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一来二去”云南-越南女性艺术家进驻交流展

来源: 2008-09-16

开幕时间: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晚20:00
展览时间:2008年9月20日-10月29日
展览地点:云画廊


前言

云南作为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省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以它悠闲散漫的气质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在这儿建立工作室,上河会馆和昆明创库的创建,更为在昆明这个边疆城市生活创作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更多的本土艺术家迁徙到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生活创作,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本土的女性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创造一些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机会与缘由,探讨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200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们和贺晶一起讨论如何以群体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个体创作的成长,于是就有了"九又四分之三工作室",旨在促进艺术家之间以及艺术家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拓展个人艺术创作空间。"云南-越南女性艺术家交流进驻项目"是我们策划的第一个交流项目,通过两地艺术家互访,驻留一段时间,利用当地材料共同创作、讨论来分享个体的创作经验。
这个项目邀请了10位艺术家/设计师参与:Nguyen Phuong Linh,Nguyen Trinh Thi,Nguyen Thi Thanh Mai,Ly Hoang Ly,雷燕,王涵,石志洁,贺晶,刘丽芬,陈玲洁以及艺术评论陇艺梅。

此次展览是越南艺术家今年9月进驻昆明期间和云南艺术家的一个交流展,同时也呈现了个体的艺术创作面貌。

这是该项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将于11月在越南河内进行。我们期待,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刘丽芬 王涵 (策展人)
2008年8月23日

当对越南的历史了解几近肤浅层次时,我们只能凭借蒙太奇般的花絮搜索脑中的越南印象。万年鱼贯的湄公河,百年沧桑的滇越铁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的西贡港,湿热街道,绝色景致与绝顶恋情,还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越南画报》上的胡志民叔叔,京族美女、越南人民军题材的写实油画,越南电影《阿福》、《早安.越南》等……忽闪忽现,梦幻般的记忆撩开了与越南相关的一页一页。

歌曰:"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江连江……万岁万岁胡志民、毛泽东。"

百多年来,中越两邻之间发生了许多关联,一条滇越铁路带来的物流来往与民族交错,共同发生的国际共运史与世纪末的经济政革与门户开放,使原称兄弟的邻里在新世纪又共命运,谋发展,不堪回首的援越抗美与中越战争,在两国人民的心目中均烙下了深深的伤痕……

游走欧美,常被向及Korean? Japanese? Vietnam! China!小小的欧洲眼误使我们记忆深刻,凭添复杂思绪,亚洲的共同面孔几乎成了共同利益逃不掉的大名片,相连的山水孕养相似的历史传统、风土民情、崇拜祖先、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风水,国有传统节日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并且在隆重的春节有"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的概括,这些咋看起来象中国古代的场景,却是今天越南平民的日常生活,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使亚洲文化在来来往往中多多少少保留了彼此的痕迹,人类发展轨迹的规律如此而已。京族 女子的袍子与清末民初的中国旗袍,越南国粹漆画与汉王室贵族的奢华日用漆器,昆明街头的百年越南咖啡老店的硬壳面包,今天高楼上的越南鞋业广告……

澜沧江水南流,往事难驻已逝,新一轮的文化互往,对历史的脚印难以妄加评判,中越两国民族在危难之际表现了同样的坚强与忍性……唇齿相依的不仅仅是山与水的相融与相连,今天,2008年的中秋,中国云南与越南的女艺术家相聚春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巧妙,携永的沟通与认同,需要多少的时光修得的缘分呢?以无障碍的语言演绎新的艺术史料,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她们共饮聊天,郊游,漫步,玩陶。享受艺术的新创艺。像姐妹般朝夕相处,轻松的呈现人的单纯与平实,感受彼此的原有的柔软,温和与宽容情致,在缓缓的人文环境中,艺术之作油然而生。渗透和平之世的特殊视角。

基于对中越文化交流的诸多盲点,大家尽力搜索了脑中关于两国交流的点点滴滴,欲支撑一次深刻的命题……其实,此次项目的意义并不在于思想性等等。而在于第一次两国女性艺术家的你来我往,更多的是将彼此的坦诚呈现出来,在生活中体验文化,初次意味着基础之始。它的幼稚突现了可爱的天然之质,象初生的婴孩,渴望成长的快乐,爽性,率意----"一来二去"本该如此。

诗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姐妹。

原此诗之意蕴贯穿项目的始末。

陇艺梅 (艺术评论)
2008年9月2日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