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第二单元“民营美术馆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及公共价值体现”
荷兰梵高博物馆馆长Mr. Adriaan Dönszelmann
【编者按】2014年9月12日上午9时,由99艺术网发起并承办,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龙美术馆联合主办,以及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震旦博物馆、今日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浦东时报等共同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2014o浦东)在上海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战略定位与运营策略"旨在搭建国际民营美术馆领袖、行业精英对话的高端交流平台,整合国际美术馆行业领袖思想,为推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解决之道。在论坛第二单元"民营美术馆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及公共价值体现"中,荷兰梵高博物馆馆长Mr.Adriaan Dönszelmann发表了主题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梵高博物馆的馆长。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参加"第二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我演讲的主题为"民营美术馆与公众互动的方式及公共价值体现",就美术馆的公众互动与数字化媒体对美术馆的影响方面,与各位分享一些经验。
什么是我心中的博物馆?
首先,什么是博物馆?牛津字典对"博物馆"的定义是一栋用于储存和展示历史、科学、艺术和文物的楼宇。那么根据这个定义,虚拟博物馆就不能称其为博物馆了,因为它并不属于传统意义博物馆范畴。当然,牛津字典对于博物馆的定义,也是在互联网创立之前的那个时代所设立的。
纵使虚拟博物馆永远无法面对面的与受众接触,我们仍应当顺应高科技的潮流,通过互联网让观众获取信息,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从而真正迈进博物馆的大门。用技术的手段与这个世界发生更美好的关联,虚拟博物馆正是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
目前,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我们可以将开馆时间、门票等资讯公布在网站上,还可以将馆藏数码化,以便网友欣赏。如果只单纯是为了建网站,互联网的价值是得不到体现的。那样只是在网站上重复过去印刷在纸质刊物上的博物馆介绍册而已,其实还是一种单向的传统交流方式,这并不足以去吸引全世界的访客。所以如何用好互联网去吸引访客,这很关键。
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非营利的永久的机构。服务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收藏、保护、研究展示这些有形无形的东西。这与1946年最初的定义版本相比,其实还是很相似的。这也意味着ICOM其实不仅仅是关注博物馆这座大楼本身,同时也在探寻不同的方法,考虑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接近公众。
所以,我们所使用的渠道变得尤为重要。刚才在演讲中,我已经几次提到了"互联网"这个词。当然,互联网本身并不是解决方案,只是其中的一种渠道。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
梵高博物馆的"互动之道"
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欣赏艺术品呢?首先,博物馆应当要有一些具体存在的作品。博物馆的目标就是要到达它的目标受众。对于博物馆的受众群,有可能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区域。最终能否真正的跨进博物馆来进行参观,取决于光中的兴趣爱好、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等。
梵高博物馆在吸引目标受众这块进行了很多投资,并试图在观众真正跨入博物馆之前就对这里产生兴趣。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位居全球前25名,每年大概接待150万名访客,其中85%都来自境外。根据调查,其中相当多的观众均为首次走访博物馆,因此,走访之前对博物馆有所耳闻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的15%访客来自荷兰本土,这也意味着每年有二十二万五千名的荷兰本土访客参观博物馆,这一数字与荷兰其他博物馆相比,也是位居前列的。是什么使得本土访客多次参观梵高博物馆呢?我想,这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要与访客进行互动?特别是他们踏进美术馆之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网站上向访客提供资讯,他们才会有备而来而不是随意路过。此外,提供开馆时间、门票预订功能,也使得他们不用排长队去买票。对于访客而言,博物馆事先提供足够的信息可以使得他们更好的规划行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博物馆内逗留。另外,通过互动的方式博物馆也可以在网站上吸取访客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更合理的安排。当然,这些都还是比较传统的做法。我们的网站已经建立八年之久了,并且与网上购物商店相链接,这一块也做的比较不错了。此外,从网站的访问数量来看,2012年有150万访客,到了去年有390万的GooglePlace(谷奥)的粉丝。可见,这也是一个提供信息的良好渠道。
梵高博物馆的使命是向尽可能多的人介绍文森特-梵高的生平、艺术作品以及他那个时代的艺术,激发、丰富观众的心灵。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将梵高博物馆的内涵向公众展示。除开观众实地参观博物馆,与艺术爱好者在线上产生互动也是我们注重的点。
我们不仅通过网上的活动与受众接触,而且跟他们不断的保持联系。通过建立这种虚拟的群体,博物馆就可以担任新的角色,成为社会当中更丰富的影响力量。因此,在网站的用户体验以及与网友的互动交流这块,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尽量从第一刻开始就给访客友好、愉悦的体验,使得整个浏览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此外,我还想提及博物馆新入口处的设计。入口处较之之前更加宽敞,这也能给用户提供更优越的空间感。毕竟,观众的满意度也是与展品展示,观众的舒适、愉悦程度相关的。当你走到一个干净、舒适的洗手间时,那也是一个美好的体验。
远不止如此,梵高博物馆应该是由内而外的一种美,与世界接轨,和别的国家的博物馆共同组织一些展览,通过大学合作伙伴更充分的拓展知识的分享,不断的拓宽范围,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体验到梵高博物馆的美,更多的受众可以接触到梵高博物馆的艺术精髓。
中国美术馆如何"取经"
其实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上,梵高博物馆和中国的很多美术馆也有相似之处。首先,观众数量都是庞大的,因此我们要考虑到"人"的要素。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要性意识已经越来越强,这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那些有闲暇时间的人。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他们的闲暇时间访问博物馆,变得尤其重要。想象一下,如果几百万人都来参观博物馆的典藏精品,那定是件非常愉快的事。
中国有数量众多的美术馆,完全可以借鉴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更好的推进中国美术馆的发展。特别是民营美术馆,可以更加的灵活,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利用经过证明后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通过合作伙伴一起来推进,在文化和经济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通过今天的经验分享,希望梵高美术馆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多的借鉴意义。重要的一点在于,博物馆的物理的存在的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他的方法。走出博物馆,走进观众,并主动进行展示,而不是在博物馆里等待观众。走进观众当中,与他们进行互动,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拓展我们的空间。通过虚拟博物馆的方式,使得那些没有时间和金钱到另一座城市来旅行的人们,从互联网上就能很好的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博物馆,这也极大的拓展了文化、艺术的空间与维度。