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当代美术馆外景。
1995年,华人当代美术馆在渝北宝圣湖畔落成,标志着重庆有了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也是中国首批民营美术馆之一。至今,重庆的民营美术馆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繁荣,民营美术馆的修建也掀起了一股热潮,据统计我国注册的民营美术馆已经超过了1000余家。但新的民营美术馆成立的同时,我们也目睹了不少倒闭甚至消失的民营美术馆。重庆民营美术馆的现状如何?本期重庆晨报《艺术周刊》,就让我们走进重庆民营美术馆,看看他们的生存之道。
9月12日,由99艺术网发起并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专题】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2014•浦东))在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来自中外各地的上百位民营美术馆馆长出席,重庆晨报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受邀媒体,全程参加了本次论坛。重庆晨报记者还采访了重庆本土的多家民营美术馆负责人,听他们讲述运营美术馆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论坛中,记者将这些问题抛给了多位知名民营美术馆馆长,请他们来为重庆民营美术馆问诊把脉。
民营美术馆 历经三次发展热潮
龙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再加上荷兰梵高博物馆、西班牙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西班牙塞维利亚弗拉门戈舞蹈博物馆……“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可谓是嘉宾云集。99艺术网董事长杨凯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全国出现了第一波建立民营美术馆的热潮,从1991年国内最早的一个艺术馆成立,到重庆华人当代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等纷纷成立,他们是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先行者;进入2000年以后,以今日美术馆为代表的第二波民营美术馆的热潮兴起,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等一大批民营美术馆纷纷成立。”杨凯介绍:“而到了近几年,第三波民营美术馆建设的热潮来袭,震旦博物馆、龙美术馆、昊美术馆、正观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民营美术馆的高潮。”
在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民营美术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战略定位不清晰,是中国民营美术馆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专家们建议,民营美术馆不仅仅要探求运营策略,更要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道,这样才能使民营美术馆长久的发展下去。
重庆现状 民营美术馆超10家
从1995年重庆诞生第一家民营美术馆开始,重庆的民营美术馆已经走过了19年,与全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同步。据不完全统计,重庆目前拥有包括华人当代美术馆、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渝澳国际美术馆等超过10家民营美术馆,“如果算上一些注册名字为美术馆的艺术机构和空间,重庆的民营美术馆数量更多”。
不仅数量多,很多重庆民营美术馆收藏的作品也不差。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的大厅里,就挂着他们收藏的艾轩、叶永青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而华人当代美术馆的藏品更多,罗中立、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叶永青等名家的作品,华人当代美术馆都有收藏。“今年年初重庆美术馆举办的《回响——重庆美术60年》大展,有16件参展作品都是从我们美术馆借展的,而且都是在重庆美术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些作品。”华人当代美术馆馆长罗群毅这样告诉记者。
但业内人士直言,虽然重庆的民营美术馆数量不少,部分美术馆也有自己的藏品,“但坚持做展览、做活动的也就那么两三家。”而在记者走访的多家美术馆中,不少馆长都表示,资金是他们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本土知名批评家王林则认为,“民营美术馆能否成功运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投入能否维持美术馆长期的收藏和常年的展览”。
馆长观点
吕澎:中国根本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
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吕澎,向来在艺术界以观点犀利著称。在“第二届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上,吕澎同样语出惊人,“如果我们真的对1949年到今天的历史进行梳理,我们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有一些民营的企业家对这个感兴趣或者有这个方面的利益,所以来建造美术馆。因此,我们根本就没有全面的制度安排、没有全面的政策安排、没有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安排,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美术馆。”吕澎说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把美术馆看成是一个行业,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人员在做这件事情。我们的馆长、策展人和专业方面的管理人才、经理人才,都只是爱好者,是学美术、学美术史、学计算机或者学经营管理的人。由于种种偶然的原因走到这个集体里,走进这个团队,然后开始做美术馆。”吕澎认为,正是由于这些不专业,没有制度安排和制度保障,所以中国的民营美术馆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