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人类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新泻大地艺术三年展纪实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潘力 2011-03-29

手塚贵晴+由比《森林的学校》建筑 占地面积4269平方米 最高塔33.49米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已经在日本国内主要的三年展中占有独特位置,横滨三年展基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资助,以都市环境为中心;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则顾名思义以亚洲为主题。此外,与国际上的三大双年展比较来看,威尼斯双年展以国家馆的形式展示各自国家的当代艺术作品,突出的是不同地域的比较;圣保罗双年展也是以大规模的专用展览场地陈列作品;卡塞尔文献展虽然也是利用城市的不同区域,但在特定的展示空间里艺术家们注重的大多以自我的个人世界为中心的表现。从美术史的角度看,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可以被认为是寻找美术与大众相脱离现状的突破口的一个尝试。从广义上说,这种尝试总体上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生活基础。在关注和关怀自然与土地的同时,使艺术对当地的民众生活产生具体的影响。大英博物馆现代美术部研究员詹姆斯·普特南(James Putnam)由此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称为“艺术展的新模式”,他指出:“这已成为日本当代美术界的主要事件,是将当代美术的使命与区域振兴的努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充满勇气的尝试。在追问几乎所有的双年展和三年展是为谁、为什么举办之际,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以其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及对其产生的影响所取得的成功,可以被认为是最具深远意义的。同时,这也是将世界当代美术从向来熟悉的城市文脉中转移到农村,让艺术家分享共同的理想”。

 

【相关文章】

人类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新泻大地艺术三年展纪

 

 

森林的学校内部展示 森林的学校内部展室

 

 旅居美国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1957—)也参加了首届展览。蔡国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日本进行艺术活动。他重视“风水”的思考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理论作品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表现自然界所蕴藏的无限能量。这次展览,他将“瓷都”福建省德化县现存的长达三十五米的旧龙窑整体拆卸后海运到日本,在展区修筑复原,连砌砖用的黄泥也从福建运来,命名为《龙现代美术馆》,他将自任“馆长”并选择艺术家前来制作作品。笔者在展览开幕当天到达现场时,蔡国强正和他的助手们在工匠般地进行龙窑点火仪式,他表示今后将主要以这种方式参加各类展览:“我将向各种展览会赠送不同的‘展览馆’”。蔡国强试图以此对现行的美术馆体制提出质疑,以促进人们重新思考在当代社会条件下艺术机制的运行方式。

 

 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在展示场地上不同于都市的美术馆空间,所展示的就不仅是单纯的美术作品,而是在千层梯田之上的共同劳动现场,在荒地、废弃屋、山奥、梯田、森林、河流以及田边地头展开。作品如同从特定区域的地下生长出来一般,这些作品只属于这里,而不是可以任意复制到其他空间或其他展览上,由此孕育着当代艺术的展览形式和公共艺术新的可能性。此外,不同于普通户外艺术展的最大特征还在于,大部分作品都不是一次性地随展览的结束被拆除,而是作为国家和地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成为当地的永久设施,形成独特的公共艺术景观,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就考虑到了作为公共设施的功能和自身建筑形态的完善。因此,这些作品就不可能只停留在艺术家的个人表现的层面,而是具有公共意义的存在。都市美术馆的展览形式,在空间上就具有某种特权式的限定,即在这个空间里的展示物自然就有着作为“美术品”的保证。而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的作品先天就不具有这样的环境保证,不仅不同于美术馆空间里的作品形态,而且既不是单纯的室内外空间差异,也不是一般的户外雕塑或装置,而是在构建当代艺术与人类的新关系。

 

艺术展的新模式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总策展人福武总一郎(1945—)指出:“在遭遇全球性环境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狭路的今天,我们所能做的是,面对许多辛苦劳作和无限的乡间小径,深入到曾以土地的力量为指引的祖先们生活过的地域,在这里学习、生活。每一个人的所有活动都在于促进发现内在的本性,而美术就是以此为目的的方法”。[5] 三年展作为越后妻有地区文化建设的推进剂,从中小学生到退休老人的众多市民作为志愿者共同参与了艺术创作活动。尽管展览与当地一系列由普通市民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地方传统民间节日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几乎云集了日本所有的著名当代艺术家并有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的加盟,使之具有很高的水平。

 

随着2009年第四届大地艺术三年展的落幕,以十年为周期的“空间构筑”计划也已经得以实现,被命名为“农舞台”的“雪国农耕文化村”、“森林的学校”等大型建筑均告落成,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景观,其中最具规模的莫过于座落在十日町市的“雪之回廊”——越后妻有交流馆,占地面积19.147.71平方米,建筑面积5.138.06平方米,建筑手法借鉴了日本神社和寺院风格,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活动的大型公共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态。每届前来参观三年展的人数平均在二十万人左右,由于展区地域广阔,一个独特的观展旅游业应运而生,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再生和发展。从2010年开始,组织委员会又开始着手设计下一个十年的“空间构筑”计划。

蔡国强《龙现代美术馆》陶窑
 

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的影响下,“街区建设”已经成为近年来日本政府转变施政方针的一个亮点。以三年展的经验为模式,国土交通省推出了“日本风景街”的观光立国政策;环境省也以此为参照,开始制定以重视生活的舒适性为主的城镇建设政策。在今天的越后妻有地区,不仅日本国内,海外的各种组织和民间团体也相继前来参观取经,都希望以十年为一个周期,通过大地艺术节的活动发掘乡土文化,加强与周边区域以及各地的联系,加强与世界艺术家的联系和交流,将公共艺术作为地域重建的基轴,进一步开拓农业、观光、产业等领域,增加劳动人口。[7]可以相信,越后妻有地区大地艺术三年展的独特组织方式将为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当代艺术所关注的民族、宗教、环境、信息等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所无法忽视的共同问题,艺术家们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与尖锐提示,终将成为当代社会的进程的动力。这种将当代艺术的实践与地方经济建设联系起来的模式,既反映出当代艺术日渐走向开放、走向公众参与的趋势,也体现出当代艺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荷兰)MVROV设计小组《农舞台——雪国农耕文化中心》建筑 高10.5米

农舞台——雪国农耕文化中心内

广原司《雪之回廊——越后妻有交流馆》建筑

越后妻有交流馆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