑意盈盈地表达出对首次来到中国的向往和喜爱:“我今天特别高兴,在飞机上,我一边想北京奥运,今年夏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做成这么伟大的事情;一边我突然想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感受。出来到机场,机场的规模让我难以想像,那些建筑物让我觉得很有创造力。”
一如中国人对她的熟悉又神秘的感觉,她对中国也是如此:“虽然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我对中国并不陌生。因为我从小就接触到很多中国文化,我看了很多中国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我还认真读过《孙子兵法》。所以,很高兴,我终于来了。”
展览作品覆盖上海
23日至12月15日,小野洋子首个中国个展《小野洋子-FLY飞》将在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虽然她的作品曾亮相2004年上海双年展引起轰动效应,但本次展览作品包括了从她艺术生涯早期作品一直到如今正在进行的一系列的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的艺术构思,有25分钟电影《FLY》(1970年)、许愿树(1997年)、《电话中国》(2008年),堪称是小野洋子艺术创作的一次全面展现。
据介绍,作为策展人的她相当重视这次展览,尤其是和观众的互动部分,除了“ILOVEYOU”的表演和“愿望树”外,她还带来了另一件互动作品《修补》。展厅内放着四张小桌子,16把椅子,墙上安了一个架子。罐子、杯子等陶瓷被打破成碎片放在桌子上,观众将被邀请“修理”它们,可以粘也可以绑,然后将修复的作品放在架子上进行展示。此外,这些作品除了被展示在可当代艺术中心的空间以外,还将发散到上海的各个角落。例如有20幅“小野洋子-FLY飞”展板广告将会在11月布置在上海的地铁沿线。另外,她的多件“说明书式”艺术作品则将被散布在全市各处,有画廊、餐厅、酒吧、商店等等。“恨我,因为列侬和我结婚”
尽管列侬已经去世近30年,但面对小野洋子,约翰·列侬始终是个绕不过的话题。
从两人结婚至今,对小野洋子的批评就不绝于耳,有人骂她误导列侬,有人称她“职业遗孀”,以至于她本人的才华一直被列侬所遮掩而少人关注。回忆自己与列侬的传奇,小野洋子低头思考了会儿,谈起了“爱是什么”:“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恨我,因为列侬和我结婚。这个恨还很大。但恨和爱一样,同样能带来很大的震撼能量。所以,所有往我的恨,我会转化成爱,我拥有这个能力。所以,今天我对你们有很多的爱。这就是爱,我得到那么多的关注度,我都能转换成爱。”但她怎么能经受那么多的不被理解呢?小野洋子语气弱了下来,不再像个特立独行的女强人,说起自己观念超前少人理解:“大家不理解,我就想:不是我的作品不好,是没有好的评论家。但是,是的,我也是人,我也会感到孤独。没有别的什么,只有工作,工作才能让我感到快乐。”
最后,小野洋子突然站起来,宣布要改名:“我要把小野洋子的小野去掉,从此以后,我的中国名字就叫洋子。”没有解释为什么,她郑重地走到一边,拿起毛笔,写下中文“洋子”二字。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