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许多方面和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什么方法和路径能使中华文化最快地实现伟大的复兴呢?
这个问题令我想起世界上众多经济专家或史学者经常苦苦思索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英国和日本会先后战胜大清国?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经济史专家麦迪逊估计,按当时可比价格计算,大清国的GDP分别为英国的4倍和日本的5倍。如此悬殊的国力对比,到底是何原因使两个入侵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诘于此问,中外史家众说纷纭。结论多不外为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入侵帝国的坚船利炮。这虽然不失为主要原因,却仍显笼统和肤浅。2004年,我应邀为祁斌先生的译作《伟大的博弈》一书作跋,经思索我发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回避和显而易见的。虽然当时入侵国和满清的GDP实力比较,英日显然弱一筹;但是,他们集资融资的能力却不是满清国可比拟的。在筹集国防经费方面,两国拥有的正是清朝所欠缺的现代工具——资本市场。
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人民终于认识了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邓小平的亲自推动下,中国在1990年重新建立了证劵市场,经历21年风风雨雨的飞速发展,它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金融市场。
2011年,中国原创性的金融创新——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各地破壳;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发展起来。但任何新事物在新生的环境中,总不会自己一马平川地生长发展。中国的文化产权市场虽然已经成立,但在集资、上市、交易等各个环节上,还显现出不少新兴市场行业的共同弱点:无序、无计划,充满投机性,缺乏有效监管,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起到有效利用社会资本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怎样正确地看待和发展这个新兴的市场,是监管层在目前处理市场监管和发展这一矛盾的同时,所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纵观金融市场两三百年的发展史,它既是一个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场所,又是一处汇集智慧、永远创新的地方;正如人类史上的伟大发明——火药一样,虽然其不正当的使用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但毋庸置疑,其发明与合理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中国的文化金融市场尚处于襁褓时期,需要我们少苛求、多爱护,积极引导,大胆创新,让它少走弯路,让我们共同促进它的壮大与成熟,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插上强有力的翅膀。(作者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摩艺术品指数共同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