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隐与显——范勃作品中的直觉与体验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魏娜 2017-09-16

熟悉了解艺术家范勃的,只要稍作回顾就可看到,范勃从2015年起在成都K空间、到2016年北京艺琅国际、到最近在深圳e 当代美术馆的大型个展,连续三年的大型个展,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他每年的新作,同时也我们对于他从2015年开始的对于艺术的多重实验、探索有有个更为清晰的了解。今天借范勃在深圳e当代美术馆的最新个展,我们继续了解范勃在艺术创作中愈加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在其中所蕴含的他对这个世界不断更新的所见所想。

范勃
1966年生于天津,著名艺术家。
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我们还记得范勃在2015年以前的油画作品,可以看到范勃在早年《花开花落》《园子》等系列作品中,他将观者带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在那些诡异风景为背景的人物画像中,画布上的虚无空间里,一具具人形的躯壳在游荡。那些人物都是来自于现实,甚至有时以画家本人的朋友为原型。但它们却褪去了与现实的最后一点联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芸芸众生灵魂的模拟物。


“ 潋滟:范勃个展”展览现场

但从今天来看,艺术对艺术家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技术操作层面, 而是需要通过艺术家通过艺术感悟不断地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同时还必须承担起知识转型之后,描述未来的责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视觉资源。范勃近三年的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逐渐游离开自己早期选择的艺术逻辑,对他的过去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更新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让自己的创作形成陌生化的语境,与大家一起分享他重新开启的形象命题,让我们看看我们似乎所熟知的人类心灵世界有什么样新的可能性。正如范勃自己所说:

“而我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心灵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工作、持续性的阶段展览实践去逐渐接近答案。”(范勃)

梅洛庞蒂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谈到“他者的体验对我来说并不是乌有,因为我是相信他者的——而且这个体验和我自己是相关的,因为它作为投射于我的他者目光而存在着。”


“ 潋滟:范勃个展”展览现场

可见与不可见的直觉与体验,是范勃在近三年的创作历程中用各种适合自己的题材、媒介和文本探求人的内心世界做作的努力。知觉是范勃艺术作品的主线。艺术家最初致力于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中具象的人体来表现人类的命题。作品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


 “潋滟:范勃个展”展览现场

在当代哲学领域,“知觉”是一个被重新发现并赋予极端重要性的概念。按照现象学的看法,知觉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本体:有什么样的知觉,就有什么样的心灵。现代社会的本质是视觉社会,我们所惯习的一切,包括思维、概念、行动、结果,都是以视知觉为基础的。对于一个视觉艺术家,范勃在他的作品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如果社会化的视觉对个体的人的心灵规训不存在了,那么人类感知的世界、人类心灵的世界会有怎样的可能性?

2015年,范勃第一次对外展示了他在报纸上的描绘:


言外像之三十四 / Image beyond words No.34|39x55cm|纸本 / paper|2015

视觉经验越来越将我们引离自身的认知,意义就在视觉游戏中被消解、操控。这让我从以往的视觉创作中跳出,反而思考“视觉”本身的性质。《言外像》以视觉创作的方式消化纸媒中的信息,拆散它并重建、再造属于自身艺术创作中的时间和意义,受到许多特定语义的“支持”,这个过程得以被同代中的大多数人所解读。(范勃)

在同一年的作品还有《卡巴拉—梦像》:


卡巴拉-梦像 / Cabala Dream Image|370x150x150cm|绘画装置 / Print installation|2015


卡巴拉-梦像 / Cabala Dream Image|370x150x150cm|绘画装置 / Print installation|2015

作品《卡巴拉—梦像》中,范勃再次利用了《人民日报》,这次,除了对报纸进行覆盖之外,还加上了一个历史性的人物(他一直出现在范勃的绘画中),它和《人民日报》的历史记录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对照关系——事实上,所有的人,都以隐秘的方式和《人民日报》的记录历史发生关系,他们以他们的表情,他们的不同面孔,他们的不同嘴形,来呼应一个报纸记录的时代,时代既浮现在报纸上,也浮现在人的面孔上。或者说,时代以叙事的方式被记载在报纸上,以确证的方式体现在身体上。事件对身体的铭刻,就如同故事对报纸的铭刻。而每一个历史人物在时间中的浮沉,就如同事件在历史中的浮沉一样。

这次,范勃将水平面的历史时间树立起来,使得它们符合树状的结构。时间在往上下方向垂直地更迭,而不是往水平方向横向地延伸,时间在这里奇特地组织成为空间的结构。时间堆砌了一个空间,一个仿佛建筑式样的空间,一个现代主义建筑的静止而肃穆的垂直空间。这同时是树状的空间。它看上去凝固不动,似乎要让时间一劳永逸地停滞下来,让时间保持静态的形式。

用视觉的方式解构信息符号并没有使我获得满足,我开始更进一步关注视觉在具体经验中的作用,以及没有视觉的群体和我们之间的认知差异。(范勃)

在范勃2016年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开始使用盲文:一个存在于视觉之外的特殊人群的符号系统。


切片18 / Pathological Section 18|35x28cm|纸本综合材料 / Mix media on paper|2016

从《切片》开始,展现盲人生活中用于记录信息的高频材料,这些材料对于他们来说是如此的日常和单一,本身所带有的内容却映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视觉在这里产生了脱离。虽然视觉有助于我们丰富经验并推进意识的思考,它是我们判断信息的必备手段,所谓“眼见为实”说的便是如此。但在无法使用视觉的盲人身上,我试图通过创作去探究视觉是否会透过其他的方式渗入到其意识当中,让常人感受到视觉缺失这种知觉系统的不对等。(范勃)


