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企业的艺术资本猜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习瑞 2013-01-08

艺术吸引资本,艺术完成了优美的蝶变,更有力量与社会内涵;资本注入艺术,资本实现了价值最大化,焕发出美丽的人文光芒;艺术与资本的结合,最具有抵御时间的能力以及再创奇迹的本事。中国企业的艺术资本之旅,已经走了多远?姿态怎样?战果如何?

猜想之一:对艺术资本认识到什么程度

关于艺术资本,最有可能的解读是这样的:企业收藏了几位艺术家的作品,成为艺术化的资本———因为它们有一天会变成几倍于当初购买价格的企业资产。解读是正确的,但又似乎不全然如此。

企业举办了一场艺术文化活动,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企业创办了一座博物馆,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企业赞助了一部励志类图书、一场教育讲座、一部优秀话剧、一首校园歌曲……这些无形资产加起来,构成了企业的艺术资本元素。

企业家多才多艺的如潘石屹,忙于写博客和演电影;企业家睿智的如马云,时不时地妙语连珠,启迪芸芸众生的心灵;企业家沧桑的如史玉柱,经常上电视当评委,乐于成为创业者教父……他们的一言一行,他们的品牌价值,同样构成了自己和企业的艺术资本元素。

我们已经看到:不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都希望能以优雅的社会公民形象出现,而不是以财大气粗无知且无畏的大佬概念示人。

达成如此的认识并付诸行动,有时很难,有时却又异常简单。

猜想之二:除了可计算的资产还能剩下什么

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因为按照摩尔定律,18个月后,芯片就会升一次级。庞大如微软,企业破产的危险也始终存在,因为市场的风险永远存在。在另一种游戏规则里,“艺术资本”如同酒窖里的酒,放得愈久愈有价值。艺术以资本化运作,资本以艺术化生存,相当于给企业上了双重保险。

如此的好东西,未必能得到所有企业和企业家的认同。记者随机在网上搜索了100家著名企业的网站,发现相当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艺术文化,甚至没有这个概念。有一年营业收入几百亿元大型国有企业,近几年从未举办过任何与艺术文化有关的大型活动,更没有建设什么艺术项目,可谓“务实”到了极致。在这家公司网站,网页制作还算精美,却单单不见“艺术”或“文化”栏目,甚至连“企业文化”的字样都没有。

据了解,大约1/4的企业是这样对待艺术文化的:网站内容还停留在2008年或者更早年份。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对外宣传这个窗口,说明了企业即使艺术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但还是基本上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

有些企业认为,所谓“艺术”就是逢年过节组织员工搞个联欢会之类的活动;所谓 “文化”就是在公司办公区悬挂几个标语;所谓“形象”就是经常请媒体记者弄出篇新闻稿造造声势;所谓“软实力”就是企业要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

猜想之三:多少企业家会以“王健林”为榜样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精神追求,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

这是万达公司网站的一句宣传口号。关于万达的重要新闻还有:今年3月28日,由文化部主办、大连万达集团承办的石齐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透露,为举办这个画展企业投入了近千万元。

据了解,万达集团旗下的“玥宝斋”收藏了包括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吴冠中和靳尚谊等大师的作品。尽管业界估计万达的书画收藏如今估值逾几十亿元,但王健林认为中国艺术品的价值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未来中国艺术品价格还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009年12月25日,石齐2006年的佳作《乌镇》拍出了582万余元的高价。在今年3月公布的“2010胡润艺术榜”中,石齐作品以去年拍卖成交额2017万元人民币居榜单第25位,可见石齐作品的价值与潜力俱在。

万达在银行租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保险库,用来存放艺术珍品。“但是画放在里面有什么用?大家能来参观吗?看得到吗?如果看不到,那么这些艺术品的价值何在?”王健林如此思考。而且无论收藏品的价值怎么攀升,王健林始终不卖画。最终,万达决定在北京建一座现代化、高档次、上规模的美术馆,除了展示自己的藏品,还可以用来举办其他各类画展。事实上,万达在大连的美术馆也正在建设中,美术馆的定位是公益性的机构,社会意义大于收藏。

“艺术收藏的真正价值,要看其是否能够为推广中国艺术发展、为文化事业与社会带来更多的公益服务。”

在今天,对艺术充满了敬仰和热爱的“王健林”越多,表明中国企业家的艺术境界和修养也就越高,企业的软实力也就越高———如此,中国国家的软实力也就会一步步地增强。
这是中国企业界的光荣;这是中国艺术界的幸福;这是中国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
是否会有更多的企业家,以王健林为榜样?

猜想之四:中国大企业的艺术资本到底有多大

早在几年前的一份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就明确指出:严格意义上说,中国迄今还没有一家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其中的一条差距就是“形象与声誉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有专家认为,“艺术资本”正是企业形象与声誉管理能力的一个指标,一个绝对够硬的指标。
据粗略统计,在世界500强排名前50位的企业,至少有30家以上从事艺术品收藏,动辄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并以博物馆的形式展现企业形象。世界上历史悠久和规模最大的几家银行,如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都有相当完整的艺术银行部门和一整套艺术银行服务系统,真正做到了“画能保三朝、富可过三代”。

众所周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这种大手笔的经济实力,更不具备的还有———艺术理念和艺术勇气!

再以汽车企业做一简单比较:曾经在世界500强排第5位的丰田汽车,早在1989年就创办了向全社会开放的汽车博物馆。在中国,据预测汽车市场规模在2020年之前将超过美国,在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只有一汽和上汽建有汽车博物馆,还是近几年才投入使用的。记者调查发现它们在使用程度、举办文化活动的频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与丰田博物馆差距很大。

以艺术资本的名义反思与追问:中国企业看不见的价值损失了多少?或者反问:还剩下多少无形资产?

猜想之五:艺术与资本结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日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所强调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除了生产丰富的物质产品,我们看到许多企业还以艺术的形式输出了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创造出多种形式的艺术产品,投资了恩泽大众的艺术项目,潜移默化中带给了公众艺术享受与快乐。“艺术资本”的提法,本身就是对这些功勋企业的一种致敬,更是对其他企业提升自己软实力的一种鼓励与召唤。

中国企业界已经和正在提升对软实力的尊敬与认可了。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企业将凭什么取得持续性发展,以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占据新市场的先机和新时代的话语权,有多少企业有能力追逐和集聚艺术资本,什么样的艺术资本最适合提升企业软实力等等话题,正期待着有远大志向的企业家以实际行动找寻答案。

2008年末,《中国企业报》创办了《艺术资本》周刊。从此,在企业界面前,我们大谈艺术;在艺术界面前,我们大谈资本。我们的理论基础是:艺术与资本如此密不可分。艺术轻柔而绵长,像女人;资本坚硬而具象,像男人。男人与女人结合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情”———优势互补从而缔造潜力巨大的商业盈利模式,成为创新的花冠与想象力的源泉,共同书写企业家与艺术家的时代传奇。

中国企业界,请相信爱情!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