大切片 / Big Pathological Section|400x280cm|纸本综合材料 / Mix media on paper|2017

在《切片》中,艺术家刻意在有盲文的笔记本上用形象记录人体的不同器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检查波线、化验单数据、药物名称、分子结构、化学方程式等医学符号,而这些零散的符号也只是庞大医学体系中某个局部小小的片断,就像散落在城市社区角落的生活碎片。而作品中属于触觉的部分则是艺术家之前采集到的一些盲人表述自己梦境的凸起的盲文。这两种知觉系统表述符号的交叉重叠,暗喻人性中种种倾向,思想、味道、声音、诗性、信仰、死亡、生存、希望、恐惧、幸福、敏感、诱惑、痛苦、贪婪、脆弱等等。这些符号信息的相互转换、消解,使在视觉上分属两个世界的群体在某种形而上的意义上取得了平等和对话的可能。


2017-9|150x120cm|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2017 


2017-10|150x120cm|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2017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种言外之像,像外之言,是我创作线索的近一步延伸,所不同的是,作者从其中巧妙的隐身了。展示方式是将这些扎满盲文的印刷现成品裸贴于6.25米长、2.85米高的一整面墙上盲人可触摸阅读印刷品上面的文字记录。有视觉能力与没有视觉能力的读者各自解读分数两个世界的信息,通过这个解读过程,两个世界再次分离。(范勃)

《世界3》,材料来源于现成品,通过数个盲人家庭的追踪调查,发现盲人关于个人日常生活的盲文纪录,诸如菜谱、歌词、地址、电话号码、信仰、诗歌等所用纸张来源于各种不同时间段的广告、杂志、图片、日常政治文本、房地产推销书等印刷品,印刷品本身的内容恰恰巧妙地反映了在地的城市化进程。而盲文本身同纸张所印刷的信息分属两个世界,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重要的是这两个世界在此交汇了。

在2017年的个展现场,我们看到更多的B2系列和凝视系列作品:

当时创作前期的深入调查,使得我在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触觉上都获得了再开发。《B2》系列或《凝视》系列在探究“视觉”的信息传输和审美本质的功能时,也带着我对生命温情的寄寓。(范勃)


凝视-294 / Stare 294|1356×305cm|医学胶片、LED、综合材料 / Medical CT film, LED, integrated material |2016

.
凝视-294 / Stare 294|1356×305cm |医学胶片、LED、综合材料 / Medical CT film、LED、integrated material |2016

范勃又进一步在画面中推进他的“视觉革命”:将现实生活中的医学胶片放置在盲文中,强调具有重叠的时空关系、多重叙事的结构空间;画面中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之间也不再维持线性的关系,艺术家不再诉求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试图以一种碎片化的、个体化的语言方式在画面中重新强调出冷静和有趣的思考,形成一种时隐时现的创作特征。


B2-1、B2-2|300x200cmx2|麻布 油彩 药品 / linen paint tablets|2017


B2-42、B2-43、B2-44|200x120cmx3|麻布 油彩 药品 / linen paint tablets|2017

《B2》系列作品中,范勃收集了大量的盲文检讨书,他将这些检讨书放大了,将它们按照放大的比例制作在白色的画布上。盲文检讨书组成的线性长卷式展陈方式,形式上追求极简,变成了一种谁也无法抓住其意义的抽象画。其与空间融为一体,从观看角度来说,正常人无法解读盲文,维生素B2药片组成了放大后的盲文凸点,所以盲人即使触摸作品表面也无法解读其内容,作品本身产生了无法观看与解读的双重困境;从符号意义上来看每一份检讨书都来源于真实的盲文符号,用手及身体的解读方试在这里完全失效,每一个具体的检讨在这里成为了无意义的无解的盲书。


寓言 / The Fable|尺寸可变 / Variable|树木、纸本、镜面 / Tree、paper、Mirror|2017


寓言 (局部)/ The Fable|尺寸可变 / Variable|树木、纸本、镜面 / Tree、paper、Mirror|2017


考古报告 / The Archeological Report|尺寸可变 / Variable|不锈钢、盲文书、摄影 / Stainless steel、braille books、photography|2017


考古报告(局部) / The Archeological Report|尺寸可变 / Variable|不锈钢、盲文书、摄影 / Stainless steel、braille books、photography|2017


呼吸 / Breathing|尺寸可变 / Variable|影像 / Video|2017


Blooming|545.2cmx395cm|收藏级打印 / Collection level printing|2017

我赞赏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思想,是因为梅洛-庞蒂延续了尼采“一切从身体出发”的反笛卡尔主义主张,提出“运动意向性”和“身体图式”(《知觉现象学》)的假设,为客观世界、物质身体、心灵思维三者之间关系做了更为恰当的解释。在梅洛-庞蒂看来,身体和世界是不可分离的,世界是我的身体投射的世界,而我的身体则是世界的一个视点,世界在我的身体中实现了它自己,我就是世界本身的表达,我与世界之间有一种原始的“共谋关系”。这就是“生命机体行为和其适应性环境同时被构建”的内在含义。这个见解让我更加坚定了探讨盲人和正常人知觉世界差异的信心。(范勃)

潋滟:范勃个展
艺术家 | 范勃
出品人 | 风景
策展人 | 特雷莎·德·阿鲁达
展览总监 | Kenna
展览开幕 | 2017.09.14  15:30pm
展览时间 | 2017.09.14-2018.01.08
主办方 | 深圳e当代美术馆
网站 | www.emoca.com.cn
展览地点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槟榔道创意保税园一层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